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正方体第一节《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_??????_,让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_??????_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_??????_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为_??????_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_??????_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
1.了解儿童的现有经验2.重视活动建设和开展(1)倡导“自主探究”(2)倡导在“触摸”中学习(3)倡导自主讨论、交流.3.让数学走进生活。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对简单的几何体有了感性的认识,能从生活中找到大量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都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基础。并且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这时教师应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以精妙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正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难点: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学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
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猜猜我姓什么?(出示带有我名字的有关PPT提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真善于观察。我们来比比这节课谁是我们班最会观察的人
师:先来观察一下这两组图形有什么不同?(PPT显示一组平面图形和一组立体图形)像这样由多个面围成的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叫做立体图形。指出图中都是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最后一个为什么不是,长方体正方体除了面之外还有什么呢?说明我们对长方体正方体了解不够,那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形成对比,更好的掌握立体图形的概念。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本课的学习打下情感基础,有利于教与学双方共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引导_??????_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同时结合PPT演示去初步感知。
师:拿起课桌上的长方体包装盒,用手摸一摸并把摸到的感觉想一想长方体除了面还有些什么?
抽生回答摸到的部分师边指边概况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师边说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面、棱和顶点)
师:我们把与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一般我们把水平方向的叫做长方体的长,前后方向的就是宽,竖直的棱的长度就是高(边说边用手中的教具指给学生看)
师:选取一个顶点,把它的长宽高指给同桌看。(练习:手中的教具换一个方向摆放,抽生上台指出长宽高)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孩子们,长方体除了面、棱、顶点,还有其它的吗?(没有)那么我们该从哪几方面来认识长方体?(面、棱、顶点)现在请你拿起课桌上的长方体,观察并思考黑板的问题(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开始。
1、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2.长方体有多少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3、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训练有序思考的方法)
(1)让学生说出顶点的个数及数法
(2)让学生指出面的个数及数法,指导学生按照上下左右前后相对面来找。明白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让学生猜一猜相对面的关系并证明(PPT演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3)在数棱的数目时,有顺序数出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共12条棱,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得出结论;相对的棱长度相等。12条棱分成3组,每组长度相等四条长相等四条宽相等四条高相等,决定长方体形状
的就是长宽高,让学生想象并演示长宽高变化形状的变化最终长宽高相等变成了一个正方体(师:还是长方形吗?说明正方体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仿照认识长方体的方法2提示的问题自学认识正方体)
(出示自学提纲):
1.正方体有几个面?大小怎样?
2.正方体有几条棱?长短有什么关系?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对长方体特征有一定认识后,运用迁移规律,自学归纳正方体特征。〗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
(设计意图:在_??????_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学习正方体就比较容易了。因此,这个环节直接采用电脑演示,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让_??????_在看一看、说一说的的活动中,归纳、表述正方体的特征,培养_??????_自学能力及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三、引导辨析,掌握本质。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1)多媒体动态演示,比较分析。揭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在联系,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的。?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填一填:(开火车口答)
(1)长方体有( )个面,相对面面积( );有(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面积都( );正方体有( )条棱,长度( );正方体是特殊的( )。
(2)三条棱相交处叫(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长方体的( )、( )、( )。下图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 )厘米、( )厘米、( )厘米;所有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3)在上面这个长方体中,前面和( )面完全相等,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右侧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面和( )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2.指一指:看图指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说一说: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4.判断。(1)长方体有8个面、6条棱、12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五、全班小结:用“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开头说一句话。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知识、学法、兴趣)2.我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特征?3.我还想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附: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面 棱 顶点
长 方
体
6个;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相对面面积相等 12条;
相对4条棱长度相等 8个
正 方
体 6个;正方形
面积都相等 12条;
长度都相等 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