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1年3月测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尚书·商书》记载: 盘庚与大臣“恭承民命”定了新都;周初的《洪范》有“谋及卿士,谋及
庶人,谋及卜筮”的记载;《周礼》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这
反映了商周时期
A.民主政治有所表现 B.民本思想初露端倪
C.专制王权受到限制 D.民意起到决定作用
2.表1为公元2—146年登记的人口(依据《汉书》与《后汉书》整理)
表1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小农经济特征明显 B.户口统计详尽准确
C.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D.税收只以户为单位
3.北魏皇室以黄帝后裔自称,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祭尧、舜、禹、周文王、孔子,并表示
迁都洛阳是为了兴复“周业”;定都洛阳后,孝文帝开始仿周制营建洛阳。这反映了孝文帝
A.尊崇儒学的思想 B.恢复周制的意志
C.托古改制的态度 D.继承传统的决心
4.唐代律法对犯罪活动的制裁不仅为了威吓犯罪分子,也是为了恢复宇宙阴阳平衡。司法实践中,
重复出现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判刑数量的减少,不到300年的时间里有174次大赦来补偿可能的
不公正。这表明唐代律法
A.凸显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 B.完全不受君主意志的干预
C.强化了君权天授的权力观 D.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5.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在《康雍乾
时期休宁黄氏公堂租簿》《嘉道实际祁门廖姓租簿》等史料中,记录了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
情况,全部为定额租。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A.徽州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B.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C.政府鼓励租佃关系发展 D.定额租制利于缓和冲突
6.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即行开始科举考试,在整个统治期间未曾中断。考试形式在许多方面与清
制相同,对投考者的资格、背景基本无限制;但内容包括基督教的主旨和对太平军领袖的颂词。
这表明其目的是
A.选拔传统的治国人才 B.寻求社会广泛支持
C.传播西方基督教文化 D.促进中外思想融合
7.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派出本国记者,也允许西方记者随军采访;清政府不仅不允许国内外记者随
军采访,还有两名西方记者因为错走到中方阵地,而被砍头。这反映了
A.日本取得了列强舆论支持 B.战争中新闻宣传最为重要
C.清政府仇视外国新闻媒体 D.两国近代化水平存在差异
8.1945年8月解放烟台后,中共领导的人民政权迅速将过去被敌伪吞并的企业发还原主,鼓励他们
努力经营。烟台全市原有57家织布厂,到1945年12月已有45家复工生产,28家铁工厂也全部
复工。这说明在解放区
A.发展经济取代了阶级斗争 B.执行了新民主主义政策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飞快 D.迅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9.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得到了人大会议代表的高度赞扬,旅大市代表刘立富说,
他从小就当小贩学徒,卖过豆腐,十四岁就在码头上背豆饼,“挨皮鞭,挨木棒是家常便饭。可
是现在,我们这些被瞧不起的人当了工厂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公了! ”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以
用来说明
A.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B.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首要任务
C.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 D.新中国基层民主制度初步建立
10.僭主指未经法定程序而攫取最高权力的强人。他们往往独立于贵族与平民两大阶级之外,为巩
固政权而压制贵族、维护平民利益。如极端民主派领袖庇西特拉图保留了梭伦的大部分立法,在
位期间勤政爱民,雅典市政建设全面提升,民生事业全方位改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这说明僭
主政治
A.消除了氏族贵族的特权 B.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C.维护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D.始终得到民众的支持
11.在洛克的思想中,给予了个人、社会及其政府以各自不同的权利和活动空间,它们之间相互不
可侵犯、相互不可替代,而政府不可越权是维持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关键。要想处理好个人、社
会和政府的关系,至关重要的是政府权力有限。这表明洛克主张
A.分权制衡 B.开明专制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
12.19世纪后期,恩斯特·海克尔把达尔文进化论引入德国,并进行了最热情的欢迎和宣传。他认
为人类的历史必须根据人的生物本性来重新考察,人类社会是由竞争法则所控制的,民族是必须
为生存而斗争的生命体。海克尔的这一理论
A.发展和完善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人的价值观念
C.为一战的军国主义思想提供了依据 D.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属性
13.1957年,赫鲁晓夫对工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组”,用地方行政命令代替中央命
令。改组后,苏联的工业管理体制从部——总管理局——企业,改变为经济行政区——国民经济
委员会——管理局。这次改组旨在
A.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B.改变国家管理企业的行政办法
C.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D.推动经济管理的市场化
14.图1所示为1971—1982年发展中国家外债和偿还债务情况(计算单位:10亿美元)。这表明发
展中国家
图1
A.过于依赖出口贸易 B.过分依赖国际资本
C.债务管理比较混乱 D.已建立国际新秩序
15.受国内浓厚的疑欧情绪影响,英国同欧共体外交接触时带有很强的消极和警戒心理。1988年9
月撒切尔夫人在演讲中,公开表示反对成立欧盟,主张“独立主权国家的合作是成功建立欧洲共
同体的最佳方式”。这说明撒切尔夫人认为
A.欧盟践踏了英国官员的切身利益 B.欧洲一体化应该为民族国家服务
C.英国一贯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D.英国应主导欧洲历史的发展方向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开封,亦称“汴梁”,位于黄河边上,处于中国的心脏地带,由道路、河流和运河与各地相连接,这使肥沃的南方、东南地区的粮食和其他商品可以很容易地运到京城。包括官员、商人、工匠、手艺人,都能在城里自由定居,在他们买得起的地方建造房屋。976年至984年之间,整个开封府的居住人口达到了约89万人,而1103年时已经达到了约130万人。如果这些数字是精确的,北宋时期的开封就是直到19世纪为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摘编自《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图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都相比,北宋都城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17.习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的诞生离不开时代,理论的建立离不开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任选两则材料来论证“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求:自拟题目,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8. 一个人的命运,与他所在的时代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鲁冠球60年代开始创业,办过粮食加工厂、修车铺等,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屡割屡生。1969年,国家政策松动,为服务农村,鲁冠球创立宁围万向节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号角吹响,鲁冠球积极响应,果断舍弃“多角经营”,集中力量专攻万向节(汽车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连接器),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通过报废3万套有瑕疵的万向节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保证产品质量,从而使万向节厂逐渐做到全球专利最多、规模最大。
1983年,很多人对改革还处在观望状态,鲁冠球主动提出与乡政府签订厂长个人风险承包合同,以个人家产作抵押,承包下萧山万向节厂,并承诺承包后利润指标翻一番,以此获得厂长经营自主权。他以开拓者的胆识开了浙江企业承包改革的先河,这份合同成为后来企业承包经营的范本。承包以后,首创兼顾国家、企业、员工三者所得的“联利计酬浮动工资制”,员工积极性空前高涨,企业效益大增。1988年,万向节厂与当地政府划清产权关系,为长远发展扫清了障碍。以1984年万向节首次出口美国为标志,逐步实现了产品“走出去”、人员“走出去”和企业“走出去”。1990年组建万向集团公司,1992年实施组织机构改革,万向管理模式实现了从“总厂式”到“集团化”的转变,完成了公司制改造。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以后,鲁冠球加快推行股份制,1994年1月10日,万向钱潮股票在深圳上市,是国内A股乡企异地上市第一家,开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新阶段。鲁冠球创建的万向集团,从田野走向世界,主导产品在国际市场稳居龙头,商业模式被哈佛大学当成中国企业崛起的样本研修。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的一次伟大觉醒,鲁冠球则一直走在队伍前列。
——摘编自《人民日报:最美奋斗者专栏》
(1)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向社会各界公示。请你给企业家鲁冠球写一篇先进事迹演讲稿。(要求:演讲主题要紧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演讲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逻辑清晰。)(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鲁冠球等最美奋斗者体现的时代精神。(5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科学中心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其科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科学成果最多,作为科学活动中心的国家或地区。当一个国家的重大科技发现超过了同期世界科技发现总数的25%时,可以把这个国家叫做“世界科学活动中心”。
——摘编自汤浅光朝(日本)《科学文化史年表》等
材料二 表2 19、20世纪各国著名科学家数量(个)
图3 1901—1950年德国与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不包括诺贝尔和平奖)
——摘编自陈婷婷《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过程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1年3月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C D A B D B A B A C C B B
二、非选择题
16.(12分)
地理区位上,都城由西向东迁移,逐渐处于国家中部(由关中地区迁到中原);有利于财赋货物的转运,加强了对全国的辐射与控制。(4分)
布局方面,突破唐朝僵硬的城市区划格局(打破了坊市格局),出现了普遍的街市;推动了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都城成为区域经济枢纽、文化娱乐中心,经济功能大大增强。(4分)
居民方面,人口迅速增加,市民阶层逐步形成;推动了民间世俗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4分)
17.(14分)
(1)作答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结合时代背景,明确“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的基本含义。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和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造就了仁人志士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路;具体时段有不同的先进思想,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影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4分)
②结合三人活动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进行论述。结合郑观应的主要事迹,从中体西用到制度改革方面进行;结合梁启超的思想及其活动,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的角度进行;结合李大钊的革命活动,从民主科学到马克思主义的方向论述。(6分)
③强调近代先进思想的螺旋式发展。(2分)
(2)逻辑清晰,表述成文。(2分)
18.(15分)
(1)演讲主题要紧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演讲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逻辑清晰。(10分)
评分标准:
层次一:演讲紧密围绕主题展开,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能够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并能够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责任与担当。(7—10分)
层次二:演讲基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内容较完整,逻辑较为清晰,能够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相结合。(4—6分)
层次三:演讲主题不够突出,内容不够完整,逻辑不够清晰,不能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相结合。(0—3分)(2)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等。(5分)
19.(14分)
评分标准:信息部分2分,论题部分3分,阐述部分9分。
示例:
信息:1934年以后,德国不再具有科研优势,相反,美国的科研技术水平则呈上升趋势。两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刚好对调。
论题:二战前后科学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
阐述:美国继承了欧洲科学传统,国家重视科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工业基础,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资金保证。美国还拥有完整的全国科研体系,政府对科研的巨额投资和大力组织。另外,“二战”时期欧洲科学家大批移民美国,欧洲国家的科技与教育事业受到削弱。欧洲科学家积极参与美国的国防科技建设,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促使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为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