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一课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的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节课是第一课时“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主要涉及到东北三省的位置,主要的山脉、河流、平原、气候,而这些,在上册都以及有学习过,所以难度不大。
学期分析: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东北的山脉、河流、平原以及气候,差不多都很熟悉,这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不是很陌生,难度不大。
教学目标:
运用东北三省的地形图,找出东北三省主要的平原和山地,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运用东北三省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归纳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比较东北三省的地形和气候差异。
运用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说明纬度位置,地形等对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教学重点:
找出东北三省主要的平原和山地,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
归纳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出示一些东北特色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是哪里?(东北。)问学生:你们有人去过东北吗?(去过或是没去过。)教师再问:不管是否去过,在你们的印象里,东北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再说,既然大家对东北这么感兴趣,那么你们知道东北的确切的位置吗?你们知道那里有什么山脉有什么河流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新授:
教师出示东北的地形图,让学生找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包括平原和山地。
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黑、吉、辽,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找出东北三省的山地和平原: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山地的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地势:三面高、中部低,呈马蹄形分布。
教师出示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让学生归纳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气温:气温低、南北温差大(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影响。)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东北三省的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的雪期,找出三地由北向南的变化规律:由北向南不断减少。
找出延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找出差异,说明:延吉比长春的积雪厚度大,主要因为延吉位于山地,而长春位于平原;漠河比长春的积雪厚度大,主要原因是漠河的纬度高于长春。
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屋顶坡地大与降水、降雪多有关,坡度大可以有效地避免雨水、雪在屋顶积存;传统民居墙体厚,窗户小与气温降低有关,较厚的墙体和较小的窗户有利于室内保温。
三、小结:
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山脉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河流有黑龙江,图们江和鸭绿江,有辽阔的东北平原,所以被称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气候冷湿。这些就是东北三省的特点,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东北三省的农业和工业。
四、课堂测验:
1.东北三省的地形主要是( )
A、山地、丘陵 B、高原、平原 C、山地、平原 D、平原、丘陵
2.中国和朝鲜的界河是( )
A、鸭绿江、乌苏里江 B、黑龙江、图们江
C、鸭绿江、黑龙江 D、鸭绿江、图们江
3.东北三省气候湿润除了降水较多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气温低、蒸发弱
C、森林多 D、冬季积雪多
板书设计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
黑龙江 鸭绿江 图们江
冷 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