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机械效率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分层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3 机械效率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分层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21 21:1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机械效率
知识点1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等于为了实现做功目的,不用任何机械而________做的功.
2、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和叫做总功.
知识点2 机械效率
3、________跟________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
4、甲、乙两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分别是80%和6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甲机械省力 B.使用甲机械做功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使用甲机械完成的功多 D.乙机械的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
知识点3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
5、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依据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
6、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给你如下器材:铁架台、滑轮、天平、钟表、线、钩码.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我们需要的、对我们有用的功叫________,对于额外负担而不得不做的功叫________.要想提高机械效率,也就是要想办法减少________,增加________.
9、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此过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C.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10、利用某机械工作时,动力做的功是400 J,其中额外功是100 J,动力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
11、如图所示,在测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先校零 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向上拉
C.弹簧测力计必须在静止时读数 D.实验时装置旁的直尺(未画出)必须竖直放置
12、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林红同学用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来验证的猜想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  )
A.被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B.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C.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D.承重绳子的股数有关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物重大于滑轮重,不计摩擦及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 B.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低
C.甲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D.乙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2、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是(  )
A.改变绕绳的方式 B.增大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C.减小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D.增大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3、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大
B.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小
C.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
D.机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
4、如图中,使用滑轮组,力F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所用的时间为t.此过程中(  )
A.有用功为Gh B.总功为Fs
C.力F的功率 D.额外功F×3 s-Gh
5、如图所示,使用同一滑轮的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重均为10 N的A、B两物体,已知滑轮重1 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的拉力F乙=10 N
B.A物体受到的合力与B物体受到的合力相等
C.若A、B两物体都被提升0.5 m,则手的拉力F乙做的有用功比较多
D.若A、B两物体都被提升0.5 m,则手的拉力F甲做的功比F乙做的功多
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3 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0.5 m,已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2 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及提起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A.s=1.5 m,η=50% B.s=1.5 m,η=80%
C.s=1 m,η=75% D.s=1 m,η=37.5%
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通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B.测量机械效率的原理:η=×100%
C.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有关
D.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
8、(宜昌)如图所示的吊车有大小两个吊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下列关于吊车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吊起相同货物,使用小吊钩机械效率高
B.吊起相同货物,上升速度快机械效率高
C.每次吊起的货物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货物升高的高度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9、(常州)如图所示,斜面高2 m、长4 m,小明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400 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拉力F=250 N,对此过程,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有用功为1 000 J
B. 总功为1 600 J
C. 额外功为200 J
D. 机械效率为60%
10、(福建)工人用如图的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G物∶G滑轮=9∶1,忽略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  )
A. 10% B. 45% C. 80% D. 90%
11、 (百色)如图所示,用相同滑轮装成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高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甲=F乙
B. 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相同
C. 甲、乙两个拉力的功率相同
D. 乙滑轮组的额外功多
12、(济宁)两个滑轮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组合,用5 N的拉力F拉动绳端,使物体在5 s内水平向左匀速滑动1 m,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9 N.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A是定滑轮,B是动滑轮
B. 拉力F做的功为5 J
C. 拉力F的功率为1.8 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二、填空题
1、(沈阳)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重力为G1和G2的重物匀速提升一定高度,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忽略绳重和摩擦.若F1=F2,则G1________G2;若G1=G2,则它们的机械效率η1________η2.(填“>”“=”或“<”)
2、如图所示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实验过程中必须________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林红同学做了3次实验,第3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若钩码重3 N,则拉力的大小是________N,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怀化)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1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3 m,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400 J,则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做了______J的有用功,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
4、有一台水泵,功率为1.5 kW,机械效率为80%,则该水泵每分钟完成有用功____________ J,额外功____________ J,在1 min内能将______kg的水抽到离水面8 m高的水塔上.(g取10 N/kg)
5、(宁夏)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4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1 m.已知拉力F为25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请写出一种提高此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6、 (吉林)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300 N的重物匀速提升3 m,人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 J;如果用该滑轮组提升400 N的重物,它的机械效率将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南通)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下表.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_______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________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
2、测定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得到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1)完成表格中空格.
(2)该实验采用的实验装置图是图中的______.(选填“甲”或“乙”)
(3)比较实验1、2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大提升物体的重量,可以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小李想到计算机械效率还可用η=×100%,于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重,代入上式计算后发现比实际测得的机械效率值大,原因是实际测量中还包含克服 __________________做的功.
四、计算题
1、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将重480 N的物体匀速提升1 m,所用的拉力为300 N,问:
(1)他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2)所做总功为多少?
(3)所做额外功为多少?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如图所示是煤矿井运输煤的工具的装置示意图,坑道呈斜面形状,长约300 m,坑底与坑顶的高度差为30 m,坑顶有一台电动机可以拖动一辆重4×104 N的矿车以2 m/s的速度匀速上坡,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那么电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3、(镇江)如图甲所示,装有0.01 m3水的圆桶置于水平地面上,桶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为0.2 m2.桶的质量忽略不计,g取10 N/kg.
(1)求桶中水的质量. (2)求这桶水对地面的压强.
(3)某同学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将这桶水匀速提升2 m的过程中,所用拉力为40 N.求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乌鲁木齐)为模拟盘山公路,现将连接了重1 N小球的细线穿入一根长1 m的细管,如图,将细管从竖直放置的圆柱体底部a点开始斜向上缠绕5圈后,恰好绕至顶部b点,相邻细管间的高度均为12 cm,在b点处通过细线用0.8 N的拉力(与管的轴线平行)将管口的小球从a点匀速拉至b点,则缠绕在圆柱体上的细管(模拟的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为(  )
A.83.3% B.80% C.75% D.60%
2、质量为60 kg的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已知工人在1 min内将货物匀速提高6 m,作用在钢绳的拉力为400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机械中摩擦和绳重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的功率为400 W
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 N
C.人对绳子的最大拉力为1 000 N
D.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83.3%
3、(郴州)如图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拉力F把等质量的甲、乙两物体沿斜面AB、AC从底端拉到斜面顶端.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P甲>P乙、η甲<η乙   B. P甲<P乙、η甲<η乙
C. P甲<P乙、η甲>η乙 D. P甲>P乙、η甲>η乙
4、 (北京改编)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 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 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3 N.g取10 N/kg.在0~2 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5.0 cm/s
B. 拉力F的功率为0.26 W
C. 有用功为0.5 J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5、(多选)(营口)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 N,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5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功率是1 W
B.2 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1.2 m
C.5 s内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15 J
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 N
6、建筑工地上,工人们需要将一堆建材运到10 m高处.姜荣同学设计安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中每个滑轮重100 N,工人利用该装置每次提升一块重900 N的建材,该工人拉绳子的速度是0.8 m/s,在施工过程中:
(1)该工人提升建材时的有用功的功率是多少?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
7、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甲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速度要经过增大、不变和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改变拉力大小来实现的.某次重均为750 N的两个人在乘电梯上升过程中,电梯所受拉力F随上升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匀速阶段用时40 s.求在这个过程中:
 
(1)加速阶段拉力做的功. (2)匀速阶段拉力做功的功率.
(3)减速阶段电梯的机械效率.
第3节 机械效率
1.必须 
2.有用功 额外功 
3.有用功 总功 小于 
4.D
5.η= 
6.天平、钟表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7.动滑轮的重力 所提物体的重力 
8.有用功 额外功 额外功 有用功
9、B
10、300 75%
11、C
12、A
一、选择题
1、B 2、D 3、C 4、C 5、B 6、C 7、D 8、A 9、C 10、D 11、C 12、D
二、填空题
1、< = 
2、匀速 1.2 83.3%
3、 300 ;75%
4、7.2×104; 1.8×104;900
5、 80% ; 增大物体的重力
6、900;变大
三、实验探究题
1、(1)匀速直线 (2)95.2 摩擦力
2、(1)80% (2) 甲 (3)增大 (4)摩擦力和绳重
四、计算题
1、(1)480 J (2)600 J (3)120 J (4)80%
2、解:η=×100%=×100%,
所以W总===1.5×106 J,
而t====150 s,
所以P===104 W.
3、解:(1)水的体积V=0.01 m3,
由ρ=可得水的质量:
m=ρV=1×103 kg/m3×0.01 m3=10 kg.
(2)这桶水所受的重力:
G=mg=10 kg×10 N/kg=100 N,桶的质量忽略不计、自重不计,则水桶对地面的压力:
F=G=100 N,
这桶水对地面的压强:
p===500 Pa.
(3)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100%≈83.3%.
1、C 2、B 3、A 4、B 5、BCD
6、解:(1)提升建材时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900 N×10 m=9×103 J,建材上升速度v物===0.4 m/s,所用时间t===25 s,有用功功率P有用===360 W.
(2)人的拉力F=(G+G动)=×(900 N+100 N)=50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2h=2×10 m=20 m,人所做的总功W总=Fs绳=500 N×20 m=1.0×104 J,机械效率η=×100%=×100%=90%.
7、解:(1)根据题意可知加速阶段为0~4 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功为W=Fs=2.5×104 N×4 m=1×105 J.
(2)匀速阶段拉力做功为W匀=F匀s匀=2.0×104 N×40 m=8×105 J,
由题可知匀速运动阶段用时40 s,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2.0×104 W.
(3)减速阶段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减s减=1.5×104 N×4 m=6×104 J,
W有=G人h=750 N×4 m=3 000 J,
则:η=×10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