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美国国旗的演变
《独立宣言》发表时
1878年(20颗星)
建国时(13颗星)
1960年至今(50颗星)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统编版
高一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目录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三、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
史料一
“宪章从头至尾给人一种暗示:这个文件是个法律,它居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宪章成为永久的见证,证明王权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温斯顿·邱吉尔在《英语民族史》
史料二
从17世纪早期开始,英王试图绕开议会增加新的税目,而此前300多年中,设立新的税目必须经过议会的同意。王室的财政政策引发了政治摩擦,而宗教争论又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史料三
(查理一世)实行产品专卖制度,使得大量的工商业开始停滞,失业人数剧增。
材料四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作为新的商业强国崛起,资本主义加速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材料五
新贵族有贵族的头衔,享有贵族的特权,但其经营方式则是资本主义的,故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范畴。而且,新贵族除来源于进行圈地的旧贵族外,相当多的人原来本是商人,因购买土地及贵族头衔而变成新贵族的。——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经济方面: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2)政治方面: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
(3)阶级方面: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
(4)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推动。
(5)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英国的圈地运动
专制王权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请在此输入标题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年—1688年)
资产阶级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2年—1649年,第一次内战,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1649年—1653年,英吉利共和国成立;
1653年—1659年,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限制国王权力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第四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
第六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保障议会的权力和自由
第八条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第九条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受到弹劾或询问。
第十三条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选举权
言论自由
集会权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人最早发明了宪政制度,它既可以有效地治理人群,又对统治集团加以制约,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英国是世界上最老资格的宪政国家,英国的宪政经验是最具示范意义的。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发挥创造能力。”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
——《英国式道路》钱乘旦
《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
限制了国王权力,确立了议会主权,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完善过程的特点:长期性、曲折性、妥协性、创新性)
统而不治
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国王:虚君,统而不治,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议会:国家的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
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一
英国所关注的是保证北美殖民地供应英国所需要的基本原材料,并消费英国制造的货物……与此同时,殖民地工商业也开始萌芽和成长,造船业成为殖民地的工业龙头……在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商业贸易尤其活跃,波士顿、费城、纽约成为著名的工商业中心。 ——纪录片《世界通史》解说词
材料二
禁止北美人民制造任何纺织品,不允许把当地生产的毛皮制成帽子,
必须先把毛皮出售给英国,在英国制成帽子后再运销到北美。所有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印花税法》
材料三
啊!热爱人类的人们!敢于不仅反对暴政、也反对暴君的人们,站出来吧!旧世界的每一处都有着重重压迫。自由在世界各地受到驱赶……英国对自由发出了离开的警告。
——托马斯·潘恩《常识》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1、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1)经济方面: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方面: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民族意识的高涨
(3)阶级:美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思想方面:启蒙思想的影响
2、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1775年—1783年)
1775年4月,莱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1776年7月,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国诞生。
1781年9月,约克镇大捷,美国独立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1782年11月,英美两国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3、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联邦制原则: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这部宪法使美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央集中了财政、军事、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发挥了保卫国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职能。
宪法第一条第2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
①近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性质)
②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③为美国的稳定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局限:
《1787年宪法》意义:
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4、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巩固——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
(1)背景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关税
西部领土建州
奴隶制
提高
自由州
废除
降低
蓄奴州
维护
一、人性——文艺复兴(14—17世纪,意大利→欧洲各地)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1862年《宅地法》
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5年内战结束
(2)过程
(3)意义:为此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完善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一
凡是美国公民,只要交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宅地法》
材料二
自1863年元旦起,废除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修正案
1
1791年12月15日
信仰、出版、集会、示威自由 2
1791年12月15日
携带武器的自由
3
1791年12月15日
军队不得进入民房 4
1791年12月15日
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
5
1791年12月15日
正当审判程序、一罪不再理、无罪推定、征用私产需赔偿
6
1791年12月15日
刑事案件接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7
1791年12月15日
民事案件接受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8
1791年12月15日
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 9
1791年12月15日
宪法未列明的权利同样受保护
10
1791年12月15日
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
11
1795年2月7日
限制联邦法院对各州的管辖权
12
1804年6月15日
总统选举办法 13
1865年12月6日
废除奴隶制度
14
1868年7月9日
国籍、处罚程序、众议员选举、叛国罪、国债,所有公民享有平等被保护权
15
1870年2月3日
所有公民不得由于肤色、种族的区别或曾被强制劳役(即曾身为奴隶)而受到选举权的限制。(不包括性别)
16
1913年2月3日
国会对所得税的征收权 17
1913年4月8日
代表各州的联邦参议员必须直接选举
18
1919年1月16日
禁止在美国国内制造、运输酒类(后被第21条废止)
19
1920年8月18日
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即赋予女性选举权)
20
1933年1月23日
规定总统任期、国会议事程序
21
1933年12月5日
废除第18条修正案 22
1951年2月27日
总统最多连任一次
23
1961年3月19日
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指派总统选举人的办法
24
1964年1月23日
选举权不受税收限制 25
1967年2月10日
总统与副总统的继任规则
26
1971年7月1日
保护18岁以上公民选举权 27
1992年5月7日
禁止随意改动议员薪酬。
三、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材料一
启蒙运动的故乡法国,直到拿破仑登台后才由一个开明专制君主统治。因而,法国是一个极其无能且不公正,以致统治机构摇摇欲坠地陷于停顿状态的国家。正是政府的这种停顿状态,使野心勃勃、心怀不满的资产阶级有机会成功地夺取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二
教士是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他们都是统治阶级;第三等级主要由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和农民组成,属被统治阶级。前两个等级占总人口的2%,但是,他们拥有约35%的土地,并享有政府保护人的大部分好处。
1、法国大革命背景
①开始:1789年
7月14日,法国爆发大革命;
②原则:《人权宣言》,即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③基本框架:1791年宪法;
④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法典》
2、法国大革命过程
三、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议会
总统
内阁
(立法权)
(行政权)
(行政权)
多数票选出
可在参议院同意的
条件下解散众议院
任命(众议院同意)
负责
参议院
众议院
法国共和制结构示意图
三、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1)经济: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阶级:法国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强大;
(3)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
法国为何走上民主共和之路?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
国家
背景
内容
影响
俄国
意大利
德意志
日本
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等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1871年,德意志统一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使帝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但规定德意志皇帝拥有任命官吏、统率军队、创制法律、决定对外政策、主宰议会等大权。
积极:巩固统一,促进国家发展;
局限: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民族危机
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
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快速发展,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0年统一
1762
卢梭
《社会契约论》
1748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美国
联邦宪法
1787
法国大革命
1789
18世纪中叶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天赋人权
平等
自由
法治
权力制衡……
1689
洛克
《政府论》
光荣革命
1688
付诸实践
政治
理念
1
7
—
1
8
世
纪
不断完善
思考:请从上面材料提取一个主题,并进行论述。
社会形势
时间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趋势是不断上升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