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小数乘法-包装 北师大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小数乘法-包装 北师大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3 14:2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数学 教材: 四 年级
课题:《包装》 班级:四年级
一、学习化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交流小数乘小数算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与联系。
2、能力目标: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适当的方法,估计小数乘法的运算结果。
3、情感目标:能解决与小数乘法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将结果和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重点: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
三、学习化方法 1、教法。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我创设包装礼物的教学情景,通过谈话引导法进行教学。在讲授中,我注重生活情景与数学知识进行联系起来,把推理和生活情景紧密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谈话引导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考过程中每一个判断的理由和依据,使推理过程变得清晰而有条理。
2、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具体到小数竖式计算。本节课我的学法指导是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获取知识,抓住知识重、难点,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学习,形成知识。
四、学习化策略 情景探索、自主学习策略、 小组合作交流策略、信息演示策略、
五、助学资源包 多媒体课件、硬纸板等等。
六、教与学预设
流程 教师导学设计 学生主体活动
(一)暗示 一、复习旧知识。
1、计算
2.5×0.3= 3.2×0.6=
(学生说说怎么知道积有多少位小数?)
积的小数位数等于第一个乘数小数位数与第二个乘数小数位数之和。先用整数算出积,在点小数点。
2、引入
这节课我们进行小数乘法列竖式计算的学习。

学生会议,说出积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二)导向 二、出示情景,引入课题。
出示“包装”插图,让学生观察图,教师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1、问:同学们,你看看图,三位活泼可爱的同学在干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2、教师板书课题:包装

学生由图初步感知这节课学习的情景。
(三)自学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出示“包装”插图和有关信息内容。
1、 问:同学们,刚才你们发现三位同学在包装礼物,根据老师给出的文字内容,你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数学信息:
包装一个礼品盒需要:
包装纸 0.8米 每米2.6元
彩带 2.4米 每米0.85元

学生由图内容获取数学信息。
板块A
(四)展示 (板块A) 2、问:买包装纸需要多少元?
(1)学生小组讨论估算,写出估算的结果。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2)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找学生板演式子。
(3)课件演示运算过程。
(4)师:观察这道题的竖式,想一想,小数乘小数,该怎么算算?同学们相互交流,汇报结果。
(小结:小数乘小数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向左边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并演示过程。
学生说一说得出结果的过程,初步感知。
板块B
(四)展示 (板块B) 3、问:买彩带需要多少钱?估一估,算一算?
(1)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让两位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2)教师让板演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教师引导强调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学生自由列式,板演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五)运用 四、巩固新知。
尝试计算,与同学进行交流。
(1)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列竖式计算。
0.82×0.03 0.05×0.2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小结。
算法:
①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②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注意:
1、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化简小数。
2、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五、练习巩固。
1、书本41页“练一练”第1题。
(1)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数学信息。
(蛋糕每千克9.5元,买了0.7千克,淘气带了10元。)
(2)进行估算。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教师点名提问,说说怎么估算。
①把9.5看成10,把0.7看成1。
算式:10×1=10(元)
②把0.7看成1 。 算式:9.5×1=9.5(元)
③把9.5看成10 算式:10×0.7=7(元)
(3)计算“售货员应收多少钱?”
(学生自己独立列算式,并且计算出结果。教师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2、书本41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根据题目点出小数点,教师引导学习,计算“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在前面填上‘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3、书本41页“练一练”第3题。
(1)分两组同学完成(一组做一横行)。
(2)让学生观察第一组和第二组有什么不相同,每一组的第二个乘数与1比较,谁大?然后思考积与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你发现什么?
①两个乘数中有一个乘数小于1,那么积就小于另一个乘数;?
②两个乘数中有一个乘数大于1,那么积就大于另一个乘数。
4、书本41页第4题,比较大小。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运用第3题结论进行估算。
5、书本41页“练一练”第5题。
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在计算,汇报结果。
6、书本41页“练一练”第6题。
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板演竖式计算,全班齐读竖式。
学生整体获取知识计算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学生分成两组。
小组讨论,获取结论。
学生游戏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演示结果。
(六)评价 六、复习小结。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①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②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注意:
1、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化简小数。
2、如果成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学生齐读,小结。
附: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①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②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注意:
1、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化简小数。
2、如果成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后反思:
课堂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