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地形特点。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特征。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并记住非洲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的气候特征。
3.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了解非洲黑人的文化以及非洲典型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及合作探究能力。通过本区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气候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和记忆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非洲黑人文化的了解,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教学重点、难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及其气候类型
教学方法:读图法、自主学习法 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旅游情境: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学生回答:喜欢)那今天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去哪呢?通过一段视频先了解下。看完学生很容易回答:非洲。展示PPT提醒同学注意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南非的区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一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腾飞”号研学旅行团一起走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吧!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一课时黑种人的故乡
【新课讲解】
要去一个地方旅行,就得先做攻略,大致了解该地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范围:
出示PPT,学生感受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引导学生读课本P61图8.26,善于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学生从书中找出该区:
海陆位置(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半球位置(东半球,跨越了南北半球)
纬度位置(赤道穿过中部,南北回归线之间 )
2、地形:
出示地形图PPT,
①主要地形区
问:撒哈拉以南非洲什么地形最广?
在图中指出主要地形区:
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
盆地:刚果盆地(指出世界最大的盆地)。
沙漠:撒哈拉沙漠(指出世界最大的沙漠)
问:处于什么温度带? 去当地旅行要准备哪些衣物?(准备好了就出发了)
过渡:出示PPT,让学生判别这里的风景所对应的气候区,并展示撒哈拉以南动物图片,让学生总结这里大部分动物共同特征。给出东非草原上动物大迁徙图片以及相关介绍。动物大迁徙与气候有密切联系
3、气候
播放视频,同时讲解。
暂停在非洲气候图的PPT,问:
①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有什么气候?(提示学生从该地区的纬度位置思考)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②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有什么规律?(请学生尝试总结)
教师总结: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③东非草原上有蹄类动物大迁徙的的原因?
每年6至9月动物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迁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是因为5月分开始坦桑尼亚进入干季,而肯尼亚进入湿季,动物迁徙只为追赶青草和水源。10月份以后坦桑尼亚从新迎来湿季,动物又不辞辛苦迁回来。(动物迁徙途中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优胜劣汰,同学们应该努力学习,不努力也会被社会淘汰。借此机会对学生进励志教育)。
过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只保留在西侧,东部却是形成与理论不一致的热带草原气候,这是为什么?引发学生思考,自然过渡到地形。
4、欣赏奇山异水
裂谷:东非大裂谷。
出示“东非大裂谷“的PPT,指出东非大裂谷是世界最大的裂谷。被称为地球的伤疤。处于板块交接处(撕裂状态,以后会形成新的海洋)
赤道雪山:乞力马扎罗山
出示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虽然离赤道近,处于热带,但是山顶积雪。(原因是什么?热带降水多,海拔高,温度低,降雪量大于融化量)。
出示PPT,指出非洲主要的河流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亚河。
指出尼罗河长度6600千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水量却排世界第35位。刚果河长度不及尼罗河,但水量却排世界第二,仅次于亚马逊河。这是为什么?(提醒学生从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思考,比较容易得出答案)
尼罗河流经地区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而刚果河主要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沛,所以河流流量大。
过渡:不知不觉我们的“腾飞”号已在草原着陆,当地居民已经载歌载舞、击鼓相迎了!
5、人种、文化:
出示黑种人和众人击鼓的图片:黑种人是三大人种中最少的人种,以我们的眼光来看,是长得比较难看的人种。人类的生存要适应自然,而非美丑的需要。人的肤色、鼻形等体质特征不是随机形成的,而是要是由于对气候的适应而产生的。黑色素有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能力。可使皮肤不至因过多的紫外线照射而受损害。
询问学生我们来到此地听到的是哪种鼓声?(结合课本P62阅读材料)
黑人击鼓传“情”:众鼓齐鸣(欢迎贵宾),鼓声响亮(婚寿喜庆)
急促紧迫的鼓声(出现敌情), 低沉缓慢的鼓声(死亡报丧)
学生容易的出答案:众鼓齐鸣
①黑种人的分布:
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区90%以上是黑色人种,因此,该区也被称为黑非洲。
②文化
展示相关PPT:
黑色人种、体育素质好。能跑,美国的NBA,多数是黑人。还有许多足球运动员。除此之外,黑种人,具有深厚的艺术天赋。比如:雕刻、绘画、舞蹈、音乐。
③居住
课本P62活动题第2题:为什么非洲典型的房屋是茅草屋?
(提示学生结合气候思考)
教师总结: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就地取材搭建房屋,墙体由树枝、木棍构架,屋顶铺茅草,透气性好,遮风避雨。
④国家
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并介绍游戏规则(记忆力大比拼---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比赛)
板书设计:
第八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一课时 黑种人的故乡
1、位置范围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2、地形 以高原为主
3、气候
热带气候类型为主,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雨林 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茂盛(刚果盆地、几内亚湾)
热带草原 干季 草原枯萎
湿季 草原茂盛
热带沙漠 终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4、河流 尼罗河、刚果河
5、人种与文化
黑种人特征与分布
文化:歌舞、绘画、雕刻
居住:茅草屋
作业布置:结合本次旅行,写一篇地理小游记,要求与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或文化相关。
教
学
设
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