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30 09:3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人教部编历史:八下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含答案)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3、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建立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网站,下列战役能够入选的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上甘岭战役 D.淮海战役
4、小华要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文献,下列可供他查阅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新中国建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6、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 )
A.上甘岭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D.台儿庄战役
7、下面的照片记录了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的场景。这个协定签订于( )
A.1952年9月 B.1953年7月 C.1953年9月 D.1954年7月
8、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地改革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土改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9、夏衍回味当天盛况时说:“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千,泫然欲涕。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经历了数不清的苦难,终于像旭日东升一样,重新站起来了。”夏衍回味的是( )
A.庆祝北平和平解放 B.举行开国大典
C.欢送志愿军入朝 D.庆祝南京解放
10、“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这是毛泽东主席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代表有( )
A.邱少云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赵登禹
11、访谈当事人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下列历史事件中,最适合当下中学生采用此法的是(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土地改革
1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里的“站起来”是指( )
A.大陆领土全部解放 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实现了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
13、下图中的纪念馆坐落在朝鲜平壤,馆内展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了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图4中的“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 ???)
A.?人民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战争?
C.?朝鲜解放战争?????????????????D.?朝鲜统-战争
14、某班主办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
A.设置驻藏大臣 B.和平解放西藏
C.修建青藏铁路 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15、如果看到“平江起义”、“百团大战”、“抗美援朝”、“共和国元帅”的解说词,那么介绍的历史人物应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贺龙 D.彭德怀
16、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完成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如图)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2)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由谁作曲?
(3)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4)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从此,我国进入什么社会?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我国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三彭德怀指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总司令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3)“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抗美援朝对新生的人民政权起了什么作用?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
(4)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土地改革的依据及有什么历史作用?
2021年中考人教部编历史:八下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含答案)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A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D
3、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建立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网站,下列战役能够入选的是(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上甘岭战役 D.淮海战役
【答案】C
4、小华要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文献,下列可供他查阅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D
5、新中国建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D
6、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作战,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 )
A.上甘岭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D.台儿庄战役
【答案】A
7、下面的照片记录了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的场景。这个协定签订于( )
A.1952年9月 B.1953年7月 C.1953年9月 D.1954年7月
【答案】B
8、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地改革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土改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答案】C
9、夏衍回味当天盛况时说:“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千,泫然欲涕。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经历了数不清的苦难,终于像旭日东升一样,重新站起来了。”夏衍回味的是( )
A.庆祝北平和平解放 B.举行开国大典
C.欢送志愿军入朝 D.庆祝南京解放
【答案】B
10、“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这是毛泽东主席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代表有( )
A.邱少云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赵登禹
【答案】A
11、访谈当事人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下列历史事件中,最适合当下中学生采用此法的是(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土地改革
【答案】D
1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里的“站起来”是指( )
A.大陆领土全部解放 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实现了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D
13、下图中的纪念馆坐落在朝鲜平壤,馆内展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了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图4中的“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 ???)
A.?人民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战争?
C.?朝鲜解放战争?????????????????D.?朝鲜统-战争
【答案】B
14、某班主办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
A.设置驻藏大臣 B.和平解放西藏
C.修建青藏铁路 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答案】B
15、如果看到“平江起义”、“百团大战”、“抗美援朝”、“共和国元帅”的解说词,那么介绍的历史人物应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贺龙 D.彭德怀
【答案】D
16、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完成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如图)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2)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由谁作曲?
(3)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4)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从此,我国进入什么社会?
【答案】(1)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2)《义勇军进行曲》;聂耳。
(3)国庆节。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新民主主义社会。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我国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材料三彭德怀指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总司令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3)“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抗美援朝对新生的人民政权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1)原因:压制国内国际反动气焰;保卫中国东北利益。
(2)时间:1950年10月。总司令:彭德怀。目的: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3)时间:1953年7月。标志: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作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是一场立国之战,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意思相近即可)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
(4)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土地改革的依据及有什么历史作用?
【答案】(1)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使人民政权更加巩自,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