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分数乘法 混合运算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分数乘法 混合运算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1 09:2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乘法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
本节分数混合运算是在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乘法后的一节新内容。为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解答有关较复杂的分数混合运算实际问题作奠基作用。
学情分析
现在进入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来解决的问题。教材在安排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特点,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引出分数乘法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分数乘法混合运算的必要性。
一、目标预设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一致性,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利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实践探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演示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50-6×3 10×(5+2)
2.先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一条彩带长80米,鲜花店今天已经用去36米,还剩多少米彩带?
(要求:口头回答,认真倾听)
设计意图: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导入,复习简单问题的等量关系。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导入新授。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本课的例题:
生读题,找出单位“1”,已知和未知条件(师引导)
自学展示
出示自学要求:
①尝试着画一下线段图
②结合线段图说一下等量关系,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
③小组内交流你的解答方法。
小组内交流想法,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抽生回答,教师有效反馈解答情况,给予评价。 (生答时ppt呈现等量关系验证学生的回答。
ppt呈现不同算法的分步解析验证学生回答。)
合作、交流
①为什么不用60 - 计算?
②分数乘法综合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减法该如何计算?有小括号该如何计算?
③你发现了什么?
要求:小组内探讨,大号先说小号后说,小组分工板前展示。
ppt呈现我的发现
三、课堂巩固:
1.分数混合运算4道(课本50页试一试)
每组抽生板演,师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2.呈现视频精讲例题(求比一个整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自主完成课本51页练一练2、3题,作为课堂检测。
师巡视做题情况,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小结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两种不同解答;
结束语: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柏拉图
板书设计
方法一:60-60× 方法二: 60×(1-)
② ① ② ①
= 60-24 = 60×
= 36(米) = 36(米)
答:还剩36米彩带。
教学后记
在学习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初看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做起题来才发现学生们其实有些手忙脚乱。细究其类型,主要是乘法和加减法计算方法混淆,不少学生做加法时也约分,做乘法时会通分。并且对于约分不是太熟练。 针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意义,追根求本,先理解各自的意义来区分加减法和乘法的不同;二是联系分数乘法和加减法各自的计算方法,并采取针对性练习(即不改变分数只改变运算符号);三是加强审题的训练,让学生先审题读题,再判断运算。重点针对班级里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加强加减法与乘法的区分训练,真正实现幸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