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培优练习
一、单选题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盐分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过度放牧,水土流失
C.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D.回温快,蒸发旺盛
2.改善该地区土壤盐碱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加大地下水的开采
B.增加化肥的使用
C.改种耐旱的农作物
D.进行休耕和轮作
下图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如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①地震②泥石流③滑坡④沙尘暴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游泳逃生
D.尽量逃向高处、大树、山丘和高坡
废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人类生活污染
B.陆上工业生产排污
C.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
D.港口建设
6.对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B.使沿岸地区干旱面积扩大
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
D.使水温降低
下图为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重,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草地
B.落叶林
C.荒漠
D.阔叶林
8.该植被的类型和产量取决于(
)
A.气温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表形态
D.人类活动
9.我国该植被分布区所存在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10.近几年,我国退耕还草还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
B.市场
C.政策
D.交通运输
11.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炼铜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
A.光化学污染
B.噪声污染
C.酸雨
D.固体废物污染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13.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4.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15.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化工厂—水污染
B.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演化历史中,很多地质事件都可以作为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宝贵遗产,人们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回答下面小题。
16.历史时期出现的温暖期,导致北极冰盖消失,亚热带范围向北扩展到加拿大。这一时期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海岸线大幅度变长
B.陆地面积增大
C.天山积雪冰川增多
D.野生大象生存纬度升高
17.原始大气演变为现在大气的关键是(
)
A.蛋白质和核酸的出现
B.叶绿体的出现
C.原始生命的出现
D.臭氧层的出现
18.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开始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程,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提高垃圾利用效率
C.减轻城市交通拥堵
D.增加环卫工人数量
二、综合题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对水分有一定需求,下图为某地棉花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
(1)指出这个地区农业组团中棉花种植的自然优势。
(2)简述该地在畜牧业养殖中若粪便处理不当可能会对水体产生的污染。
(3)简述该循环经济模式农业组团、工业组团和服务业组团相结合的积极意义。
20.新西兰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绿色之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外贸易在新西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已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以服装、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金属制品、化学成品等为主;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肉类、鱼类、水果、乳制品、毛毯、食品、造纸、木材等。
材料二 畜牧业是新西兰农业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以金融业、进出口贸易、通信邮电、旅游业为主。
(1)指出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2)新西兰拥有“绿色能源”,生产生活用电多来自清洁能源。推测其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
(3)新西兰发展“绿色产业”。根据提供的材料,归纳“绿色产业”的基本特征。
(4)新西兰出口“绿色产品”。概括中新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马达加斯加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目前该国人口已超过2000万,年增长率为3%。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引起世界的关注。
(1)说出图中沿AB线分布的自然带和反映的地带性规律及影响因素。
(2)说出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自然植被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
(3)分析马达加斯加岛动植物多特有物种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2.D3.B4.D5.C6.D7.A8.B9.B10.C11.C12.C13.D14.C15.B16.D17.B18.B
19.(1)夏季热量、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
(2)粪便随雨水进入河湖,直接污染河湖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经河道等流入水源地,污染生活用水;粪便通过下渗进人地下,导致地下水质恶化。
(3)实现废弃物再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改变农田肥力结构,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环境;实现三大产业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20.(1)水运、航空运输。
(2)能源:地热能、水能、风能。(任答两点即可)
理由: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地带,断裂多,岩浆活动频繁,因此地热能资源丰富;新西兰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国土狭长,中部为山脉,河流多向东西两侧流入海洋,河流短,落差大,水流湍急,因此水能资源丰富;多数国土位于西风带,风力较大,因此风能资源丰富。(任答两方面即可,但需与推测的能源一致)
(3)特征:绿色产业的特征是资源消耗小;能耗低;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安全环保。(任答两点即可)
(4)特点: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制成品,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主要是附加值比较高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两国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意义:这一贸易特点可以部分满足我国人民对安全环保优质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我国增加贸易收益;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任答一点即可)
21.(1)自然带分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影响因素:热量。
(2)自然植被类型:东侧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原因:东侧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气流受纵贯南北的山地抬升,易形成降水,加之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终年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热带雨林;西侧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发育热带草原。
(3)该岛长期与大陆分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岛屿面积大,多山地,自然条件空间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