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托物言志(寓意)类文言文对比练习
篇目
《陋室铭》《爱莲说》《马说》
相同点
①都间接表达文章主旨;②对文中事物进行详细、生动地描述;③作者展开丰富联想,借议论的方式,或表达个人志向、或反映社会现实;④中心主旨深刻、富于内涵。
不同点
内容
《陋室铭》:从“环境优美”“交往不俗”“生活高雅”三个方面体现“陋室不陋”,并象征了陋室主人心境澄澈、志向高远、高尚的生活追求。
《爱莲说》:从莲花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品性”四方面阐释了“独爱莲”的原因,并象征了君子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馨”“洁身自好”。
《马说》:从千里马在“环境”“待遇”“情志”三方面的遭遇象征人才“无自己发展的合适舞台”“无赏识自己的明君”“无人理解自己内心的苦闷”。
表现
手法
托物
言志
《陋室铭》:借给自己的陋室作铭,表达一种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怀。
《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正直高尚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托物
寓意
《马说》:借千里马遭受屈辱,比喻奇才异能之士沉沦下僚,慨叹封建统治者不能对其加以识别和任用。
语言
《陋室铭》:用词精炼,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上”一“入”,精炼准确且生动形象,使用对偶的修辞使句子更工整、优美、音韵和谐。
《爱莲说》:用词精当,“不染”“不妖”“香远益清”“宜乎众矣”等词的使用,既精炼又含蓄;在一百多字的短文中,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多种修辞、衬托贯穿全篇,用菊花正衬莲花,用牡丹反衬莲花,用爱菊之人和爱牡丹之人衬托自己,使主题更加突出、深刻,将莲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莲花的品质。
《马说》:全篇语句多用否定和反问语气。使用否定词表达了对食马者的批评和谴责;使用反问语气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不能知人善任的讽刺。
《陋室铭》与《爱莲说》对比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玢)
(1)淡笑有鸿儒(2)花之隐逸者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
5.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马说》阅读精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埋没)B.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
C.执策而临之(面对)D.策之不以其道(鞭子)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以策之不以其道(2)之虽有千里之能
属予作文以记之渔人甚异之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相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
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2.《马说》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者”“不只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第三段,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3.〈〈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指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问句(?)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12.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与“食之不能尽其材”中“食”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食不饱,力不足
D.一箪食,一豆羹
13.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068
字词
意思
例句
译句
骈死
并列而死
骈死于槽
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
同死在马厩里
安
道
202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托物言志(寓意)类文言文对比练习
篇目
《陋室铭》《爱莲说》《马说》
相同点
①都间接表达文章主旨;②对文中事物进行详细、生动地描述;③作者展开丰富联想,借议论的方式,或表达个人志向、或反映社会现实;④中心主旨深刻、富于内涵。
不同点
内容
《陋室铭》:从“环境优美”“交往不俗”“生活高雅”三个方面体现“陋室不陋”,并象征了陋室主人心境澄澈、志向高远、高尚的生活追求。
《爱莲说》:从莲花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品性”四方面阐释了“独爱莲”的原因,并象征了君子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馨”“洁身自好”。
《马说》:从千里马在“环境”“待遇”“情志”三方面的遭遇象征人才“无自己发展的合适舞台”“无赏识自己的明君”“无人理解自己内心的苦闷”。
表现
手法
托物
言志
《陋室铭》:借给自己的陋室作铭,表达一种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怀。
《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正直高尚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托物
寓意
《马说》:借千里马遭受屈辱,比喻奇才异能之士沉沦下僚,慨叹封建统治者不能对其加以识别和任用。
语言
《陋室铭》:用词精炼,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上”一“入”,精炼准确且生动形象,使用对偶的修辞使句子更工整、优美、音韵和谐。
《爱莲说》:用词精当,“不染”“不妖”“香远益清”“宜乎众矣”等词的使用,既精炼又含蓄;在一百多字的短文中,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多种修辞、衬托贯穿全篇,用菊花正衬莲花,用牡丹反衬莲花,用爱菊之人和爱牡丹之人衬托自己,使主题更加突出、深刻,将莲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莲花的品质。
《马说》:全篇语句多用否定和反问语气。使用否定词表达了对食马者的批评和谴责;使用反问语气表达了作者对统治阶级不能知人善任的讽刺。
《陋室铭》与《爱莲说》对比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玢)
(1)淡笑有鸿儒(2)花之隐逸者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
5.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1)大学问家非常有学问的人(2)隐藏2、C
3、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4、托物言志对莲花的赞美
5、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乙文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马说》阅读精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埋没)B.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
C.执策而临之(面对)D.策之不以其道(鞭子)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以策之不以其道(2)之虽有千里之能
属予作文以记之渔人甚异之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相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
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答案:
1.D 8.A 9.C 10.A
2.《马说》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者”“不只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参照第三段,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3.〈〈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指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问句(?)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
2.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以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
3.同意用句号,问而后答,一锤定音。也可同意用问号,即把最后两句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呢?发人深思,余味无穷。
12.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与“食之不能尽其材”中“食”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食不饱,力不足
D.一箪食,一豆羹
13.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068
字词
意思
例句
译句
骈死
并列而死
骈死于槽
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
同死在马厩里
安
道
答案:12.B 13.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068
字词
意思
例句
译句
骈死
并列而死
骈死于槽
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
同死在马厩里
安
怎么,哪里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道
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