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达濠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五大题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请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
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濡养|孺子 朔北|上溯 粘贴|粘住 淳朴|醇厚
B. 灌木|颧骨 逡巡|竣工 荟萃|纯粹 中奖|中药
C. 戏剧|裙裾 调查|调整 踊跃|涌现 模范|模样
D. 喧闹|渲染 解除|解送 点缀|辍学 惦记|掂量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弥漫 嘻闹 脉脉含情 蓊蓊郁郁
B. 云翳 惆怅 慢条斯理 阖然长逝
C. 福址 烘焙 大言不渐 克己奉公
D. 款待 笃厚 淡交如水 谈笑风生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论断是错误的,然而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有很高的声
望,他所说的话不应无可置疑。
B. 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C. 阿富汗重建资金匮乏,困难重重,捉襟见肘,临时政府呼吁国际社会,解冻前塔利班政权的海外资产。
D. 某市玩六合彩被骗者仅记录在案的就已成百上千,被“码主”卷走资金几百万元。如今,地下“六合彩”东山再起,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有没有顽强的毅力,是一个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B. 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
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C. 诗人非常善于用朴实的语言来绘景写情,从而使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种特有的质朴美。
D.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看来,握手两种失态皆可避免。如果两者择其一,我更倾向于与人热情握手。
肯定了这一点,亦即悟出了一点为人之道,该道之行令人愉悦。待人接物,立身处世,此为最上乘,也最合逻辑之一法。
假如一定要把真诚与和气弄个径渭分明,那么人世间逢场作戏的人情味胜于令人不快的真情。
此外,确定情真与否较之与人亲善更难。
诚然那份热情并非就是真诚的流露,但它至少表达出一团和气。
而且待人接物之间友善热情本身即为至理。
A. B. C. D.
二、二大题8小题,共36分。6—9题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6-11题
昔秦缪公兴师以袭郑,蹇叔谏曰:“不可。臣闻之,袭国邑,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皆以其气与力之盛,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今行数千里,又绝诸侯之地以袭国,臣不知其可也。君其重图之。”缪公不听也。蹇叔送师于门外而哭曰:“师乎!见其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有子曰申与视,与师偕行。蹇叔谓其子曰:“晋若遏师必于殽。”缪公闻之,使人让蹇叔曰:“寡人兴师,未知何如,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蹇叔对曰:“臣不敢哭师也。臣老矣,有子二人,皆与师行,比其反也,非彼死则臣必死矣,是故哭。”师过周而东。郑贾人弦高、奚施将西市于周,道遇秦师,曰:“嘻!师所从来者远矣,此必袭郑。”遽使奚施归告,乃矫郑伯之命以劳之,曰:“寡君固闻大国之将至久矣。大国不至,寡君与士卒窃为大国忧,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使人臣犒劳以璧,膳以十二牛。”秦三帅惧而谋曰:“我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以袭人,未至而人已先知之矣,此其备必已盛矣。”还师去之。当是时也,晋文公适薨,未葬。先轸言于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襄公许之。先轸遏秦师于殽而击之,大败之,获其三帅以归。此缪公非欲败于殽也智不至也智不至则不信言之不信师之不反也从此生,故不至之为害大矣。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绝诸侯之地 绝:穿过。 B.使人让蹇叔曰 让:延请
C.道遇秦师 道:在路上 D.晋文公适薨 适:刚刚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昔秦缪公兴师以袭郑 又绝诸侯之地以袭国
B.皆以其气与力之盛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臣不知其可也 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D.未至而人已先知之矣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秦缪公兵败原因的一组是
①是以犯敌能灭,去之能速。 ②今哭而送之,是哭吾师也。
③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 ④数绝诸侯之地以袭人。
⑤先轸遏秦师于殽 而击之。 ⑥缪公不听蹇叔劝谏。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缪公不听蹇叔的劝阻,派兵长途跋涉去偷袭郑国,结果遭到对方痛击,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教训惨痛。
B.老臣蹇叔经验丰富,料事如神,断定秦军一定会兵败殽山,可惜秦缪公智力达不到蹇叔的水平,不肯相信。
C.郑国商人弦高机智果敢,一边派人回国报信,一边假托王命犒劳秦军,挽救了自己的国家,爱国精神可嘉。
D.先轸善于抓住战机,在殽山阻截秦军发动攻击,大败秦军,俘获了秦国的三个主将,是出乎秦缪公预料的。
1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此缪公非欲败于殽也智不至也智不至则不信言之不信师之不反也从此生
1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晋若遏师必于殽
(2)师所从来者远矣,此必袭郑
1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
(2)试简析最后两句诗所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3分)
13.补写出下列语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唯草木之零落兮 , 何不改乎此度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3)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
(4)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三、本大题7小题,共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站在湖东端的平坦的沙滩上,在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薄雾使对岸的岸线看不甚清楚,那时我了解了所谓“玻璃似的湖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当你倒转了头看湖,它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衬着远处的松林而发光,把大气的一层和另外的一层隔开了。你会觉得你可以从它下面走过去,走到对面的山上,而身体还是干的,你觉得掠过水面的燕子还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的,有时它们汆水到水平线之下,好像这是偶然的错误,继而恍然大悟。当你向西,望到湖对面去的时候,你不能不用两手来保护你的眼睛,一方面挡开本来的太阳光,同时又挡开映在水中的太阳光;如果,这时你能够在这两种太阳光之间,批判地考察湖面,它正应了那句话,所谓“波平如镜”了,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而由于它们在阳光里发出了最精美的想象得到的闪光来,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或许,正如我已经说过的,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水。还有可能,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但这里或那里,有时会漂着一枝蓟草,鱼向它一跃,水上便又激起水涡。这像是玻璃的溶液,已经冷却,但是还没有凝结,而其中连少数尘垢也还是纯洁而美丽的,像玻璃中的细眼。
你还常常可以看到一片更平滑、更黝黑的水,好像有一张看不见的蜘蛛网把它同其余的隔开似的,成了水妖的栅栏,躺在湖面。从山顶下瞰,你可以看到,几乎到处都有跃起的鱼;在这样凝滑的平面上,没有一条梭鱼或银鱼在捕捉一个虫子时,不会破坏全湖的均势的。真是神奇,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却可以这么精巧地显现,——这水族界的谋杀案会暴露出来——我站在远远的高处,看到了那水的扩大的圆涡,它们的直径有五六杆长。甚至你还可以看到水蝎(学名Gyrinus)不停地在平滑的水面滑了四分之一英里;它们微微地犁出了水上的皱纹来,分出两条界线,其间有着很明显的漪澜;而掠水虫在水面上滑来滑去却不留下显明的可见痕迹。在湖水激荡的时候,便看不到掠水虫和水蝎了,显然只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它们才从它们的港埠出发,探险似的从湖岸的一面,用短距离的滑行,滑上前去,滑上前去,直到它们滑过全湖。这是何等愉快的事啊。
秋天里,在这样一个晴朗的天气中,充分地享受了太阳的温暖,在这样的高处坐在一个树桩上,湖的全景尽收眼底,细看那圆圆的水涡,那些圆涡一刻不停地刻印在天空和树木的倒影中间的水面上,要不是有这些水涡,水面是看不到的。在这样广大的一片水面上,并没有一点儿扰动,就有一点儿,也立刻柔和地复归于平静而消失了,好像在水边装一瓶子水,那些颤栗的水波流回到岸边之后,立刻又平滑了。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那是欢乐的震抖,还是痛苦的颤栗,都无从分辨。湖的现象是何等的和平啊!人类的工作又像在春天里一样的发光了。是啊,每一树叶、桠枝、石子和蜘蛛网在下午茶时又在发光,跟它们在春天的早晨承露以后一样。每一支划桨的或每一只虫子的动作都能发出一道闪光来,而一声桨响,又能引出何等的甜蜜的回音来啊!
14.“真是神奇,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却可以这么精巧地显现”一句里的“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具体指的是(3分)
A.一件件水族界的谋杀案。 B.到处都有的鱼的跃起。
C.“我”从山顶下瞰湖面。 D.一条梭鱼或银鱼捕捉一个虫子。
15.分析“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一句所 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全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B全句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C全句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D形象地强调了鱼跃虫落都是湖水自身的有机组成,两者和谐统一,安静祥和。
E“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拟人化写出了湖的真实的生命力,这里像描写人的生命一样描写湖,显然是作者的联想。
F“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中泉源的喷涌生动形象表现出鱼虫的活动扰乱了湖水的平静,使湖面形成一个个如喷涌的漩涡。
16.找出“当你倒转了头看湖,它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衬着远处的松林而发光,把大气的一层和另外的一层隔开了”一句的妙处,加以分析。(提示:抓住修辞、词语)(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小时候,妈妈简直就是我的“心腹大患”,因为她太与众不同了。我很早就知道了这一点。
去其他孩子家玩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开门后,说些“把你的脚擦干净”或“别把垃圾带到屋里”之类的话,不会让人觉得意外。但在我家,却是另外一种情形。当你按响门铃后,就会有故作苍老的孩子的声音从门里传出来:“我是巨人老大,是你吗,山羊格拉弗?”,或者是甜甜的假嗓子在唱歌:“是谁在敲门呀?”有时候,门会开一条缝,妈妈蹲伏着身子,装得跟我们一样高,然后一板一眼地说:“我是家里最矮的小女孩,请等会儿,我去叫妈妈。”随后门关上大约一秒钟,再次打开,妈妈就出现在眼前---这回是正常的身形。“哦,姑娘们好!”她和我们打招呼。
每当这时候,那些第一次来的伙伴会一脸迷惑地看着我,仿佛在说“天哪,这是什么地方”。我也觉得自己的脸都让妈妈给丢尽了。“妈……”我照例向妈妈大声抱怨。但她从来不肯承认她就是先前那个小女孩。
说实话,大人们都很喜欢妈妈,但毕竟与妈妈朝夕相处的是我,而不是他们。他们一定无法忍受“观察家”的存在。这是个隐形人,妈妈经常跟他谈论我们的情况。
“你看看厨房的地面。”往往是妈妈先开口。
“哎呀,到处是泥巴,你才把它擦干净,”“观察家”同情地答道,“他们就不知道你干活有多累?”
“我猜他们就是健忘。”
“那好办,把污水槽的抹布交给他们,罚他们把地面擦干净,这样才能让他们长记性。”“观察家”建议。
很快,我们就人手一块抹布,照着“观察家”给妈妈的建议开始干活了。
“观察家”的语调和妈妈如此迥异,以致根本没人怀疑那就是妈妈的声音。“观察家”注视着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不时地挑毛病、出主意,所以我的朋友们经常问我:“谁在跟你妈说话?”
我真不知如何来回答。
时间流逝,妈妈的言行没有丝毫变化,但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有了改善,一个偶然事件使我第一次意识到,拥有与众不同的妈妈是很不错的事。
我家住的那条街,有几棵参天大树,孩子们喜欢沿着树爬上爬下。如果一个妈妈逮到哪个孩子爬树,马上就会引来整个街区的妈妈们,然后是异口同声的呵斥:“下来!下来!你会摔断脖子的!”
有一天,我们一群孩子正待在树上,快活无比地将树枝摇来摆去。刚好我妈妈路过,看到了我们在树上的身影。当时,大伙儿都吓坏了。“没想到你还能爬这么高,”她大声冲我喊,“太棒了!小心别掉下来!”随后她就走开了。我们趴在树上一言不发,直到妈妈在视野中消失。“哇!”一名男孩情不自禁地轻呼,“哇!”那是惊讶,是赞叹,是羡慕我拥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妈妈。
从那天起,我开始注意到,同学们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总喜欢在我家逗留一段时间;同学聚会也经常在我家举行;我的伙伴们在自己家里沉默寡言,一到我家,就变得活泼开朗,跟我妈有说有笑。后来,每当我和这些伙伴遇上成长的烦恼时,总愿意向我妈妈求助。
我庆幸自己是妈妈的女儿,我终于喜欢上了妈妈的与众不同,而且为有这样的妈妈感到十分自豪。
1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二段中,“妈妈”开门方式的与众不同表明,“妈妈”尽管十分想讨好“我”这个公主,但当第一次来的伙伴们一脸迷惑地看着“我”时,“我”仍然觉得自己的脸上无光。
B.文章通过记叙“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意在说明两代人之间是有代沟的,如何抚平这些代沟,值得每一个做家长的人深思。
C.文章用“别人”的妈妈和“我”妈妈作对比,并用一个男孩情不自禁地赞叹作佐证,意在批评“别人”的妈妈不善于教育自己的孩子。
D.文章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把当今家长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事情生动真切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觉得亲切而自然。
E.全文记叙条理清晰,议论精当有力,主旨明确;结构严谨,过渡自然,首尾照应。
18.文章第一段说“小时候,妈妈简直就是我的‘心腹大患’”,为什么“妈妈”是“我的‘心腹大患’”?请根据文意回答。(5分)
19.文章中用较多笔墨写“妈妈”和“观察家”的对话,细读全文,我们会发现,他们其实就是一个人。那么,“妈妈”为什么要以“观察家”的角色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呢?(5分)
20.文章开头说“妈妈简直就是我的‘心腹大患’”,结尾又说“我庆幸自己是妈妈的女儿,我终于喜欢上了妈妈的与众不同,而且为有这样的妈妈感到十分自豪。”“我”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请你整合文意回答。(5分)
四、本大题1小题,共8分。
21.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校车事故频发,校车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网友们提出了各种建议及解决方法。
(1)现在要求你向有关部门或个人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简洁明确的建议。(请选择:管理监督部门、教育学校机构、校车司机其中一个对象提建议)(4分)
(2)为了加大校车安全宣传力度,请拟一条有关校车安全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一句对偶句,20字以来)(4分)
五、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滋味可以指味觉,滋味也可以指人对生活的感悟。世间百味,酸甜苦辣……不同的人对滋味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面对紧张的高中生活,有人认为很充实,过得有滋有味,也有人觉得枯燥无味。
请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达濠中学高一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D 2 D 3 C 4 C 5 A 6 B 7 B 8 D 9 A 14 D 15 AD 17 DE
10此缪公非欲败于殽也|智不至也|智不至则不信|言之不信|师之不反也从此生。
11 晋国如果阻击我们的军队一定在殽山。 秦军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这一定是去偷袭郑国。
参考译文:
“我不敢给军队哭丧。我老了,有两个儿子,都跟军队一起出征,等队伍回来时,不是他们死了,就一定是我死了,因此才哭的。”秦军经过周地向东进发。郑国商人弦高、奚施将要西行到周地做买卖,斗路上遇到秦军,弦高说:“哎呀!秦军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这一定是去偷袭郑国。”立刻让奚施回国报告,自己就假托郑伯的命令慰劳秦军,说:“我们国君本来听说贵国军队要来,已经好久了。贵军没有来到,我们国君和战士们私下替贵军担心,惟恐你们的士兵疲劳以及干粮缺乏。派我用玉璧犒劳贵军,用十二头牛提供膳食。”秦军三个主将害怕了,商量说:“我军行军数千里,多次越过其他诸侯的国土去袭击郑国,没有到达而人家已经先知道了,他们的防备一定已经很充分了。”(就)回师撤离。这时候,晋文公刚刚死去,还没有安葬。先轸对晋襄公说:“秦军不可不攻打啊,我请求攻打它。”晋襄公答应了。先轸在殽山截住秦军进行攻击,大败秦军,俘获秦国的三个主将回国。这不是秦穆公想要在殽山失败,而是智力达不到(蹇叔的水平)。智力达不到就不相信。不信(蹇叔的)话,军队回不来(的结果)就是由这造成的,所以智力达不到所形成的害处很大呀。(文本节选自《吕氏春秋》)
12 (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怎能不使李白陶醉留恋呢!(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运用了反问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13略
16.把湖水比喻成“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形象地表现了湖水的清澈透亮和景物的依稀朦胧。(2)“张挂”一词用得妙极,使得湖面直立,倒影和实物融合在一起,画面多了立体感,湖水的清澈晶莹、景物的依稀朦胧也不言而喻。(3)
21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