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谁是最可爱的人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坚韧”“淳朴”“覆灭”等易考词语。(重点)
梳理文章内容,把握全文的结构。(难点)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法。(难点)
感受作者的情感,学习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重点)
学习目标
魏巍(1920.1.16~2008.8.24)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8月逝世。
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略有改动。1950年6月,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我国国家安全。同年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本文是作者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一经刊发,即引起强烈反响,“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充满敬意的称呼,也由此传诵开来。
背景介绍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志愿军誓师大会
彭德怀率先进入朝鲜与金日成商谈作战问题。
上甘岭战役
坚韧( ) 淳朴( )
谦逊( ) 覆灭( )
摁倒( ) 掰断( ) 千载万世( ) 永垂不朽( )
奋不顾身( )
rèn
chún
xùn
fù
èn
bāi
zǎi
xiǔ
fèn
预习字词
整体感知
1、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2、作者从那几个方面赞誉我们最可爱的人?
3、作者用哪三个事例来展示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表现志愿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质
品质、意志、气质、胸怀
中国人民志愿军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事件
精神
松骨峰战斗
革命英雄主义
马玉祥火中救小孩
国际主义
防空洞中的谈话
爱国主义
整体感知
时间
松骨峰战斗事件的六要素
地点
人物
二次战役时
松骨峰(书堂站)
一支志愿军的先头连
精读细研
事件
起因
结果
松骨峰战斗
配合主力阻击逃敌,切断敌人的逃路
打死300多敌人,成功阻击,使部队主力聚歼了敌人
精读细研
作者在写马玉祥面对要不要去抢救困在火海中的小孩时,突然变换了人称,这一变换有何作用?
作者特意变换人称,让马玉祥用第一人称自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
精读细研
1.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它们的顺序可以调换吗?
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共同品质。第一个事例描写的是英雄的群体,第二、三个事例刻画的是英雄的个体。三个事例分别突出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
合作探究
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有侧重,前两个事例侧重表现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第三个事例侧重表现他们广阔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而这种胸怀和境界正是产生前两个事例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原因。因此,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如果调换就可能造成层次不清和内在联系的混乱。
精读细研
2.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
从表达方式上看,第15段主要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归纳总结志愿军战士的确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既点题,也与开头相呼应。
合作探究
从修辞手法角度看,第15段运用六个排比句把志愿军战士的伟大奉献和祖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读者在感受幸福的同时加深了对志愿军战士的敬佩和爱戴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本文通过对志愿军战士英雄事迹的叙述,歌颂了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高贵品质,不怕苦、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赞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激励大家热爱最可爱的人。
主题思想
课外搜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从中选取给你印象最深的事例,与同学交流。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