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课时练习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
pī
lì(?
?
?
?
),全体都震悚起来。
(2)队伍还是极迟慢地向前行动。我们就跟瑶民
pān
tán(?
?
?
?
)起来。
(3)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
qiào
bì(?
?
?
?
)上,马爬不上去。
(4)你一泻千里,hào
hào
dàng
dàng(?
?
?
?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2.
解释下面画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
?
?
)
(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
?
?
)
(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
?
?
)
(4)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
?
?
)?
3.
请从所给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________(淡薄?
冷淡?
冷漠)起来,但完全________(消亡?
消失?
消灭),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________(询问?
审问?
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2)这________(也?
又?
就)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________(却?
也?
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散文集《________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
》《________》等。
5.
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________
从此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则。________
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玩皮。________?
6.
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①她生得黄胖而矮。________
②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________
③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________
?
7.
将下列句子正确排序(_________)
①我平时叫她
“阿妈”,连“长”字也不带
②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
③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④只有祖母叫她阿长
⑤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
8.
本文塑造“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请你也运用这种手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
【课文片段在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2)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表现在哪里?
(4)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因为笨,所以成功
他刚开始学戏的时候经常挨打。其实,旧时候学艺的人哪个没挨过打?压腿、踢腿、倒立……尤其是学武生在练功的时候。可是,他挨的打就特别多,家常便饭似的。他挨打的主要原因就是笨。笨得根本就不是学戏的料,可他偏偏执意去学戏。
他笨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的念白,他学念白的时候,总是“一嘟噜一块”。他的念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口齿不清,是个“大舌头”。口齿不清的“大舌头”念白时特别可笑,他一念白,周围就有人忍不住想笑。科班的师傅对他也极度失望,有一个师傅听着他的念白,又好气又好笑,对他说:“就你这材料,哪天能吃上蹦虾仁啊!祖师爷不赏你这碗饭,你还是卷铺盖走人吧!”
他的笨还表现在他的记性上。一段戏文,师傅说一遍两遍,别人就能记个大概了,可他不行,他记不住,这样师傅就得再说一遍又一遍,于是师傅心中有气,就打他。可越打他越怕,越怕他越学得慢。好了,口齿不清“大舌头”,记性不好学戏慢。他还需要再怎么个笨法?就这两条,对一个想登台演戏的人来说,不已经是致命大伤了吗?可他偏偏喜欢登台演戏。为了摆脱“大舌头”的毛病,他有他的“绝招”:整天拿着一个大粗瓷坛子,用嘴对着坛子口,大段大段地练念白,因为坛子可以拢音,把他的念白清晰地反射到耳朵里,以辨瑕瑜,同时又不影响别人。想熟记戏文没“秘诀”,他只好夜里不睡觉背戏文,无论角色大小,他都会把这本戏里所有的剧目“默演”一遍又一遍,所以说,一本戏,别人唱过10遍,他已经至少唱过50遍了。
因为笨,科班根本就没有把他当角儿来培养,可他把自己当角儿来要求。虽然他常常只能演些家院、门子等小角色。但为了“扮戏”漂亮,他总是提前把行头的护领、水袖拆下来。洗得白白净净的。把髯口用热水泡上。使之又软又飘,再用铁刷子反复梳理。把靴底用大白刷刷得又净又白,站在台上显得格外精神。
最笨的一次,他发现自己的眉毛总出岔儿,这样用眉笔画眉毛时就不美观。笨得可爱的他竟然让刹头师傅把他的眉毛剃光了。管箱的师傅看他这样笨,就讥笑他说:“得了吧。多大个角儿,费这么大劲你以为台下观众能看见你?”
“台下观众看不见,可我自己能看得见!”他回答说。
他是笨,以他的先天条件,根本就不是演戏的料,可是,同他一起进“喜连成”科班学戏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虽然个个天资都比他好,但只有他一人红遍了中国。他承认自己学戏比别人笨,但是,他说,正是因为自己笨,他才苦学勤练;正是因为笨,他才能成功。
人们形容他的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豪又不乏细腻。不错,这个“笨人”就是马连良,马连良以他独特的风格,为京剧开创一代新声。他的演唱艺术世称“马派”,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老生流派之一。
(1)本文记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就这两条,对一个想登台演戏的人来说,不已经是致命大伤了吗?可他偏偏喜欢登台演戏”这句中,“偏偏”一词表现了马连良怎样的性格特征?
(3)文章一直到最后才交代主人公的名字,这是为什么?
(4)文章标题“因为笨,所以成功”有什么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1.
【答案】
(1)霹雳
(2)攀谈
(3)峭壁
(4)浩浩荡荡
2.
【答案】
(1)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2)惊慌急迫。
(3)非常思慕。
(4)顺当。
3.
【答案】
(1)淡薄?
消失?
诘问
(2)又?
却
4.
【答案】
朝花夕拾,呐喊,彷徨
5.
【答案】
益,测,顽
6.
【答案】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7.
【答案】
⑤③④①③
8.
【答案】
【例文】一张枯瘦的脸上架着一副厚厚的“啤酒瓶底”,黑黑的面庞,长满了“青春美丽”痘,构成了毫无气质的他。他一走上讲台,放下书,便对我们说:“我姓吴,名帅。吴帅,无帅也,名副其实嘛!”同学们先是一愣,继而哄堂大笑。瞧,倒挺会为自己打圆场。“我希望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今后能天天这样快乐。”嘿,油嘴滑舌的,但不知为什么,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幽默风趣的老师了。
9.
【答案】
(1)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
(2)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3)她的“神力”在于她愿意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在于她愿意做使“我”开心的事;在于她对“我”的关爱。
(4)示例: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时的一位卖糖葫芦的老人,占有重要地位。他个子不高,面容黑瘦,衣服陈旧却是干净的。记得那一年过春节,大年初一,他又扛着一杆子红红的糖葫芦出来了。小朋友纷纷回家要钱买糖葫芦,我回家不但没要着钱,反而遭到家长的斥责。小朋友都举着红红的糖葫芦回家了,我望着渐少的糖葫芦杆子,眼泪掉了下来。这时,那位卖糖葫芦的老人走到我跟前,拔下一支递给我,转身吆喝着走了。他很普通,但在我心里是伟大的。
10.
【答案】
(1)记述了马连良从一个口齿不清、记性不好的“笨人”,成长为京剧艺术大师的故事。
(2)与命运抗争,执着顽强。
(3)这是作者给读者设置的一个悬念,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的目光。
(4)马连良正是因为知道自己天资差,所以才加倍努力补偿,最终取得了成功。他用切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天赋再高,没有勤奋,也不可能走向成功;相反,一个人天赋并不高,但知拙而勤奋,便可抵达成功的彼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