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级 学 科 课 题 课 型 课 时 时 间
数学 乘除法的关系 新授课 1课时
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图涉及的每个内容,都是本单元将要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在后面学习中会一一出现。例1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引出问题,通过学生观察算式、发现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目标 1、在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发现乘与除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过程,并有成功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3、能运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 难 点 重点: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探索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教学准备及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及电子白板。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观察过你们所居住的小区周围的布局和设计吗?你知道你所居住的小区周围有哪些特色嘛?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某某小区看看,看看能在其中学到哪些数学知识。(出示课件第9页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景图,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说出自己选择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解答。
教师板书算式:12×5×4=240 12×4=48 48÷4=12 48÷12=4……
(2)学生认真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3)同学们观察得好,你能观察出乘除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教师:刚才我们从情景图中知道:每棵树上挂了4个灯笼。
12棵树上挂了48个灯笼。
通过这3个信息列出了3道算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
12×4=48 (个)
48÷4=12 (棵)
48÷12=4 (个)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说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和每个算式解决的问题。
(2)质疑:看一看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48是乘法算式中的积,也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中的两个因数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除数和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教师小结:从这些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和除法是一种互逆的关系,也就是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探讨:在除法中,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计算:0÷4= 0÷5=
6÷0= 7÷0=
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可知0÷4=0,0÷5=0(商×除数=被除数),后两个算式中除数为0,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无法计算出结果,因此0不能作除数。
2、教学教材第10页“议一议”。
讨论: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得出: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3、完成课堂活动。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第二题。
四、课堂小结
作业及要求 练习三第4,5题,学生独立做在课堂作业本上(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关系
例: 12×4=48(个) 因数×因数=积
48÷4=12(棵)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8÷12=4(个)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