澳大利亚
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我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营建一个开放民主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综合分析获取新知,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特色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以”澳洲史”作为大情境教学的历史背景,巧妙地将历史学中大航海时代的地理发现与地理学中相关国家的学习进行整合, 以澳洲大陆的发现者库克船长为主线, 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即”寻找南方大陆”“认识南方大陆” “开发南方大陆”, 把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及经济的发展串联起来, 每一环节还以库克船长写给英国女王的信作为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这个特色鲜明的“澳大利亚发现和开发史”的情境, 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 变“ 知识走向学生”为“学生走向知识”,营造出和谐、高效、有吸引力且有地理特色的课堂。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①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②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③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 联系某国家的自然条件特点, 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④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经济发展的作用⑤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⑥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⑦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⑧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实施策略①通过真实历史事件情境“ 寻找南方大陆”, 在地图上落实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②通过“认识南方大陆”情境,运用“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③通过“开发南方大陆”情境,联系自然条件特点, 以实例说明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及人口、城市分布特点④通过澳大利亚被发现、被开发和经济崛起的真实发展历程, 说明自然、历史条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区域地理教学的结束篇, 共包括四部分教学内容: “拥有一个大陆”“ 低平的地形”“古老的动物”“ 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从内容上看,本节课的教学知识容量大, 对学生综合运用经纬网、气候、地形、区域分析方法等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但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在大洲、地区及6 个国家的知识之后, 对学生巩固区域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更好地掌握人地关系, 也起到了总结归纳的作。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及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气候类型图、农牧业分布图, 初步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和地形对人口与城市的分布、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提高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澳大利亚在二战后利用矿产、草场和土地资源的优势发展工矿业与农牧业的事实, 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
六、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具有七年级上册及七年级下册的大洲、地区和部分国家的知识储备, 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分析方法, 可以进行方法的提升和总结。
心理特点:初一学生好奇心重, 反应敏捷, 课堂参与度高, 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能更好地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探究等教学活动。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人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分析。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气候和地形对人口与城市的分布及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八、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信息媒体辅助法等
九、教学过程
导入:早在公元2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预言在赤道与南极之间存在一块“南方大陆”
让学生观察只有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世界地图,在南半球设置一个 大问号,这里有没有一块“南方大陆”呢
设计意图:以故事为背景,预设大情景,增加悬念,引发学生兴趣
【情景创设】1770年,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发现“南方大陆”,将其命名为“澳大利亚”。库克船长的惊异:这是一块拥有许多独特动物的大陆。
播放教学 录像:“澳大利亚的独特动物”
让学生讲讲袋鼠、鸭嘴兽、树袋熊的独特之处,试分析为什么这里有着独特而古老的动物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知其然,还让他们知其所以然。
过渡:这块神奇的南方大陆除了具有许多特别的古老动物之外,还分布着广阔的草原、美丽的海岸,当地土著人(棕色人种)在这块土地上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学生:欣赏澳大利亚海岸、草原、艾尔斯巨石和土著人的图片
设计意图:以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和特色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对澳大利亚的第一印象
继续展示:有澳大利亚大陆的世界地图和经纬网辅助线
学生活动:如果你是库克船长,你会如何向英国王室回报澳大利亚的位置呢?(可以从经纬度的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与英国的相对位置等多角度回答)
设计意图:福喜关于描述某地地理位置的方法。衔接新旧知识点,明确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即时小结】库克船长的第一封信:位置
尊敬的女王陛下:
我们一行人克服了种种困难,经过数月的征途,3次远渡重洋,终于不顾您的众望找到了“南方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________半上球,纬度大约在南纬_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被______洋和_______洋所环绕。
在这个神奇的大陆上,我们发现了许多奇怪而古老的动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此外,这里还居住着一些土著居民,他们对我们特别热情 和友好。
真诚期盼您的回复!
设计意图:将知识小结置于故事情境,培养学生即时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渡:英国王室对库克船长的回报非常满意,希望船长能尽快提供这块大陆的一些详细情况,看是否适合居住和开发。
如果你是库克船长,你会从哪些方面着手考察这块大陆呢?
设计意图:由国家位置教学顺利过渡到自然环境部分教学。
【读图分析】
1、对地形的考察: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引导并提示学生读图,思考澳大利亚地形和地势特点。
2、对气候的考察:展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3、艰苦的考察暂告一个段落,请结合“南方大陆”的地形和气候情况,分析在哪些地方适合居住和开发。
设计意图:以地图为载体,鼓励学生读图分析地形和气候特征,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强化对地图的应用。
将知识点提升到应用层面,突出地理学习的实用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即时小结】
尊敬的女王陛下:
为了让这个神奇的大陆永远跟随英国的步伐,我们对其地形和气候开展看进一步考察。澳大利亚地势________,平均海拔不到330米。整个大陆可分为东部_______、中部________、中部______和西部______3个地形区。
这里的季节跟英国正好________,降水______多_______少。气候总体呈现_______状分布。
我们认为,这块大陆的________是比较适合居住的,理由是_______.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即时归纳能力。
过渡:女王亚欧开发澳大利亚,但澳大利亚适合发展什么呢?库克船长非常苦恼,直到某天,有人带来29只绵羊......(介绍几段真实的开发事例,展示澳大利亚牧羊业和工矿业的发展历程)
设计意图:由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教学过渡到经济发展部分教学。
1、引导学生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探究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和地区。
教学录像:“澳大利亚养羊业”,让学生认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读图分析“澳大利亚矿产和工业图”
3、介绍澳大利亚旅游方面的知识和真实的开发历史。
录像:“澳大利亚旅游”
设计意图: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推理,分析地理事物时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合理又独到的假设。
【即时小结】
尊敬的女王陛下:
经过数年的努力,我们着力发展澳大利亚大陆的经济。
在农牧业方面,澳大利亚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输出国,同时 也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之一,有“_______”之称。
在工矿业方面,_______、_________、铝土矿的开采和出口,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_______”
澳大利亚已成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诚邀你到澳大利亚观光旅游!
设计意图“了解澳大利亚利用本国矿产、操场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工矿业与农牧业,并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事实,以实例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如果教学实践允许,学生能力较强,第三封信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把知识点融入信中,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课堂总结】“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对澳大利亚国家概况有了整体的了解,尝试分析澳大利亚国旗和国徽的内在含义。
范围: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
面积:774万平方千米
人口:2187.5万(09年6月)
首都:堪培拉
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港口,悉尼
居民、语言:95%为英国移民的后裔、英语
设计意图:体现国家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的发展史,掌握认识国家的方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