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等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
2.会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在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整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一致性。
重难点:
1.重点: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难点:能应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
尺子,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预设
一、创设情境
在练习本做口算题,然后和同学交流
1.出示口算题热身
2.导入新课
二、解决问题
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获得数学信息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1、出示例题
(1)分析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标出单位“1”
(2)引导逐步画出线段图
(3)用线段图表示问题
根据对这道题的理解,试做。
2、观察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适时巡视并指导)
尽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1.列出综合算式
2.说计算顺序并说明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即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自主尝试计算
让学生将自己试做的结果板演到黑板上,并指导说明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如果学生不能想到其他的方法,教师要适时引导)
3、鼓励学生将分步解答的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明确运算顺序及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三、尝试计算
1.学生自主计算
2.交流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1.明确: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综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2.完成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
2.交流方法
3.统一答案,学会方法
指导完成练一练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例:略
……
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课后小记:教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等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
?
?2.会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
3.在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分数、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一致性。
教学重点: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知
识
与
技
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设计意图
个性化修改
过程与方法
一、准备练习
???
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24米,还剩多少米彩带?
???
读题,理解题意。
???
生自己解答,并说明算式的意义。
???
揭示课题:如果我们知道,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该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二、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等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
2.会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三、看书46--47页,出示自学指导。(1)根据兔博士的话理解线段图与题的关系(2)聪聪的方法好在哪里(3)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与整数的一样。四、学生自学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2.师:同学们,我们先学习到这儿,老师看到同学们学习的都非常认真,下面利用你学的知识来做一个练习题五、学生试做。师:下面我们来看49页的3题,看我们同学们能不能用你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六、议一议找2名做错的同学上前展示自己的答案学生改错并讲出理由师:分数计算顺序与整数一样,乘法分配率同样适用于分数计算结果一定要约分到最简分数七、当堂训练。1.师:下面,我们就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2.学生做P49页练一练1.2题3.全班交流。八、小测验。1.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棒下面请同学来做今天的测验。我们比一比看谁能得到100分。2.学生做题。3.全班交流,评分
感受生活中数学的有趣性在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分数、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一致性。
旧知引出新知借助线段图,了解数据表示的实际意义,感受线段图表示问题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60×2/5=24(米)
1-2/5=3/5
???
60-24=36(米)
60×3/5=36(米)
???
答:还剩36米彩带。
教学反思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
50~52
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会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等学习分数混合运
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整数、分数混合运算
顺序的一致性。
教学
重点:会正确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能运用
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
难点:正确进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想一想包装生日蛋糕,店里都会用到哪些东西?(生答)
师答:包装生日蛋糕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材料——彩带。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关于彩
带的问题。问题是这样的:
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24米,还剩多少米彩带?
?1.读题,理解题意。?
2.生自己解答,并说明算式的意义。(指名回答)?60-24=?(板书数量关系)
3:如果我们知道,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
,该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
尝试?
出示例题: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还剩多少米彩带??
(1)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画出线段图,指名回答。师讲解。
(2)根据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3)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数量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4)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愿意将你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说,教师板书算式。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先算用了多少米,再用彩带的总长减去用去的长度,求
出剩下的长度。算式:
60×
=24(米)
60-24=36(米)
2)先算还剩这捆彩带的几分之几,再算
60
的
是多少,就
是还剩多少米。算式:1-
=
60×
=36(米)
5
第二种算法如果没有提出,教师作为合作者交流。
师:两种方法都很好!
(6)鼓励学生根据分步计算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谁能根据分步解答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交流时,如果有学生用了综合算式,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师:真不错!
(7)谁来说一说
60—60×
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和每步计算的实际意义.
算式中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
师:那
60×(1-)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1-
师: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生:因为要求还剩下多少米彩带,应该先求出剩下的部分占这捆彩带的几分之几,再乘
60。因为这个算式里有乘法有减法,要想先计算
1-
,必须给它加上小括号。
5
学生表述可能不同,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教师可参照上面的话进行概括。
三、尝试计算。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把你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汇报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
师:谁来说一说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生可能回答(
●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也是先算括号里的。)
师:大家说得对!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跟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60—60×
60×(1-)
=60-24
=60×
=
36
=36
●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
1、先算乘除法,再算
加减法。
2、有括号的也是先算括号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