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 面积 》第2课时 面积单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 面积 》第2课时 面积单位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3 11:2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知道它们实际的大小。2.初步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3.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归纳、整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情境演示,完成对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认识。难点:1.体会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2.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纸张、直尺、边长为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操作导入
1.教师为学生准备大小不同的纸张,学生代表抽出面积不同的三张纸。2.引导学生说出这三张纸面积的大小。3.师:大家想知道这三张纸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吗?到底相差多少吗?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比较一下。(小组动手操作,测量比较,教师巡视课堂并指导)
4.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我们在测量它们面积大小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图形测量比较准确呢?5.指出:正方形,因为正方形在排列的时候空隙比较少,而圆形在排列的时候空隙较大,所以用正方形测量比较准确。6.小结:如果把一个格子看作一个面积单位,那么只有统一了面积单位才能更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板书课题:面积单位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书上量数学书面积的情境图。提问:淘气和笑笑得出的结论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他们用的格子不一样大)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三个面积单位,学完之后你们就会比较两本数学书的大小了。2.认识1平方厘米。(1)操作:拿出1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它的边长。(2)揭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记作1cm2。(3)交流: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4)活动1:同桌合作,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个面积为6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
二、探究新知(续)
活动2:再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3.认识1平方分米。(1)操作: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2)提问:通过操作,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会说: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量这么大的桌面,太麻烦了。(3)教师出示边长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揭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记作1dm2。(4)活动:让学生用手比画一下,1平方分米大约有多大?(5)交流: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6)操作:请同学们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大小。(7)师:在用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测量数学书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8)指出:度量稍大图形的面积,一般用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4.认识1平方米。(1)讨论:如果要测量操场的面积有多大,应该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2)指出:度量更大的面积,通常用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也就是面积1平方米作单位,1平方米记作1m2。(3)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表面接近1平方米?(4)估算:你能估算一下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吗?5.做一做,说一说。出示课本上的四幅图片。师:这些面积有多大?说一说,做一做。学生在小组内操作,感受面积的大小。
三、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1题。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读题,其他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说说自己是否同意笑笑的观点以及原因,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点评。教师小结:笑笑的说法不对。如果淘气手里的每个小方格和笑笑手里的每个小方格一样大,那么笑笑手里的纸的面积一定比淘气手里的大。如果淘气手里的每个小方格和笑笑手里的每个小方格不一样大,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2.完成“练一练”第2题。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然后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画的方法,最后师生交流。3.完成“练一练”第3题。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分别做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当作面积单位,用它们量一量教室中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在现实中感受面积单位的大小。4.完成“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填空,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面积单位,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2.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仔细思考,一定能用你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2课时  面积单位测量时要统一面积单位记作:厘米2(cm2)  分米2(dm2)  米2(m2)读作: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