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同步练习(部编版)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lǐng dǎo gé mìng duì wǔ jiě fàng
二、选择题
2.给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③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④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3.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方法 ( )环境 ( )缺点
A.改变 改进 改正 B.改变 改正 改进
C.改正 改变 改进 D.改进 改变 改正
4.下列加点字与“人固有一死中的“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固守阵地 B.固定资产 C.固当如此 D.顽固不化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理与丽江是云南省两座风格截然不同的旅游城市,但它们的风景与文化却同是天下闻名的。在大理,人们体味的是 ,感受的是 ;在丽江,人们探寻的是 ,重现的是 。
A.气韵深厚的文化 风花雪月的浪漫 前世江南的繁华 生命意义的圣地
B.风花雪月的浪漫 气韵深厚的文化 生命意义的圣地 前世江南的繁华
C.生命意义的圣地 前世江南的繁华 风花雪月的浪漫 气韵深厚的文化
D.前世江南的繁华 生命意义的圣地 气韵深厚的文化 风花雪月的浪漫
6.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安祥 耸立 倒塌 崇山峻岭
B.热忱 奥密 狼狈 废寝忘食
C.莅临 分歧 恭敬 人迹罕至
D.烂漫 绝别 祷告 自顾不暇
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出神地听着王老师讲课,不知不觉一堂课过去了。(出神:精神不集中。)
B.萧瑟秋风今又起,换了人间。(人间:指人居住的地方。)
C.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碰壁:撞到墙壁。)
D.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决不能搞豆腐渣工程。(豆腐渣工程: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
8.“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这句话应插在下面这段话的( )处。
①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②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③不过,④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大家都会去给先人扫墓,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B.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来了。
C.我们的队伍里,无论是谁牺牲了,我们都要给他开追悼会。
D.他死后,子孙们将他送回了家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三、填空题
10.补全本课出现的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______)兵(______)政 ②五(______)四(______) ③(______)(______)其所
(1)词语①中所填的字的意思相近,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处所,地方;B.量词,用于房屋;C.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在词语③中,“所”的意思应选_______。
11.按要求填空。
“鼎”字共_______画,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鼎”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②借指王位、帝业;③正当,正在;④大。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人声鼎沸(______) 鼎力相助(______) 鼎盛时期(______) 定鼎中原(______)
12.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chè dǐ lì yì xī shēng zhì dù jì tuō āi sī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鼎”,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除去部首还剩________画。“鼎”字的意思有: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②正当,正在;③借指王位、帝业;④大。给下列词语中的“鼎”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定鼎中原(______) 青铜鼎(______) 鼎力支持(______) 鼎盛时期(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4.请用“ ”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
15.给短文第二自然段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6.“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第六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我能写出带有“鼎”字的两个四字词语:(_____)(_____)
1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其中“固”的意思是(_______),“或”的意思是(________),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bō bāo)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xìng xīng)旺起来。
18.短文选自《 》,用横线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19.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0.词语解释。
精兵简政:__________ 固:________ 或:________ 鸿毛:_______
21.按课文内容填空。
22.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比泰山还要重的?你还能举例说明谁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①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②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③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前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④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3.选段括号内应填的人名是__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24.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固(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25.本段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句。本段四句话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26.请写出你对选段中第④句话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写出引用这句话的作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 或:________ 于:_________
这句话作者引用______的话,作用是___________。
2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中心句是_________。中心句和后面三个句子是_______关系。
(五)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 ,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捉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9.将司马迁的名言填在文中“ ”上。
30.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1.以上片段选自《________》,本文是_________于1944年9年8日在_______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是一篇演讲稿,属于______文体。
原文围绕“________”这一中心论点,从三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32.以上片段的第一自然段共有_________句话。中心句是第_________句。第_________句运用了对比论证。
33.结合你了解的事例,说一说你对文中司马迁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捉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34.片段(一)《为人民服务》选自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下列词语中与“服务”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服从 B.效劳 C.服气 D.任职
35.围绕着“为人民服务”,作者讲了3个方面的意思。从节选的文段中找出关键词句,填写下表。
36.细读片段(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局势,父亲和亲友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局势越来越严峻
亲友
父亲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7.对比中再读父亲的语言,联系片段(一),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父亲一心考虑革命工作需要,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______)
(2)危急情况下,父亲不顾自身安危,表现了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______)
(3)父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______)
(4)只有像父亲一样献出生命才是为人民服务。(______)
38.通过对“为人民服务”的进一步了解,有几个同学展开如下讨论,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联系自身生活举例子说明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9.用“_____”画出选文的中心句,并根据提示梳理信息,补全下面的树状图。
40.阅读有关张思德的资料,谈谈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
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卫团通讯班长和毛泽东的警卫。在一次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窑顶坍塌,不幸牺牲,年仅29岁。
______________
(八)品读片段,完成练习。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4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2.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表明“我们”(______),第二句表明“我们”(______),第三句表明“我们”(______),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
A.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正确的批评 B.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C.欢迎批评
43.这段话告诉我们,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44.小练笔。
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根据提示,采用引用名言、古诗或列举人物事例等方法,对“勤奋学习”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习必须勤奋刻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领导 革命 队伍 解放
2.D
3.D
4.C
5.B
6.C
7.D
8.C
9.D
10.精 简 湖 海 死 得 粉身碎骨 提心吊胆 A
11.12 鼎#目 0#7 ① ④ ③ ②
12.彻底 利益 牺牲 制度 寄托 哀思
13.目 7 ③ ① ④ ②
14.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5.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16.目 竖折折 一言九鼎 三足鼎立
17. 本来 有的人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毫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18.《为人民服务》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9.bō xīng
20.意思是精减人员,缩减机构。 本来 有的人 本来是指大雁的羽毛在这里作者用鸿毛比喻人死得不值得,毫无意义。
21.只要……就……
2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
23. 司马迁 西汉 史学#文学 文学#史学
24. 原本,本来 有的人
25. ① 总分
26.张思德同志的牺牲有价值,我们永远纪念他。
27.本来 有的 比 司马迁 引出下文,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重于泰山。
28.《为人民服务》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总分
29.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30.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31.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张思德 应用 为人民服务
32.四 一 三
33.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此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34.B
35.(1)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6.劝他离开 坚决留下
37.√ √ √ ×
38.为人民服务,首先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在疫情期间,人人自危,可那些优秀的医护人员却凭着自己的能力与之抗衡,保护着所有人。
39.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示例:周恩来 李大钊 汪精卫 周佛海
40.示例: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因人民的利益而死,体现了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41.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42.C B A
43.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为人民服务
44.示例:卡莱尔有句名言:“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成功的路上无捷径,只有勤奋才是成功的源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练好书法,每天都要求自己练字,练完后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正是因为王羲之的勤奋与刻苦,他才在书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称为“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