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2 16: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十四课练习题
一、单选题
在中世纪,大量古典文献保存在()
①修道院图书馆
????②大教堂图书馆
????③大学图书馆????
④公共图书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汉官仪》记载:“春三月,秋九月,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汉顺帝使明识礼乐的宋登“持节临太学,奏定典律“。这反映了()
A.
太学注重培养社会实用人才
B.
太学是议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场所
C.
太学承担了礼仪教化的职能
D.
太学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宋代以后,长江流域的学校教育兴旺发达,尤其是东南地区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这说明()
A.
政治中心已迁移至南方
B.
东南地区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C.
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面,藏有大量书籍。其书籍的形式是()
A.
纸草书卷
B.
泥版文书
C.
帛书
D.
纸质书籍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成贤街的国子监,始建于元代,明代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代又增建“辟雍”一组皇家建筑,形成了现在的规制。国子监是元明清三朝()
①国家最高学府????
??????????
②最著名的书院
③最高司法机构???
????????????
④国家教育行政机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
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9世纪以来,公共图书馆兴起并蓬勃发展,被誉为“民众的大学”,这是因为公共图书馆()
A.
由大学主办
B.
从民间收集了大量书籍
C.
向公众开放
D.
有利于民众平等的享有知识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
A.
亚历山大博物馆
B.
阿什莫林博物馆
C.
大英博物馆
D.
卢浮宫
新中国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
A.
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
B.
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C.
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
D.
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明清政府颁布众多的《卧碑文》,对官学中学生的为人、求学以及教师教学等都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并置于学宫明伦堂之左。这反映出当时的学校
A.
承担道德教化的责任
B.
注重提升官吏的道德素养
C.
教育理念越来越僵化
D.
倡导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
下列是对京师大学堂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
②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
③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④曾是清朝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建立的负责收集和保存本国出版物,担负国家总书库职能的图书馆,其历史沿革起源于()
A.
天一阁
B.
京师图书馆
C.
北平图书馆
D.
北京图书馆
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该规定()
A.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B.
体现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
C.
使教育事业开始重新走上正轨
D.
便利了国家收回教育主权
19世纪以来,图书馆职能逐渐转变,其新变化体现在()
A.
征集文献
B.
保存典籍
C.
服务公众
D.
选拔人才
下列对人类书籍发展历程的评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古埃及纸草书卷是书籍的雏形
②简策和帛书一直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书籍形式
③书籍的普及有赖于造纸业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
④印刷书的诞生具有革命性的转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裁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裁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01-1930年间各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德国是28人,英国是15人,法国是13人,美国只有4人获奖。20世纪早期,德国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几乎都担任过大学教授。而且,他们的获奖成果基本上都是在德国大学里取得的。因此,讨论德国20世纪早期的诺贝尔科学奖高产现象不能不谈德国的高等教育。
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于1809年着手筹建柏林大学。洪堡认为“自由”是教育的“首要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他大力倡导“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而且在洪堡看来,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播之地,更是知识生产之地,因此他极力主张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而在此之前,无论是教会办的英国流大学,还是国家办的法国流大学,都不重视科学研究。
柏林大学问世之后,德国又以柏林大学为榜样陆续建立了一批新型大学;同时,还对一批老大学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后来有人评价到:“没有柏林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它甚至被誉为“所有现代大学之母”“研究型大学鼻祖”。
——摘编自周程《诺贝尔科学奖与20世纪科学》
依据材料概括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中世纪大学多采用自治的方式管理,拥有教学自由,也拥有一些特权,比如大学不受城市普通司法体制的管辖,大学有自己一套独立的司法程序。这些大学教授神学、天文学、数学、医学、法学,后来增加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解剖学等,学生学完课程经考试合格可以获得“硕士”、“博士”等学位。欧洲中世纪大学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近代西方大学的雏形。
——摘编自贺国庆《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
材料二?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1621
牛津大学
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1663
剑桥大学
卢卡西数学教席
1669
牛津大学
植物学教授席位
1702
剑桥大学
化学教授席位
1704
剑桥大学
天文学教授席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大学课程发生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汉字的传播;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催生多种书体;印刷术的发展使字体变得规范。
17.【答案】(1)面积较大,写字较多;制作工艺简单;轻便实用;成本低;产量高。
???????(2)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汉字的传播;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催生多种书体;印刷术的发展使字体变得规范。
18.【答案】核心内容:倡导自由精神,高校的职能不仅是教育,更要重视研究。
19.【答案】(1)特点:有比较大的自由和特权;培养专业实用人才;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发展为近代大学。
(2)原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影响;远洋航行、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