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为人民服务
部编版
六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印象中为人民服务是怎样的?说说身边为人民服务的人。
新知导入
……
两弹元勋
邓稼先
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新知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主席的一篇演讲稿。
——《为人民服务》
新知导入
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来,这就是演讲。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稿或演讲词。
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明,也不排斥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楚不繁杂。
文体简介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
体裁:议论文(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
议论文知识:
1,针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立场态度,主张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
文体简介
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的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下午一点多,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写作背景
张思德(1915—1944):1915年出生于四川仪陇。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11月为中共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年9月,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人物简介
1、毛主席为什么会做这篇演讲?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思考
2、本文是围绕着什么中心来讲的?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为人民服务”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2)
正确对待批评(3)
不怕牺牲
团结起来
(4)
思考
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默读课文,说一说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学习
司马迁
李鼎铭
炊事员
送葬
彻底
泰山
鸿毛
压迫
批评
目标
牺牲
追悼
qiān
chuī
zànɡ
chè
tài
pò
pī
biāo
xī
迁
炊
葬
彻
泰
迫
标
牺
批
课文学习
我会写
葬
彻
迁
泰
迫
批
标
牺
炊
不要多写一横
不是“水”
课文学习
葬
zànɡ
结构:上中下
部首:艹
书写指导:中间的“死”写得扁一些,下方
的“廾”第二笔是撇不是竖。
课文学习
多音字
bō
(
)
bāo(
)
剥
门上的油漆剥(bō)落了,就像被剥(bāo)皮了似的。
剥落
剥皮
课文学习
多音字
xuē
(
)
xiāo(
)
削
这个身材瘦削(xuē)的女孩竟然吃了三大碗刀削(xiāo)面!
瘦削
刀削面
课文学习
沉痛地怀念(死者)。(
)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鸿雁的毛,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
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
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追悼
词语解释
课文学习
朗读课文,全文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1
2
3
4
5
“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
如何对待“死”
如何对待批评
如何对待困难
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课文学习
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在进一步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完全为着解放人民,彻底地为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利益工作
课文学习
作者是如何阐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的?
作者在第1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2—5自然段具体阐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
课文学习
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第2自然段);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不怕别人的批评(第3自然段);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责任克服困难,解救正在受难的中国人民(第4自然段);因为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要为那些为了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开追悼会(第5自然段)。
课文学习
下列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不能。“完全”“彻底”这两个词不仅体现了用语的严谨,也是毛泽东同志作为领袖向全党全军树立的高标,更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课文学习
朗读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是先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论证自己的观点,接着具体说明了两种不同“死”的意义,最后列举张思德同志的例子,论证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的观点。
课文学习
下面的句子中,“为……而死”和“替……去死”在意味上有什么不同?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课文学习
“为……而死”和“替……去死”,虽然句子的形式区别不大,但感彩有天壤之别,前一句用“为……而死”极力颂扬为人民利益而死的行为;后一句用“替……去死”表现出极为憎恶的感情。
课文学习
朗读第3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
)照你的办。
因为
就
所以
都行
只要
不管
就
就
思考:可以删去这些关联词吗?哪一种说法更有说服力?
课文学习
关联词不可以删去。恰当的关联词的使用可以让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严密,更有说服力。
课文学习
讨论:能否将这些句子的顺序打乱?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②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课文学习
不能。这四个句子都是紧扣“不怕批评”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第①句指出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第②句指出不怕任何人批评;第③句指出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第④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内容越来越具体,逐渐深入地阐明了正确对待批评的问题。
课文学习
朗读第4自然段,革命事业充满了各种挑战与困难,课文中提到的困难有哪些?
困难
人口多
根据地小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课文学习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成绩
光明
勇气
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课文学习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互相
互相
互相
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课文学习
从“不过”一词引出的论述内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课文学习
“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饱含感情,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同志生命的珍视和尊重,并且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从中能体会到毛泽东同志对革命同志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的殷切期望。
课文学习
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寄托哀思
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课文学习
说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名言的理解。思考:为什么同样是死,有的就重于泰山,有的就轻于鸿毛?
结合“阅读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以及《十六年前的回忆》,说一说谁的死“重于泰山”,谁的死“轻于鸿毛”。
课文学习
提出观点: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献身为革命
一切为人民
具体论证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坚持好的
改正错的
不怕牺牲
努力奋斗
得出结论:寄托哀思
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结构梳理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
课堂小结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