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
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教学目录
1.课堂基础训练
2.培优提高训练
◆ 课堂基础训练 ◆
一、单项选择题
1.(时空观念)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是 ( D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上海 ④汕头 ⑤厦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历史解释) 如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C )
A.改革城市经济体制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
D.开放内陆市县
3.(时空观念)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D )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岛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4.(时空观念) 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增设海南岛为 ( A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特别行政区
5.(历史解释) 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 ( A )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6.(时空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D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7.(史料实证) 与1978年相比,1983年深圳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外汇收入增长2倍,基本建设投资是此前30年的30倍。这主要是因为 ( B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8.(史料实证) 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1992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据此可知,上海 ( B )
A.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
B.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的表现
C.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
D.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
9.(历史解释) 从深圳经济特区到海南经济特区,再到海南自贸区的设立,中国走了近40年。这40年的发展过程,从直观上看,体现了 ( A )
A.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程
B.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
C.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事实
D.中国对南海地区影响力不断增加的过程
二、综合题
10.(时空观念)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深圳今昔对比
(1)材料一的变化,说明哪一政策的正确性?
?
答:改革开放。
材料二
(2)材料二是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第 步。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方向大致是 ( A )?
A.沿海到内地 B.内地到沿海
C.由西向东 D.由北向南
(3)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请谈谈对外开放的影响。
答: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还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
◆ 培优提高训练 ◆
一、单项选择题
1.(时空观念) 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 ( C )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青岛
2.(历史解释) 观察如图所示的柱状图,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D )
A.地理环境优越
B.“两个凡是”的实施
C.浦东新区的带动
D.经济特区的建立
3.(史料实证) 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
A.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4.(时空观念) 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海南博鳌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他坚定地表示:“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世纪末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C )
A.深圳
B.浦东新区
C.海南岛
D.雄安新区
5.(历史解释) 袁庚被誉为“改革先锋”。1979年他开始担任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时,曾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极具争议的口号。此口号 ( A )
A.体现了经济特区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
B.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
C.突破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D.最早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弊端
6.(史料实证) 阅读下图《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分析正确的是 ( D )
A.农轻重结构比例已严重失调 B.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贸易
C.工业制造水平远远领先世界 D.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
7.(历史解释) 深圳特区建立时只有政策没有资金,有人提议向外商出租土地来换资金。广东省和深圳市的领导让人去翻马列经典,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只言片语。后来在《列宁全集》中查到相关的论述后,就将土地批租给了外商。这主要表明 ( A )
A.当时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
B.特区成为了引进外资的窗口
C.特区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D.建立特区符合马列主义精神
8.(历史解释) 1984年初,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从此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此后中国开始 ( B )
A.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开放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C.着手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进程
9.(史料实证) 1983年7月,宝安县政府设立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并在《深圳特区报》上刊登招股启事:“欢迎省内外国营集体单位、农村社队和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同胞)投资入股,……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盈利分红。”这表明当时 ( D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B.股份制公司普遍建立
C.对外开放吸引大量外资进来
D.所有制结构出现变动
10.(历史解释) 1997年4月21日,世贸组织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这一主张 ( B )
A.有利于维护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经济利益
B.反映了世贸组织欢迎中国的加入
C.体现了WTO中的自由贸易原则
D.严重侵犯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主权
二、综合题
11.(历史解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答: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
材料二 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2)根据材料二,分析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创办的成功对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有什么作用?
答:设置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成功创办,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材料三 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扇形辐射的对外开放格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
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4)综上所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答: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
感谢观看^_^
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