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21 16:4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2021.2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高中生小明家住德州市某住宅小区4号楼(图1),2020年5月2日,他居家防疫学习期间,从家中欣赏到夕阳挂角6号楼西南角的落日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这年小明在家中再次观赏到同一落日景观的日期大致是
A. 5月28日 B. 7月2日 C. 8月12日 D. 11月22日
2.随后一周内
A.日落方位向北偏离6号楼 B.该小区正午楼影变长
C.地球公转速度较慢但将变快 D.地转偏向力逐渐变大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产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图2)。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夜时长恰好相反的两节气是
A.立春、立冬 B.惊蛰、寒露
C.谷雨、霜降 D.芒种、大暑
4.下列节气与农事、气象的连线,正确的是
A.雨水——东北地区播种小麦 B.谷雨——华北地区棉农播种
C.大暑——长江流域梅雨天气 D.寒露——华南地区十雾九凇
图3为北京市2020年2月13日13时至14日13时的气温点状和降水量柱状图。图示时段内北京市经历了某天气系统过境。据此完成5~6题。
5.推测该天气系统到达北京市的时间大约是
A. 13日13—15时 B. 13日21—23时
C. 14日3—5时 D. 14日6—8时
6.本次天气系统过境对北京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使故宫花草树木迎暖吐绿 B.为都市农业提供充足水源
C.导致永定河产生春汛现象 D.给快递行业工作带来不便
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最常见于冷气团与暖气团碰撞形成。飑线主要发生在炎热的季节里,有气象记录显示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据此完成7~8题。
7.飑线气流运动特征类似于
A.锋面 B.气旋 C.反气旋 D.台风
8.“飑线”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减弱是因为
A.湖面摩擦小 B.湖面蒸发强 C.湖风阻力大 D.湖面温度低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其中下游地区干湿季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河口横卧一个狭窄大沙洲,向南发展成为圣路易港的天然障碍,随着沙洲面积扩大,船只已很难从海上直接到达圣路易城。图4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塞内加尔河口沙洲向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大陆架北高南低 B.河流入海流向朝南
C.东北信风搬运作用 D.洋流由北向南搬运作用
10.为缓解下游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A.发展海水淡化 B.加强流域国际合作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推进跨流域调水
图5为我国某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及现象示意图,图中I、II、III、IV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带,图中左上方给出了M山对应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I、II、III、IV所对应的自然带分别为
A.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B.森林草原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
12.同一自然带在M山地东西两坡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水分 B.光照 C.热量 D.坡度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首次在沿边地区设立的自贸试验区,该试验区所涵盖的哈尔滨片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科技、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和寒地冰雪经济。图6为哈尔滨片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哈尔滨片区集中布局在该市江北地区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地处主城区,产业基础好 B.文化教育发达,科技水平高
C.地处沿边区,市场潜力大 D.人口密度较小,环境质量好
14.自由贸易试验区落户哈尔滨市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提升城市竞争力 B.加重环境污染
C.降低农副产品价格 D.加剧人口老龄化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城地区在地貌上属于藏南山原宽谷区(一江两河是指雅鲁藏布江、年楚河和拉萨河),大部分谷地宽度为2~5公里,在拉萨河、年楚河等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最宽可达10公里以上。其年降水量400~550mm,主要集中在5~9月份。受自然条件影响,河谷地带风沙地貌发育,风沙灾害严重。图7为该区域某河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与我国西北沙漠相比,影响该地区风沙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年降水量较少 B.过度开垦
C.河流水位变化 D.过度放牧
16.该地区风沙灾害治理面临的困难有
①沙土入渗强烈,保水能力较差 ②高台沙地和沙坡地的地下水位低
③年降水量稀少,灌木不能生长 ④冬春季节河床和沙滩易裸露起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资源型城市是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往往会经历从兴起到衰退的过程。图8示意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据此完成17~18题。
17.资源型城市的共性特点是
A.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B.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
C.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D.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
18.相对原有的发展,资源型城市新生期的发展主要着眼于
A.拓宽资源进口通道 B.延长原有产业链
C.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D.关闭重污染企业
印度阶梯井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标志性建筑物,具有蓄水、纳凉等多种用途,通常井底会有闸门用以提升水位,地底下直通一座蓄水深池,民众全年可取地下水,常见于印度西部地区。如今,基于大部分阶梯井处于不同的衰退状态,对其印度政府大力保护和修缮。图9为该地区某阶梯井局部景观。据此完成19~20题。
19.阶梯井建设反映印度西部
A.降水时间短且集中 B.地下暗河发育
C.地下水开采过度 D.气温季节变化显著
20.印度政府大力保护和修缮阶梯井的主要原因是
A.增强美观和安全 B.提供乘坐纳凉
C.方便蓄水取水 D.文化传承与保护
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海岸,北部雨水丰沛,南部干旱少雨,州政府通过北水南调和“水银行”两种运作方式,促进了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银行的作用与金融银行类似,通过水银行中介机构,水权富余者存储剩余的水权,并从中获取收益,需水者支付一定的资金从中借贷水权,满足用水需求。图10为加州调水工程线路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加利福尼亚州水资源北丰南歉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洋流性质 D.纬度
22.州政府设立水银行有利于
①优化水资源配置 ②实现以水养水
③北部产业结构调整 ④中南部地区提高用水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通常情况下,在本地污染源及其排放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污染物浓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外地污染源的输送影响和本地大气的扩散能力,而扩散能力又与天气背景、局地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图11为东亚局部区域2012年10月10日08时和20时的海平面气压场(单位:hPa)。
(1)据图指出该日8时至20时图示区域气压中心的变化。(4分)
(2)补绘完成2012年10月10日甲地8时至20时气压变化图(图12)。(4分)
北京市三面环山,东南部为地势低平的平原,2012年冬半年北京市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
(3)试分析这年10月10日北京市空气质量由中度污染加重为重度污染的原因。(6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塔纳湖,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湖泊,由火山熔岩阻塞河道而成,长度约75km,宽度约70km,最深深度为15m,湖泊面积3000~3500km2。湖区流域内降水较为丰富且集中于5~10月,干湿季较为明显,周围崇山峻岭,千百条溪涧在这里汇合,湖内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为当地带来了不小的财富。图13示意塔纳湖位置及附近地形。
(1)判断阿巴伊河与塔纳湖之间的补给关系,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说明塔纳湖面积的季节变化特征。(6分)
(3)分析塔纳湖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黃土高原自然环境过渡性显著,是我国最典型生态脆弱区之一(图14)。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以小流域为单元,强调坡面、沟道联合治理,进行综合、集中、连续治理(图15)。实现了水不下塬、泥不出沟,农、林、牧业得到全面发展。
图14 图15
(1)从自然环境过渡性分析黄土高原生态脆弱性的表现。(6分)
(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将相关内容序号填入框图中的对应位置。(4分)
①土壤侵蚀
②气候变化
③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④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3)说出图中淤地坝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4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过了持续的产业结构升级,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海市紧抓长三角城市群“一核五圈四带”发展规划契机,加快提升上海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促进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引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能力。图16为长三角城市群一核五圈四带示意图,表1为上海市2006—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亿元)。
GDP
第一产业(亿元)
第二产业(亿元)
第三产业(亿元)
2006
93.8
5028.37
5244.2
2007
101.84
5678.51
6408.5
2008
111.8
6235.92
7350.43
2009
113.82
6001.78
8930.85
2010
114.15
7218.32
9833.51
2011
124.94
7927.89
11142.86
2012
127.8
7854.77
12199.15
2013
129.28
8027.77
13445.07
2014
124.26
8167.71
15275.72
2015
109.78
7940
16914.52
2016
109.47
7994.34
19362.34
表1
(1)说出上海市成为我国最大经济中心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
(2)据材料简述2006~2016年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4分)
(3)谈谈如何进一步发挥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4分)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021. 2
一、选择题
1. C 2.A 3.C 4.B 5.C 6.D 7.A 8.D 9.D 10.B 11.D 12.A 13.B 14. A15.C
16. B 17.D 18.C 19.A 20.D 21.A 22. B
二、非选择题
23.(14分)
(1)低压增强,向东北方向移动;(2分)高压减弱,向西南方向移动。(2分)
(2)(4分。其中纵坐标数值、单位各1分,曲线中8:00气压值约为1020hPa,20:00气压值范围为992.5~995hPa,2分)
(3)近地面偏南气流把山东、河北、天津等地的污染物向北京输送;(2分)北京西面、北面地势较高,南来的污染物遇地形阻挡,聚集增多;(2分)且风力不断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2分)
24.(14分)
(1)关系:塔纳湖补给阿巴伊河。(2分)
依据:阿巴伊河流经地区海拔低于塔纳湖。(2分)
(2)塔纳湖周围地区降水较为丰富,湖泊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2分)湿季(夏半年)流域内降水多,湖水补给量大于蒸发、外泄量,湖泊面积增大;(2分)干季(冬半年)降水少,湖水补给量小于湖水蒸发、外泄量,湖泊面积缩小。(2分)
(3)塔纳湖面积比较大,水量丰富,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生存空间;(2分)湖泊由火山熔岩阻塞河道而成,火山土溶解于湖水,加之汇入河流众多,带来充足的养分。(2分)
25.(14分)
(1)黄土高原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区过渡;(2分)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2分)从森林区向草原、荒漠区过渡,生态环境脆弱。(2分)
(2)(4分)
(3)拦泥於地,增加农田;(2分)减少洪水,控制侵蚀,防治水土流失。(2分)
26.(14分)
(1)拥有发达的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网,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经济基础雄厚。(任答3点得6分)
(2)第三产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且稳定增长;(2分)第一、第二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且产值比重略有下降。(2分)
(3)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快上海与规划区的人员和物资流通,城镇化水平和城市规模增大;促使上海与各城市分工协作加强,产业规模扩大,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促使上海市与其经济腹地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任答2点得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