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联盟考试·云天化中学高一阶段检测卷】
云天化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开学测试
高一物理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03月01日】
云天化中学郑重声明:严禁提前考试.发放及网络传播试卷,违反此规定者取消其联考资格,并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对于首位举报者,经核实奖励1000元。举报电话:0870-8667021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4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42分,其中1-6题每题4分,7-9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7-9题有不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其余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得0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和等效替代法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中运用了微元法代法
C.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D.在△t非常小时,△x/△t可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2.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式为s=2t+t2,式中s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是()
A.4m/s,2m/s2 B.2m/s,1m/s2
C.2m/s,2m/s2 D.2m/s,4m/s2
3.物体A、B在同一直线上同时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A.物体A、B在t=4s时相
B.物体A、B在0~4s内的位移相同
C.物体A、B相遇前距离最大为20m
D.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减少到0.3kg,则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取10m/s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
B.A仍静止不动
C.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不变
D.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
5.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面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设球对墙的压力为FN1,球对板的压力为FN2,在将板BC逐渐放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N1增大,FN2减小
B.FN1减小,FN2增大
C.FN1增大,FN2增大
D.FN1减小,FN2减小
6.质量为m0=20kg、长为L=2m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将质量m=10kg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水平抛射到木板上(如图所示),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B.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C.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D.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7.(多选)如图,物块a、b和c的质量相同,a和b,b和c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S1和S2相连,通过系在a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0,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线剪断,将物块a的加速度的大小记为a1,S1和S2相对于原长的伸长分别记为false和false,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剪断的瞬间()
A.a1=3g B.a1=0
C.false=2false D.false=false
8.(多选)明朝谢肇制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塔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日: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n,则()
A.若F一定,θ大时Fn大
B.若F一定,θ小时Fn大
C.若θ一定,F大时Fn大
D.若θ一定,F小时Fn大
9.(多选)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减速下落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图(a)所示.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α=37°,如图(b)所示.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50kg,降落伞的质量也为50kg,不计运动员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f与速度v成正比,即f=kv(g=10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阻力系数k=100N·s/m
B.打开伞瞬间运动员的加速度a=30m/s2,方向竖直向上
C.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312.5N
D.悬绳能够承受的拉力至少为625N
二、实验题(共21分,每空3分)
10.(12分)某组同学计划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合外力F及小车质量M之间的关系。
(1)为了平衡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必须使木板倾斜恰当的角度θ,若小车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tanθ____________μ(选填“>”“<”或“=”)。
(2)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0点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s的相邻计数点记为A、B、C、D、E、F、G,他们到O点的距离已标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处理实验数据时,用m表示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质量,用g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若用m、M和g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则测量值为___________,理论值为___________。
11.(9分)伽利略斜面实验被誉为物理学史上最美实验之一、研究小组尝试使用等时性良好的“节拍法”来重现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研究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规律。实验所用节拍频率是每秒2拍,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在光滑倾斜的轨道上装有可沿轨道移动的框架,框架上悬挂轻薄小金属片滑块下滑撞击金属片会发出“叮”的声音(金属对滑块运动的是响可略),实验步如下:
片对滑块运动的影响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
①从某位置(记为A0)静止释放滑块,同时开始计拍调节框架的位置,使相邻金属片发出的“叮”声恰好间隔1个拍,并标记框架在轨道上的位置A1、A2、A3……;
②测量A1、A2、A3……到A0的距离s1、s2、s3……如图(b)所示。
③将测量数据记录于下表,并将节拍数n转换成对应时间t的平方。
(1)表格中“C”处的数据应为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得,s与t2成__________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小数)。
N
1
2
3
4
5
6
s/cm
9.5
38.5
86.2
153.2
240.3
346.4
t2/s2
0.25
1.00
C
4.00
6.25
9.00
二、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公式及步骤和结果,有数据计算的要写清单位。只写最后结果的不得分)
12.(10分)如图所示,质量M=2false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falsekg的小球相连今用与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F=10falseN的力拉着小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木块和小球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取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3.(12分)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以2m/s的速度匀速斜向上运行,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30°。现把质量为10kg的工件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底端P处,由传送带传送至顶端Q处。已知P,Q之间的距离为4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false,取g=10m/s2。
(1)通过计算说明工件在传送带上做什么运动;
(2)求工件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
14.(15分)质量为M=2.5kg的一只长方体形铁箱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匀加速运动,铁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0。这时铁箱内一个质量为m=0.5kg的木块恰好能静止在后壁上(如图所示),木块与铁箱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求:
(1)木块对铁箱的压力;
(2)水平拉力F的大小?
(3)缓慢减小拉力F,经过一段时间,木块落底后不反弹,某时刻当箱的速度为v=6m/s时去拉力,经1s时间木块从左侧到达右侧,则铁箱长度是多少?
云天化中学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入学考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A
C
C
B
D
C
AC
BC
BC
二、实验题
10.(1)=
(2)0.99
(3)false
11.(1).2.25
(2).线性
(3).0.76~0.78
三、计算题
12.(1)30
(2)false
[解析](1)设轻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T,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
Fcos30°-FTcosθ=0
Fsin30°+FTsinθ-mg=0
解得FT=10falseN,θ=30°.
(2)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Fcos30°-Ff=0
FN+Fsin30°-(M+m)g=0
又Ff=μFN
解得false
13.解析试题分析:(1)当工件轻放于传送带上时,有:
false
得:a=2.5m/s2 (3分)
当其速度达到与传送带相等时,有v2-0=2ax1,
解得x1=0.8m<xPQ,则随后工件沿传送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Q.(2分)
即工件在传送带上先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2.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2)对工件,设历时t1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有:v=at1
解得:t1=0.8s(3分)
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历时t2,有:false
解得,t2=1.6s(3分)
则工件由P至Q所用的时间t为:t=t1+t2=2.4s (1分)
即工件从P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为2.4s
14.解:(1)对木块:在
竖直方向:由相对静止得false
∴false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木块对铁箱的压力FN′=-FN=-20N,方向水平向左
(2)对木块:在水平方向:FN=ma
∴false
对铁箱和木块整体:F-μ1(M+m)g=(M+m)a
故水平拉力F=(M+m)(a+μ1g)=135N
(3)撤去拉力F时,箱和木块的速度均为v=6m/s,
因μ1>μ2,以后木块相对箱滑动.
木块加速度a2=μ2g=2.5m/s2
又铁箱加速度:false
铁箱减速时间为t0=v/a1=1.1s>1s,故木块到达箱右端时,箱未能停止.
则经t=1s木块比铁箱向右多移动距离L即铁箱长.
即有:false
解得:L=1.5m
答:(1)木块对铁箱的压力大是20N,方向水平向左;
(2)水平拉力F的大小是135N.
(3)铁箱长度是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