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一、选择题
1、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个阶段。
A、4
B、5
C、6
D、7
2、下列(
)不属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A、以计算机为核心
B、以互联网为核心
C、以电信网为核心
D、以数据为核心
3、下列(
?)不属于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
A、通信技术??
?
B、微电子技术???
C、大规模生产技术????
D、计算机技术
4、在(
)应用中,主要采用了信息技术的传感技术。
A、光纤通信
B、文字识别???
?C、机器人灭火?
??D、科学计算
5、手机的触摸屏属于信息技术中的哪个领域(
)。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技术
C、传感技术??????D、微电子技术
6、下列有关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描述不准确的是(?
?)。
A、网络化???
?B、多媒体化?
??C、智能化???
?
D、拟人化?
7、飞行员在实际驾驶之前,都要经过一个模拟训练,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与实际操作非常相似的环境,这体现了信息技术的(??
?)发展趋势。?
A、网络化
?B、智能化??
?C、多元化??
?D、虚拟化
8、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通常人们认为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
??)信息技术革命。?
A、第2次??
B、第4次?
?C、第3次?
?D、第1次?
9、第五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是(??
?)。
A、语言的使用??
B、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C、文字的创造??
D、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10、目前互联网主要采用核心协议是(
)。
A、OSI
B、ISO
C、IEEE
D、TCP/IP
二、判断题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多媒体化、网络化、多元化、智能化、虚拟化。(
)
2、纳米技术属于信息技术应用。(
)
3、计算机网络是由许多计算机组成的,要实现网络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必须要做两件事,记录数据传输目的地址和保证数据迅速可靠传输的措施。(
)
4、互联网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
)
5、大数据其实就是海量资料巨量资料,这些巨量资料来源于世界各地随时产生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任何微小的数据都可能产生不可思议的价值。(
)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C
C
D
D
C
B
D
解析:
1、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语言的产生和应用;文字的发明和使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
2、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
3、大规模生产技术不属于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
4、机器人灭火主要采用了信息技术的传感技术。
5、手机的触摸屏属于信息技术中的传感技术。
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多媒体化、网络化、多元化、智能化、虚拟化。
7、飞行员在实际驾驶之前,都要经过一个模拟训练,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个与实际操作非常相似的环境,这体现了信息技术的虚拟化发展趋势。?
8、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3次信息技术革命。?
9、第五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10、互联网目前主要采用的是TCP/IP协议族。。
二、判断题
1
2
3
4
5
√
×
√
×
√
解析: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多媒体化、网络化、多元化、智能化、虚拟化。
2、纳米技术不属于信息技术应用。
3、计算机网络是由许多计算机组成的,要实现网络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必须要做两件事,记录数据传输目的地址和保证数据迅速可靠传输的措施。
4、万维网: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
5、大数据其实就是海量资料巨量资料,这些巨量资料来源于世界各地随时产生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任何微小的数据都可能产生不可思议的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1.2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2
新知导入
本节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2、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新知讲解
1.2.1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新知导入
思考: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的产生和应用
语言
新知导入
文字
的发明和使用
草莓
西红柿
西瓜
向日葵
新知导入
太硬
太沉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它结束了人们单纯靠手抄、篆刻文献的时代,它使得知识可以大量生产、存储和流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新知导入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新知导入
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
新知讲解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以计算机为核心
以互联网为核心
以数据
为核心
新知讲解
1、以计算机为核心
代表
时间
特点
ENIAC
1946年
用电子线路实现运算,微处理器的发明
电子计算机+局域网
20世纪70年代末
分布计算、资源共享
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
目前
微型化、大众化
PS:关于计算机发展的具体内容会在第2.3章节详细讲解。
新知讲解
2、以互联网为核心
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新知讲解
2、以互联网为核心
计算机网络是由许多计算机组成的,要实现网络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必须要做两件事,记录数据传输目的地址和保证数据迅速可靠传输的措施,这是因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丢失或传错,Internet使用一种专门的计算机语言(协议),以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地到达指定的目的地。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TCP/IP协议族。
新知讲解
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三者的关系:
互联网:指由若干电子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
因特网: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万维网: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
简单的理解就是:上因特网,看万维网,用互联网。
新知讲解
3、以数据为核心
很多人还没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来了;我们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又来了!
——马云
新知讲解
3、以数据为核心
大数据其实就是海量资料巨量资料,这些巨量资料来源于世界各地随时产生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任何微小的数据都可能产生不可思议的价值。
大数据渗透于各行各业,它在广告行业、制造行业、旅游行业、体育行业、农业、新能源、汽车行业都有不俗的表现,相信大数据在未来会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课堂练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所处理的内容、所依赖的设备设施均具有阶段性特征,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提炼,填写下表。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处理内容
设备设施
以计算机为核心
数据的运算
计算机+局域网
以互联网为核心
数据传输、存储加工
许多计算机组成广域网
以数据为核心
数据挖掘、发现有价值数据
云计算
新知讲解
1.2.2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新知讲解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新知讲解
1、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不是信息各个分支技术的纵向升级,而是将信息技术横向渗透,融合制造、金融等其他行业,信息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将从产品技术转向服务技术。
以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要目标的“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
新知讲解
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对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新知讲解
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云计算将服务器集中在云计算中心,统一调配计算和存储资源,尽量满足更多用户需求并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新知讲解
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始终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的前言,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功能。
新知讲解
2、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现在更多的自然用户界面,将机器与计算机更加紧密地和生活、工作、学习情景融合。
未来的人机触觉控制,正在创建科学探究的新领域。
新知讲解
(1)体感技术:
是指在于人们可以很直接地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装置或环境互动,而无需使用任何复杂的控制设备,便可让人们身历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的一种技术。
穿戴式智能手环
新知讲解
(2)虚拟现实技术VR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由计算机生成交互式仿真情景的人工世界。人们戴上特殊的头盔和数据手套,可以和人工世界的仿真情景进行交互。多媒体计算机和仿真技术,使人们置身于虚拟实景世界中,获得亲身体验的知识。
新知讲解
(3)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能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随着随身电子产品运算能力的提升,增强现实技术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
推荐电影:少数派报告
、复仇者联盟、钢铁侠
新知讲解
AR技术不仅在与VR技术相类似的应用领域,诸如尖端武器、飞行器的研制与开发、数据模型的可视化、虚拟训练、娱乐与艺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由于其具有能够对真实环境进行增强显示输出的特性,在医疗研究与解剖训练、精密仪器制造和维修、军用飞机导航、工程设计和远程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比VR技术更加明显的优势。
新知讲解
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微电子和纳米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使得电子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性能得到提高。
3D技术
彻底改传统制造方式,为制造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包括3D打印、3D相机、3D游戏等。3D打印的应用领域涵盖了医疗、教育、玩具、汽车、航天航空、建筑设计等领域。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计算
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转化呈现,用户以比原本组态更好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资源。是以虚拟化、网络、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为核心的一种计算平台、存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共享管理技术,已成为IT部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信技术
通信传输也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不断发展。
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新知讲解
传感器:能够自动检测信息并传输的设备。
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从仿生学观点看,计算机比作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通信系统比作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也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
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
新知讲解
信息技术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人性化,即信息技术越来越符合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从这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呈现以下特点:
(1)越来越友善的人机界面。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