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通过观察图片,材料分析,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蒙古建立的过程通过故事介绍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成吉思汗能够统一蒙古
2、蒙古军灭亡夏、金、南宋:蒙古的发展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通过图示法动态演示蒙古对外战争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蒙古灭掉各政权的先后顺序
3、知道元朝的统一:元朝统一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材料分析、史料介绍等使学生一分为二的看待元朝统一,用图片对比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元朝统一的意义。
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一方面结束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基本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另一方面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元明清500多年来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重点课,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建立元朝的过程,涉及到部分元朝的政治史内容。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人物,继而忽必烈又建立元朝,在政治经济方面很有建树,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就教材的地位来说,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就章节联系而言,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一方面结束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基本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另一方面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元明清500多年来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 元朝的建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3、 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金庸经典著作及火锅来历等小故事,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个学期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生兴,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是一所县级学校,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般,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圳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学生已经学习了辽宋夏金的政权更替,有了一定的背景础知识作为铺垫。
在历史课堂中,学生容易出现疲意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所以,本课设计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分步性,以及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来临其境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深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影响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3分钟)
师:上课前,我先进行一个小调查,咱们班喜欢武侠电视剧的同学请举手?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金庸的一部经典《射雕英雄传的片头曲》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金老的这部《射雕英雄传》讲述了两位射雕英雄,一位是从武侠意义上讲的也就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郭靖,另一位就是与我们今天的课程有关成吉思汗,从视频中出现多个草原骑兵争战的镜头可以得看出成吉思汗是哪个民族?
生:蒙古
师: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来了解蒙古是如何从一个部落一步步走向统一,又是如何建立政权统一天下的。
【设计意图】:通过经典视频再加上老师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目标 ,明确任务:(约2分钟)
课件出示: 【导读】学习目标
目标1.通过分析史料 观察图示:掌握蒙古的兴起及统一的过程,了解蒙古如何灭西夏和金。
目标2.通过材料分析 故事讲解:掌握元朝建立到统一的史实及历史意义,了解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的情况。
目标3.通过对比史实分析:学会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学习目标的同时,可以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和学习知识的途径,让学生对本课有初步的了解,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内容。
师:明确了学习目标,我们就向着目标前进吧。
(三)、分散目标 ,逐步推进:(约25分钟)
第一篇章: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导读目标】屏幕展示目标1的内容,提出学习要求。
【导议】阅读课本47-48页内容,结合图片回答问题,注意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2.12世纪时蒙古草原出现什么局面? 3.这一局面后来是如何改变的?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47-48页内容,观察四幅图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在学生间巡视,即时提问,以便发现问题。然后,根据自主学习内容,设计3个问题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教师在交流中恰当的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师:说到蒙古族,谁能说一下你对蒙古有哪些印象? 生:……
课件出示:滚动播放不同的蒙古元素,引出问题: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学会比较分析。 过渡语:那么最初的蒙古草原上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像图片中这样的悠然自得呢?
课件出示史料:《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引出问题:这段材料反映了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什么局面?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课本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过渡语:在当时的蒙古民间还有这样的一首歌: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假如你是当时的牧民你的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生:和平 课件出示史料:
多年的纷争使人们盼望草原统一,年幼时的铁木真,因父亲在部落的纷争中离世,童年的磨难练就了铁木真坚强的意志和机敏的胆识,使他具备了领导能力,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多年逐一打败草原上各大势力。
引出问题:为什么铁木真能统一蒙古各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语: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起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第二篇章: 蒙古灭西夏和金
【导读目标】屏幕展示目标1的内容,提出学习要求。
【导议】复习37-40页 阅读课本48页内容,回答问题,注意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巩固:金、辽、西夏、南宋、北宋五个政权之间的关系 1.了解蒙古对外战争的经过,找出蒙古依次灭掉的那些政权? 2.与哪一政权处于对峙局面?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37-48内容,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在学生间巡视,即时提问,以便发现问题。然后,根据自主学习内容,设计3个问题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件引导:图示蒙古对外战争的过程
材料介绍: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去世后,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
【导练】教师提问:成吉思汗遗言“借道宋境 进攻金朝”为什么可以借道宋境? 教师提示:从南宋与金的关系上考虑。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计及元朝对外战争地图,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语:相关史实的介绍
第三篇章: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导读目标】屏幕展示目标2的内容,提出学习要求。
【导议】阅读课本49页内容 结合图片,回答问题,注意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谁继承了蒙古国汗位? 2.他的治国方略是什么?
3.元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及建立者? 4.列举出抗元的著名将领? 5.元朝统一的全国的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49页内容,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在学生间巡视,即时提问,以便发现问题。然后,根据自主学习内容,设计3个问题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件引导: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当时的大臣,你会建议忽必烈如何做? 课件出示材料:他是如何调整政策稳固统治的呢?
材料一 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学,“圣度优宏,开白炳,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
材料二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世祖 材料三 1264年,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定都燕京(今北京地区), 设中书、行中书省以理朝政,建议取《易经》中“大哉乾元”的寓意,将国名更名为“大元”。忽必烈言听计从,下诏改 “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定燕京为“中都”,令刘秉忠赴燕京规划营建。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导练】教师提问: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汉法,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教师提示:从民族差异上来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之前的知识分析当时的社会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课件出示材料:
1274年,忽必烈下令20万元兵沿长江东下,南宋将领或纷纷投降,或望风而逃,到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气数已尽。
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他严词拒绝,从容就义,年仅47岁。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学习文天祥怎样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领读,亲自体会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天祥的大义凛然的精神。 课件出示图片:比较唐朝与元朝地域图,分析元统一全国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观察,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元朝疆域的辽阔。
(三)、知识整合,合作探究:(约5分钟)
【导读目标】屏幕展示目标3的内容,提出学习要求。 【导议】小组全作
探究1:元的统一是我国封建社会在结束大分裂之后的第几次大统一? 教师提示:政权建立之前处分散的几个国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点? 教师提示:从建立的政权的民族来分析
探究2:元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文天祥组织了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
佩,这是为什么?
教师提示: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四)、课堂回顾,回归目标:(约5分钟)
课堂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总结三要点
记住三个三: 三个时间: 1206年、1271年、1276年
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完成统一
三个人物:成吉思汗 忽必烈 文天祥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知识结构图的形式回顾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收获盘点,夯实基础。既能够带领学生回顾一遍这节课所学知识,又能够理清线索,利于整节课知识的整合和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情感升华:(约5分钟)
情感升华,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纵观古今中外,也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从未间断,让我们在敬仰伟大的历史人物,汲取历史经验的同时,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现代化的今天做出更大的贡献。
【板书设计】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的建立
设计意图:突出本课的知识结构脉络,对学习内容起到小结和构建立体知识网络的作用。便于学生抓要领,掌握学习内容的层次和结构,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战争史的方法。
【效果分析】
本节课用经典武侠电视剧导入加上老师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 学生集体大声朗读学习目标的同时,可以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和学习知识的途径,让学生对本课有初步的了解,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
第一幕: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 学生对蒙古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图片的提示,让学生对蒙古族的
生活习惯进行自主总结,培养学生观察图片信息整理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材料简单的材料,学生能够分析出当时蒙古族的生活状态,
教师通过民族的朗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能很自然的感受到当时牧民想要和平,想要统一的心愿。 3、 设计简单的问题,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通过学生举手人数来
看不是很理想,教师给学生5秒钟的时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举手的同学明显增多也更自信。 4、 学生通过教师介绍的小材料分析为什么铁木真能统一蒙古各部?
此问题增加了难度但,学生可以通过材料总结出来,加上教师的提示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在只有个别学生举手的情况下,教师让同桌交流,这样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后进行交流,一方面对自己的肯定,另一方面听听别的人想法,从而进行更深的思考。 5、 在处理成吉思汗巩固措施方面,由于课本上在相关史事内容,所以没有做更多的分析,但是给学生简单的提示,让学生能够自主分层理解各方面具体的内容。
第二幕:蒙古灭西夏和金 1、 第8课政权并立,学生已经学习过各政权的关系,在问题的处理上简单的做西辽和吐蕃、大理部分的介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课本上有成吉思汗陵墓内的马鞍图片,所以在灭西夏后简单介绍了成吉思汗的陵墓,扩充了学生对成吉思汗的了解。 3、 本节课故事性较强加上课本相关史实部分提到了蒙哥,所以为了事件的完整性,成吉思汗去世后对之后的汗位做了简单介绍,同时利用成吉思汗的遗言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了南宁和金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时空的贯穿。 4、 用图示一步步出示蒙古对外的扩张,让学生更明确蒙古的扩张路线,对蒙古统一的过程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三幕:元朝的统一 1、 本校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加之课前预习,元朝的建立者不需多做介绍,但元朝建立后的稳固统治的措施是本节课的难点,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材料的分析有困难,所以在这里一边用材料引导理解之外,对材料还做了一定的处理,学生大多能从材料中找到与课本知识点相同的关键词,帮助他们分析,在学生拿捏不准的时候让学生同桌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在本环节中难点加重,也设计了更深层理解的问题: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汉法,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学生理解不了时,教师进行提示并同桌交流,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3、 课堂进行中学生积极性不如之前高潮,在这里设计了涮羊肉与忽必烈的传说。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4、 通过让学生领读材料使学生亲身体会当时元军进攻给南宋的百姓带来的灾难,从而引导学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问题。 5、 通过让学生齐声朗读熟悉的文天祥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到文天祥大义凛然的爱国精神,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元朝的统一和文天祥的抗元的史实。 6、 通过唐朝与元朝疆域图的对比,让学生观察区域的不同,分析唐朝时不及元朝更统一,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元朝统一的意义。 7、 探究小组讨论元朝是历史发展的第几次统一,再从几次统一中分析元统一的不同之处,学生积极性高涨。
最后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回顾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收获盘点,夯实基础。既能够带领学生回顾一遍这节课所学知识,又能够理清线索,利于整节课知识的整合和拓展延伸。
本节课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能交流理解的老师不讲,课堂时间多留给学生思考。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观察图片、总结问题能力。
【观评记录】
周老师: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无论是在评价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等历史人物,还是在归纳描述元朝统一后的措施,均是由学生自己自主讨论完成,这样,每个学生都成为了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避免了只有部分学生活动,大部分学生成为观众的不足。
张老师: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及提高。小组合作讨论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各个小组都能讨论各自属于自己组讨论的问题,每个成员都很认真、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在提高。部分学生能提前预习并积极地参与 到教学中来,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 扬。
在小组合作后展示的环节中,其实可以再给学生5分钟展示的赶时间,这样学生展示 的内容也更全面和更到位。要不让你感觉到学生其实还在举着手还想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老师把这个问题终止 了。
陈老师: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层次清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点评,思路清晰,内容简明扼要,学生通过讨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教师能为淡定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这也是这一堂课最大,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