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 日本教学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第一节 日本教学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1-28 15:2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第一节 日本教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日本的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掌握日本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
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
教学重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自然地理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归纳总结等
教学准备:1、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1:出示一组日本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图中的服装是哪个国家的特色?(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日本是我们邻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
方案2:“东亚岛国”部分可有学生读图引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东亚岛国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P66图文资料及P66“活动”,解决以下问题:
(1)说出日本的位置。
(2)在图中指出日本领土有哪几个大岛组成?其中哪一个岛屿面积最大?
(3)日本主要是什么族?通用语言是什么语?
(4)完成活动3的表格。
2、小组交流
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教师点拨:
请同学们计算出日本的人口密度约为中国的2.5倍,从而得出“人稠”的答案;至于对“地狭”的认识,可采取计算中国领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多而获得。
探究结论: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二)学习任务二:多山的地形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P67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回顾“六大板块示意图”,说出日本位于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处?
(2)日本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在地图上指出本国最大的平原。
(3)阅读材料,了解富士山的概况。
(4)探讨一下日本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的由来。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任务三:温湿的气候
1、自主学习
1、日本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拥有 带和 带 气候。
2、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降水量
东京 3.7 25.1 1610毫米
北京 — 4.7 26.1 636毫米
(1)气温:冬季,东京比北京 (冷还是暖),夏季呢?
纬度位置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
东京 36 °N 3.7° 25.1° 21.4° 1610mm
北京 40 ° N -4.7° 26.1° 30.8° 636mm
(2)降水量:东京比北京 (多还是少)。
总结: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的季风气候的特点,冬季较为 夏季较为 ,降水比较
2、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1、日本的河流特点以及原因。
教师点拨:
1、影响河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气候。
探究结论:
多山,降水又较多,使的河流短促,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假如在下列地点发生地震,你如何逃生?
(1)在家中
(2)在学校
(3)在路上
(4)在商场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国家地理的学习,一般从自然地理和人文经济两方面来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的自然地理。在学习气候时采用了对比方法,在学习地形时,采用了图表分析法,综合法等,这些方法在以后学习国家时经常用到。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能力训练P73
1、基本巩固1、2、3、4、5、6、9、10、11、18、19
2、综合运用:6
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 日本
1、群岛国家,多港湾
2、多山,多火山、地震
3、海洋性季风气候
六、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较好、一般): 。
我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
我学会的主要方法: 。
我的疑难问题是: 。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