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
第8课
情景导入
《凤阳花鼓》
跨越40年的两份党员请战书,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走在时代先锋的铁证。
疫情面前,党领导人民勇敢面对;
改革先锋,党带领群众迅猛前行
……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情况。
重难点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重点
难点
基本目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涵
1
4
2
3
改革内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背景
材料一:当时出去要饭心里很苦恼,农民有地有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我们心里不服气,农民不是不会种地,按当时那个政策约束了我们。过去喂猪不超过一头,喂鸡不超过三只。”
——摘自《小岗村,严宏昌家的年关》
材料二: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根据材料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背景?
缺少生产自主权
生产积极性不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材料
背景
农村改革概况
原因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稳定的基础;
③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时间
地点
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
目 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改革概况
实施
(1)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形式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特点
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
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
知识拓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
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
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分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土地公有,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保证国家、集体的
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农村改革的意义
意 义
农村生产
乡镇企业
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合作探究
{18603FDC-E32A-4AB5-989C-0864C3EAD2B8}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历史事件
核心内容
意义(影响)
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
解放农村生产力
提高生产积极性
农业合作化(1953—1958年)
农民私有到集体公有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实现农业向社会主义转变
人民公社化(1958—1984年)
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至今)
土地公有、包产到户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
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随堂小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 主要形式是( )
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
2、由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选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背 景
阅读材料,思考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材料二:1956年夏天,上海天气很热,一家企业想买一批风扇,就打报告到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果经过11个部门的层层审批,等申请报告批下来,夏天早过去了。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企业管理松散
企业没有自主权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
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背景
农村
城市
概 况
展 开
内 容
中心环节
意 义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 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增强企业活力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1984年10月21日刊登在《人民日报》
改革的重点——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知识拓展
海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7年全球营业额2419亿元,利税总额突破300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在欧洲、北美、亚洲、中东和非洲共有29个制造基地和16的工业园, 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三次蝉联全球第一。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改革前
改革后
所有制
形式
单一的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
管理方式
高度集中,政企不分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分配方式
吃大锅饭,平均主义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知识拓展
随堂小练
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
“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
2、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得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唐律疏议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观念
邓小平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
意义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
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
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合作探究
结合下面图示和所学知识谈谈改革的特点和启示: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
① 从农村开始到城市深化
②从群众自发到中央推动
③从局部试点到全国推广
启示
特点
①改革要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②改革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③改革要勇于创新
随堂小练
中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C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得出。
总结
改革开放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