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1-28 12: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夏朝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商朝
(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46年)
周朝
西周
东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春秋
战国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
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命名源于两本重要的著作,“春秋”是孔子编定的《春秋》,“战国”是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1、了解春秋战国起迄年代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础知识。
2、在“战国七雄形势图”上填出七雄的地理位置,训练识图能力。
3、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促进了四川成都地区的农业发展,成为历史上先进的农业经济之一。
4、分析各国变法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 。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商鞅变法是朝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需要。
学习要点
1、春秋为什么会出现大国争霸的局面?
2、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什么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3、 “春秋五霸”是哪五霸?谁首先称霸?春秋末期,长江流域有哪两个诸侯国北上中原争霸?
4、“春秋争霸”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5、 “战国七雄”是哪七雄?看课本33页“战国七雄形势图”,明确七雄的地理位置。
6、春秋和战国各自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周天子地位的变化:
西周时: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东周)春秋时: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
春秋争霸
1、争霸的原因:
周王室的衰微,诸侯的强大
2、春秋争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在位时,
任用管仲为相,进
行改革,使齐国
国富兵强。又提出
“尊王攘夷” 号召,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
第一个霸主!
晋文公名重耳,流亡在
外19年,流亡期间曾受到
楚王热情招待,后在秦国
帮助下回到晋国做了国君。
他比较了解民间疾苦,
做了国君后,整顿内政,
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
强国。
在晋楚城濮之战中,
“退避三舍”,大败楚军。
从此,晋文公成为中原霸
主。
晋楚争霸,持续
百余年战争,双方
互有胜负,到楚庄
王即位时,稳定政
局,发展生产,为
争霸奠定了基础。
接着率兵北上,在
周的直辖区耀武扬
威,并遣使询问
象征王权的九鼎之
轻重,大有取周而
代之的气势。
最后,楚庄王
大败晋军,一时
称霸中原!
夫 差 矛
“越王勾践剑”属青铜剑,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望山楚墓出土。剑全长55.7厘米,宽4.6厘米,剑格(茎和身之间的护手)宽5厘米。剑身中脊(剑身中线突起)起棱,满饰黑色菱形花纹。剑两面铸有几何形图案花纹,正面花纹内嵌蓝色琉璃,背面花纹内嵌绿松石。该剑出土时置于黑色漆木剑鞘内,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毫无锈蚀,刃薄锋利。以20层复印纸试之,一划而破。据《战国策·赵策》记载,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此剑充分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的技艺。
如何看待春秋争霸战争?
这些战争是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而战,
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但是,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春秋初年一百多个诸侯国,缩减为几个大国,形成了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看地图册比较:
战国时期的国家与春秋时期有什么不同?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续用齐的国号)
楚、秦、燕
晋分三家:赵、魏、韩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春秋五霸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齐楚秦燕赵魏韩
(王室衰微,列国并立 )
(诸侯兼并,社会巨变)
春秋
战国
东周
战国七雄
1、战国初年,在各国的变法中最先进行的是哪个国家?收效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2、商鞅变法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商鞅变法废除了哪些旧制度?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经济和军事发展的措施?
3、商鞅变法的结果如何?
4、都江堰修建的原因、时间、地点、主持人、功能、意义各是什么?
秦国商鞅变法
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商鞅变法的原因:
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结论: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强盛的需要。
2、“立木取信”的故事说明商鞅为变法创造了什么样的条件?要想做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什么品质?
取信于民
商鞅舌战群臣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军功
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编户口,定什伍,实行连坐
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奖励耕战
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
经济发展
军队战斗力增强
国富
兵强
建立县制:
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加强中央集权
确立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讨论: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有什么启发?
评价标准:
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位置:
修建时间:
主持修建者:
今四川都江堰市
战国时期
李冰
都江堰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灌溉
分洪
分洪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1.春秋时期,最先成为霸主的是 (  )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2.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是 (  ) A.吴国 B.晋国 C.齐国 D.宋国 3.战国时期,最先进行变法的国家是 (  ) A.齐国 B.魏国 C.晋国 D.楚国 4.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行政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 A.编定户口,实行连坐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5.商鞅后来在秦国惨遭车裂而死,主要是因为 (  ) A.店主怕受“连坐”的处罚而不收留他 B.百姓反对他的变法 C.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反对 D.商鞅是外来“打工者”
随堂检测:
A
C
B
D
C
6.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良田输送汨汨清流。”请你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指的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7.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 (  ) A.黄河流域   B.岷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辽河流域 8.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  ) A.观光旅游 B.防洪灌溉 C.防洪蓄水 D.蓄水防旱
随堂检测:
A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