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 课件(5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 课件(5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2 21:5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守株待兔
三年级 语文
坐井观天
画蛇添足
鹬蚌相争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树桩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sòng
gēng
shì

lěi
宋人 耕者 释 冀
sòng
gēng
shì

lěi
zhé
wéi
jǐng
折颈 释其耒 身为宋国笑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① 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② [株] 树桩。
③ [走] 跑。
④ [因] 于是。
⑤ [释] 放下。
⑥ [耒] 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 [冀] 希望。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谁“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谁“守株待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结果怎样呢?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结果怎样呢?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撞、碰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脖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撞、碰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于是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
放下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农具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于是
放下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农具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于是
放下
希望
于是,( )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农夫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守株待兔

一个人不努力而抱有侥幸心理,
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先读懂课文,再悟出道理。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乘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啊?”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根据《战国策·魏策四》相关内容改写

这个坐车人
错在了哪里?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乘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啊?”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根据《战国策·魏策四》相关内容改写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南辕北辙
先读懂课文,再悟出道理。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陶罐和铁罐
国王橱柜里的铁罐很骄傲,认为自己很坚硬,于是他常常奚落陶罐,说它是懦弱的东西,甚至恼怒地要把陶罐碰成碎片。但是,陶罐很谦虚,不和铁罐争辩,希望能和睦相处。结果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掘开尘土,看到了有价值的陶罐,但翻来覆去也找不到铁罐了。
国王橱柜里的铁罐很骄傲,认为自己很坚硬,于是他常常奚落陶罐,说它是懦弱的东西,甚至恼怒地要把陶罐碰成碎片。但是,陶罐很谦虚,不和铁罐争辩,希望能和睦相处。结果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掘开尘土,看到了有价值的陶罐,但翻来覆去也找不到铁罐了。

①指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②自豪。
①指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②自豪。
懦,驽弱者也。
——《说文解字》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陶罐和铁罐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
性格
结局
铁罐
骄傲
翻来覆去找不到
陶罐
谦虚
有价值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先读懂课文,再悟出道理。
北风和太阳
有一天,北风和太阳相遇了。北风对太阳说:“我们来比赛吧,谁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谁就赢了。”
说罢,北风迫不及待地向行人吹了一口气。行人突然觉得有点儿冷,就把敞开的衣服扣上了。北风见状,深吸一口气用力吹。可是,行人反而把衣服裹紧了。北风气坏了,他用尽全身力气吹,行人却把双手抱在胸前,衣服裹得更紧了,还把衣领竖起来挡风呢!
太阳见了,不慌不忙地把头从云里探出来,笑眯眯地看着路上的行人。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就把双手松开了。太阳从云里走出来,行人觉得更暖和了,就开始解纽扣。太阳放射出金色的光芒,行人觉得很热,忍不住脱了衣服,跳到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时,北风已经悄悄溜走了。
——根据《伊索寓言》相关内容改写
1.书写《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中要求会写的字。
2.完成语文书第17、20页阅读链接的思考题。
3.背诵《守株待兔》,朗读《陶罐和铁罐》。
4.预习第7课和第8课的课文及生字。
课后作业: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