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2 09:4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结合现今“一路一带”进行对比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的“一带一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宋元时期突出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中外交通,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中外经济、文化与科技的交流。宋元时期,
学情分析: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为代表的科技成就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使得宋元时期的陆路和海陆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促进了这些科技成就的对外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初中历史课学习,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宋朝以前的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争取让学生对本课即将学习的宋元文化成就有笼络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以利于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四大发明的影响。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图册、相关多媒体、磁铁、针、草棍儿等器材 教学资源:指南针的演变 活字印刷术 沈括 火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逢盛大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炮竹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同学们有没有亲眼看过这么漂亮的烟花?那么,大家知道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吗?(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项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我们今天要学习探究的主题是------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讲授新课】
一:活字印刷术
1. 介绍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费工费时,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读教材,抢答正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人们才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发明了______。 活字印刷术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物是谁? 毕昇。
4、活字印刷术有哪几道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四道工序
强调单字必须是反字,并按韵母分类装;排版时用松脂、蜡和纸灰铺底,便于熔化,固定活字;拆版时,熔化松脂、蜡,把活字拆下,分类还原,以备再用。由此可见:活字印刷术的字是活的,可以重复使用的;版是活的,可排可拆,既经济又省时。活字印刷把印刷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注意:活字是反刻的,想想字怎样才能反刻呢? 用正写的透明字纸反贴在胶泥上。
科学是无止境的,你发现毕升发明的陶活字有什么缺点吗? 陶活字易碎,吸墨性不强。 5、活字材料的改进 为克服不足,活字材料出现了木、锡、铜,直到近代才广泛使用耐磨损、清晰度高的铅活字。而今天的印刷业已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同学们能举个例子吗?(如电脑排版、激光照排、高速印刷机等,印出的日报、晚报让我们及时了解时事新闻等)
科学是无止境的,宋元时期的印刷术还有哪些发明呢? 6、套色印刷和转轮排字
套色印刷是最早的彩色印刷,一种颜色需一块版,几种颜色就需制作几块版套着印刷,工艺要求相当高。我国最早的套色印刷品是在山西应县木塔内发现的辽代红、黄、蓝三色佛像版面。转轮排字是元朝科学家王祯发明的,它的好处。(大大减轻了排字工人的劳动强度,坐着就可以挑字,不必走来走去,而且提高了排字速度。)
7.活字印刷术的传播方向?
二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一)指南针 1.图片展示 2.介绍司南发明的相关知识。
指南针的发明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古代中国人一千多年的探索。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发现了磁石有指极的特性,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观察教材中的《汉朝司南》模型图,找出司南的缺点。指出:由于司南体积大、不易磨制、磁性小、转动不灵活等局限性,没能广泛使用。 3.问题:发明指南针的原理及其应用
经过长期实践和努力研制,聪明的中国人终于在北宋发明了一种新的人工磁化法,这就是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钢针就磁化为指南针。这种磁针磁性大,使用方便,因此得以广泛使用。直到19世纪现代电磁铁出现以前,多种多样的磁性指南仪器都是以这种磁针为主体,只是在磁针的形状和装置方法上有些变化。 北宋末年开始运用于航海。 4.回答问题:指南针的传播和影响
(1)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2)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二)火药
1.图片展示展示中国自制自行火炮图片)
2.(多媒体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空 发明时期 唐朝
应用 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传播 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其意义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近代思想家 培根 1、传播
世界五大洲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传入的。如欧洲就主要是通过阿拉伯人间接传入的。 2、意义
(1)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2)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3)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4)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三 、发达的中外交通
1.读教材讨论宋元时代交通发达的原因
(宋元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3.讨论宋元时代海外交通的路线
(1)陆路: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
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2)海陆: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到鼎盛时期。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等等,都是宋元时期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通过综合题目的设计培养学生归纳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