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一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4周周测
语文科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开启对建筑的追溯之旅
王亚惠
汉学家宇文所安谈及中国古典文学时提出,古典作家的创作动力,来源于对不朽的期许。所谓不朽,即是时间消弭的印痕,抹除生与死的界限,借助作品一次次地被翻阅,作家被读者不断地记起并评价。这样,古典作家的身躯虽不复存在,但其精神记忆永不消逝。
其实不单单是文学,任何一种艺术都带有对不朽的渴望。如果说作家书写的记忆是内在的、抽象的,那么,建筑家通过建筑表达出来的记忆则是外在的、具体的。建筑应当是诗意的栖居之地,除了实用之外,更应该有种意义上的指归。这就是说,建筑不单纯是技术的,还包含着人文性和历史性。古建筑和城镇也就是在这种意义上,应当重新被记起和修复。
古建筑作为一种记忆,能提醒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那些伤痕累累的建筑,控诉着战争的残忍和无情;那些宗教气息浓郁的装饰,表达着先人对宗教的痴迷;那些风格新奇的哥特式建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性。我们能在古老建筑里看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它既有外在的建筑形式,又包含着深远的精神含义。
我想,若我们徘徊于某一个陌生国度,能迅速辨认出这是属于哪一国的建筑,那这个国家的建筑记忆便构建起来了。因为这些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和审美,决定了它只能属于这个国家。
古建筑、古城镇因人为或非人为的因素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后,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原有特色和记忆,但要做到完全意义上的保护显然不太现实,保护本身,就是在改变原有的历史肌理,大多数建筑家就只能在保护和破坏之间寻找平衡点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速度也紧追其上,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这并不代表可以盲目追求新潮建筑,随意舍弃古建筑和城镇。对一个民族来说,古建筑和城镇才是根本,它不仅拥有自身的美感,更铭刻着一个国家在历史长河中的记忆。我们要建设文化自信,建筑和城镇保护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梁思成先生一生致力于建筑和城镇保护,他曾对学生说,古建筑和城镇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梁思成先生深感古代建筑和城镇的伟大,他不遗余力发掘和保护被遗忘或者濒临消失的建筑。他知道,这些都属于中华民族,这些也都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像北京城墙、佛光寺、应县塔等,都已不单纯是外在的场所,而是内在心灵的完美展示,是一代代中国人的记忆和内在心灵史。
唯其如此,保护中国建筑和城镇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建筑背后所带有的各种记忆。人是短暂的存在,但借助建筑、哲学、文学等等,我们或许能够超越这种短暂性,去追寻自己和人生的根源,从而获得长足记忆。中国建筑应当回归,应当凸显中国本土的建筑特色;建筑家应当担负起保护的重任,在重视历史肌理的同时,适度融进当代创造性,让建筑和城镇成为一个国家长久的历史记忆。
(2018年10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不朽的期许,是古典作家的创作动力,当然也是建筑家的创作动力,只是他们所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B.古建筑作为一种记忆,能控诉战争的残忍和无情,能表达先人对宗教的痴迷,能代表一个时代的特性。
C.古建筑和城镇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因此要想建设文化自信,就必须对一个城市的建筑加以保护。
D.梁思成先生深深感到,正在消失的古建筑属于中华民族,是一代代中国人的记忆和内在心灵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观点,而是从古典作家的创作动力谈起,继而引申到艺术,提及建筑家。
B.文章围绕“古建筑和城镇应当重新被记起和修复”这一观点进行论述,主要从为什么、如何做两个角度论述。
C.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引用梁思成先生入文,主要目的是加大论据的可信度,呼吁我们保护濒临消失的建筑。
D.本文主要采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了对文章观点的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建筑包含着技术、人文性和历史性,也就是说,它不仅实用,还是人们心灵的栖居之所,有内在的和抽象的因素。
B.我们之所以能够辨认某个建筑属于哪个国家,那是因为这个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和审美只能属于这个国家。
C.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这个城市的古建筑,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我们不能盲目追求新潮建筑。
D.中国建筑应适当地融合现代建筑因素,凸显本土特色,让建筑和城镇成为长久的历史记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
5G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面向2020的移动通信技术”。毫无疑问,5G是推动新一轮数字变革的最重要角色。
5G的出现,让物联网真正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只有5G网络,才能承载物联网产生的庞大无比的井喷式网络流量和在同一瞬间产生的海量网络请求。可以看到,5G将成为实现网络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重要纽带,它首先将使前几年兴起的物联网概念真正成为现实,可穿戴智能终端、车联网终端以及各类大大小小的智能终端,都将连接上这张物联网。人们也毫不怀疑这些愿景很快就会实现:“手表、眼镜、牙刷、球鞋、自行车等个人资产,城市的停车位、垃圾箱、广告牌、路灯等基础设施,都将是庞大无比的物联网上的一颗颗小沙砾,工厂里的各种装备设施也都将被连接到移动网络上,从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在这种连接的基础上,新的应用比如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虚拟现实等都将成为现实,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将更加深入、彻底。
当然,人们在憧憬5G的同时,还必须面对诸如流量费用和网络安全等问题。便宜的流量资费无疑是使用5G服务的必要前提,否则再高的网速也只能让人望洋兴叹。因此,网络运营商必须切实“提速、降费”,以适应5G时代的发展。5G在满足人们移动网络海量数据的需求、为用户带来丰富服务的同时,对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的要求也显著提高。
(摘自2018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余建斌《5G撬动新一轮数字变革》)
材料二:
本报福州1月13日电(记者刘成志、高建进)日前,在福州长乐区的中国联通东南研究院内,主刀医生坐在机器人前,通过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利用5G技术操纵机器人的机械臂,远程控制手术钳和电刀,为位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中的一只小猪,切除了一片肝小叶。整个手术持续了近1个小时,手术创面整齐,全程出血量极少。这只小猪在手术完成半小时后,逐渐从麻醉中苏醒,各项生命体征保持稳定,手术宣告成功。
据了解,这台手术两地相距约50公里。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全球首例在5G环境下进行的远程外科手术测试取得圆满成功,为今后5G远程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创造了条件。
5G技术低延时的优势,与手术机器人相结合,可以实现信号实时互联互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远程手术提供了可能。此次手术的成功,说明了5G技术在远程医疗上是完全可行的。
(摘自2019年1月14日《光明日报》《福建成功实施全球首例5G远程外科手术》
材料三:
显然,5G网络会比4G快得多。在实际应用中,一部5G手机配合上5G网络环境,网速可达4G的9至20倍。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因5G而兴奋不已。这一新标准之所以能够提升速度,是因为需要占用毫米波频段。这一宽广的无线电频段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是因为毫米波极难使用,非常复杂,非常棘手。
这个频段的频率要比现有的手机网络频段高得多(你的WiFi使用的是2.4G或5.8G频段,而毫米波使用的是24G以上的频段)。这意味着它能提供前所未有的速度,但也要接受覆盖范围的损失。毫米波基站只有150米的覆盖范围,这就是说网络服务商不仅需要升级现有的收发设备(小型基站),还需要安装更多的基站。因此,只有那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才能充分享受毫米波支持下5G带来的超高速快感。一旦到了荒郊野外,5G就“只”能提供9倍的速度提升。
但是5G这列快车已经无法减速,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和自己的孙子讲起视频网站时常延迟卡顿的往事,把这当成怀旧的笑谈。而这,都要归功于今天的工程师和他们的毫米波。 (摘自2018年11月14日《光明日报》戴维·波格《5G会带来什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5G作为“面向2020的移动通信技术”,它的运用将使诸如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等成为现实,社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更彻底。
B.网络的资费是按流量计算的,那么高流量就意味着高额资费,为了5G的发展,大量的用户将迫使网络服务商降费。
C.5G技术与手术机器人的结合,使医生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对手术进行远程控制,此次为小猪手术的成功说明其可行性。
D.工程师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使未来的人们体会到5G网络的超高速快感,而诸如视频网站延迟卡顿的现象也将成为历史。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5G网络将推动新一轮的数字变革,但也给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同时构建适应5G时代需求的网络安全体系。
B.利用5G网络技术,物联网将可能真正实现,人们通过各类智能终端将网络世界与物理世界紧密联系一起,这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5G远程外科手术的成功意味着运用5G技术,医生将来还可能实现远程查房、远程B超等,这可能让优质医疗资源能迅速影响到偏远地区。
D.5G网络频段高,但基站覆盖的范围小,要保证利用24G频段以上毫米波的5G网络的速度,服务商就需要升级现有的基站和安装更多的基站。
6.5G网络有哪三大主要特征?请结合三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6分)(不超过20字)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5分)
刁 爷
许福元
刁爷其实不姓刁,只是以其舌头“刁”而出名,他的舌头是如何“刁”的呢?
李乡长家娶儿媳妇,请来了鼎鼎大名的王师傅,号称厨子王,领衔做莱。又请来刁爷,担任厨师水平的评委主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厨子王心里直打小鼓,小声问知客:“刁爷有何反应?”知客向厨子王附耳说道:“每道菜,刁爷都尝了,不过还没吱声。”
厨子王还是有点儿不放心,对知客说:“烦你问问刁爷,是不是可以上汤了?”
知客来到刁爷面前说:“刁爷,能上汤了吗?”
刁爷只吐出两个字:“上吧。”
厨子王闻听大喜,忙让“油盘”上汤。
知客手中高举着东家赏的红包,边走边喊:“东家赏厨子汤钱,一千块!”
厨子王手拿红包,来到刁爷的酒桌前致谢:“谢谢,谢谢。”又言辞恳切地对刁爷一桌人说:“刁爷,您务必再点几个菜,我再给您上四个飞碟。”
刁爷见厨子王诚心实意,便点了平平常常的四个菜:拍黄瓜、炒绿豆芽、香椿摊黄菜、熟扒五花离骨肉。
一盘拍黄瓜端上来,积青叠翠。厨子王忙请刁爷:“您老尝尝。”
刁爷只拿眼睛一瞄,说:“拍黄瓜讲究放葱、姜、蒜,你放对了吗?”
“放了放了,都放了,您看——”厨子王忙指着那盘拍黄瓜。
刁爷这时沉下脸:“我说的是葱、姜、蒜的形和量,葱要葱花,姜要姜丝,蒜要蒜泥。至于量呢,葱是四成,姜是一成,蒜是五成。你看看你这盘,成何比例?”
厨子王的脸一下子像红布一样,赶紧指着那盘炒绿豆芽:“您老尝尝这盘。”
刁爷这时一笑,一摆手,说:“我不用尝。这个炒绿豆芽,是先放的醋,对不?先放的醋,就先闻到‘醋味,如果后放的醋,只有吃到嘴里才有醋味。再说,炒锅你用的是薄铁锅,应该用厚铁锅。用厚铁锅炒,小灶子火上再泼一勺子油,叫爆炒,这样炒出的绿豆芽没有生豆浆味,还站得住条。”说毕,刁爷又找补一句:“你看,这盘绿豆芽倒针了吧,一吃,准熟腾味儿,不会是脆生生的。”
刁爷的一番话,把大伙儿都说愣了。厨子王也服了,忙说:“您再尝尝这盘香椿摊鸡蛋:”
“你呀你呀!”刁爷马上给厨子王纠正,“这是外行话,那叫摊黄菜!”刁爷手一指,“你用的不是香椿,是菜椿,这要是香椿,打鼻儿香,一丈以外就能闻出来。”
最后,刁爷点评那盘熟扒五花离骨肉:“这盘五花肉,是用刀从骨头上剔下来的。这道菜的规矩是用木槌。一点儿一点儿砸下来。”
这回,厨子王真是彻底地心服口服,心里那点儿傲气,一下子荡然无存,才知道自己学的那点儿手艺,不过九牛一毛。试想,刁爷还没用到舌头,已经是入木三分,要是他把那二十四道菜一一点评,自己脸面更要丢尽。人啊,真别小看了他人,世上有高人呀有高人!想到此,厨子王忙从兜里掏出那一千元红包,交到知客手上:“这场酒席,我们确实没有做好,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刁爷却从知客手中拿过红包,转手按在厨子王手里:“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们辛辛苦苦,烟熏火燎,这是东家一点儿心意。你们的大路菜,做得不错。我只是挑你们飞碟的毛病,也不一定都对。”
厨子王知道刁爷在替他们打圆场,便动情地说:“您看,原来我等只是久闻您的大名,今天算有幸当面领教了。我们虽非亲友。但您是老前辈,请受晚生一拜。”
刁爷忙托住了厨子王的手臂:“千万别这样,别这样,咱人不亲,刀把还亲呢!你我都是厨子,同行不能成冤家,要互相抬着走。”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写“刁爷其实不姓刁,只是以其舌头‘刁’而出名,他的舌头是如何‘刁’的呢”,为叙事设定切入点,还具有设置悬念的作用。
B.小说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形象,有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也不缺乏鲜活的细节,人物之间相互映衬也使个性更加鲜明。
C.小说情节简单,人物关系也不复杂,思想意蕴却丰富深刻,它告诉读者,同行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待晚辈要坦诚相见。
D.小说中写刁爷在酒席即将结束时,“点了平平常常的四个菜”,其实,刁爷是有预谋的,他想让厨子王难堪,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明。
8.那个一千块的“红包”,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45分)
(一)课内文言阅读(12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选自《论语·微子》)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子路从而后 B.遇丈人,以杖荷蓧
C.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D.明日,子路行以告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和“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以杖荷蓧 ②子路行以告 ③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④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2.下列各句中活用现象与“欲洁其身”中的“洁”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七十者衣帛食肉 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C.风乎舞雩,咏而归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
A.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傲慢,后来又热情地接待子路,这是因为他想展示宁静、团聚的田园生活给子路看,证明隐居比知其不可而为之好。
B.子路离开荷蓧丈人后,孔子使子路反见之,是要子路去劝说荷蓧丈人,不要隐居,要出来治理天下。
C.“子路至则行矣”,说明荷蓧丈人受了孔子的影响,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去了。
D.尽管知道这种政治主张不能实现,却也不肯洁身自好而放弃责任。孔子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二)课外文言阅读(共19分)
源贺,西平乐都人。贺伟容貌,善风仪。太武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谓曰:“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从击叛胡白龙,又讨吐京胡,皆先登陷阵。以功进号平西将军。太武征凉州,以为乡导,问攻战之计。贺曰:“姑臧外有四部鲜卑,各为之援,然皆臣祖父旧人。臣愿军前宣国威信,必相率请降。”帝曰:“善。”乃遣贺招慰,下三万余人。及围姑臧,由是无外虑,故得专力攻之。凉州平,以功进爵西平公。贺为人雄果,每遇强寇,辄自奋击,帝深诫之。时断狱多滥。贺上书曰:“窃惟先圣制律之意,以不同谋,非绝类之罪,故特垂不死之诏。若年十三已下,家人首恶,计所不及。臣愚以为可原其命,没入官。”帝纳之。出为冀州刺史,改封陇西王。既受除,上书曰:“犯死之罪,难以尽恕。权其轻重,有可矜恤。今强寇游魂于北,狡贼负险于南,其在疆场,犹须戍防。臣愚以为自非大逆、赤手杀人之罪,其坐赃及盗与过误之愆应入死者,皆可原命,谪守边境。是则已断之体,更受生成之恩;徭役之家,渐蒙休息之惠。刑措之化,庶几在兹。”帝喜纳之,已后当死者,皆恕死徙边。久之,帝谓群臣曰:“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朕临天下,复何忧哉!”上书称病乞骸骨,至于再三,乃许之。朝有大议,皆就询访,又给衣药珍羞。太和元年二月,疗疾于温汤。孝文、文明太后遣使屡问消息,太医视疾。患笃,还于京师。三年,薨,谥日宣王。 (选自《北史·源贺列传》,有删改)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徒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朕临天下/
B.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朕临天下/
C.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联临天下/
D.昔源贺劝朕/宥诸死刑/徙充北藩诸戍/自尔至今/一岁所活/殊为不少/济命之理/既多边戍之兵有益/苟人人如贺/朕临天下/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先:用作敬辞,表示对死去的人的尊称。文中“先圣”指已去世的君王。
B.大逆:封建时代称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严重罪行,是“十恶”之一。
C.乞骸骨: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D.谧:特指皇帝、大臣死后被朝廷依据生前功绩、品德评定的称号,如“宣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源贺仪表堂堂,声名远扬。源贺相貌伟岸,风度翩翱,太武帝向来听说他的大名,见面后赏识他的机智才干,赐封他为西平候,并且赐姓为源。
B.源贺能征善战,功勋卓著。跟随太武帝征战讨伐,因战功受封赏。攻打姑臧时,源贺招降鲜卑部族三万多人,解除其外援,得以集中兵力攻城。
C.源贺宽厚仁慈,建言献策。源贺上奏请求对罪犯的十三岁以下孩子不予惩罚。请求酌情处理死刑罪犯,免除部分人的死罪,让他们去戍守边境。
D.源贺有威望,受朝廷敬重。源贺退休后,朝廷有重大决策,皇上都派人征询他的意见。生病后,朝廷多次派遣使臣询问病情,命太医给他治疗。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贺为人雄果,每遇强寇,辄自奋击,帝深诫之。(5分)
(2)徭役之家,渐蒙休息之惠。刑措之化,庶几在兹。(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8—19题。(6分)
【双调】蟾宫曲
元·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8.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19.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四)名篇名句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由“风”的角度从反面论述大鹏飞起需“上者九万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用反问句“_____________”表示“吾师道”“无长无少”的观点,用“_____________”指出择师教子而其身耻师的错误的本质。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4)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向白居易倾诉身世遭遇,表示自己因怀念年轻时光,而感伤落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9分)
一段时间以来,词曲都带有浓厚中国韵味的“古风音乐”渐渐走红。当雅致的文字被谱成唯美的歌曲,诗词歌赋的意象,文人墨客的掌故,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耳边,人们发现:( )。从十几年前贴吧的古风填词、游戏论坛的配乐翻唱,古风音乐在产生初期就有着网络的色彩。自发创作的歌曲层出不穷,专职、兼职的“古风圈大神”不断涌现。而“95后”甚至“00后”的“新人”,也_______地变为古风音乐的主要受众。事实上,除了古风音乐,宽衣博带的古风服饰,裙袂飘飘的古风舞蹈,都获得了不少拥趸。或是对快节奏生活感到疲惫厌倦,或是被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中华文明的归属与认同。
但“古风”作为一个______的集合,内涵也需要甄别。先秦诸子是古,魏晋风骨是古,宣德红釉成化斗彩是古,八大山人桐城古文也是古,到底哪一阶段应该蔚然成“风”?其实,古风不同于古史。后者讲究准确,前者但求神似。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宏阔的大历史,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所以,有的作品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夹杂了神怪小说、玄幻游戏,甚至______的爱情故事、堆砌辞藻的“大杂烩”时有出现。换句话说,“古风”走红,________的作品也就有了可乘之机,尤需受众提高鉴别力。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B.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
C.处处有新意的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D.古风音乐处处有新意,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水到渠成 包罗万象 矫揉造作 鱼龙混杂
B.水到渠成 一应俱全 无病呻吟 鱼龙混杂
C.顺理成章 包罗万象 无病呻吟 鱼目混珠
D.顺理成章 一应俱全 矫揉造作 鱼目混珠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B.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
C.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大历史的宏阔,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D.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设。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农历牛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懈奋斗。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
“拓荒牛”是位于中共深圳市委员会门前的标志性雕塑,第一代建设深圳特区的建设者们靠着“拓荒牛”精神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开垦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心甘情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这是大庆代表人物铁人王进喜的名言。
校团委举行“砥砺‘三牛精神’,续写时代华章”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门一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4周周测
语文科答案和解析
【现代文部分】
1.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偷换概念,据原文第三段可知“表达先人对宗教的痴迷”的不是“古建筑”,而是“宗教气息浓郁的装饰”;C.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六段最后一句说“要建设文化自信,建筑和城镇保护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保护城市建筑只是一个关键环节,而并非“必须”;D.“正在消失的古建筑”表达有误,原文第七段说“被遗忘或者濒临消失的建筑”。故选A。
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主要目的是加大论据的可信度”说法过于牵强。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这个城市的古建筑”于文无依据。
4. B【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B项,“大量的用户将迫使网络服务商降费”是错误的。据材料一第3段的意思,“降费”应是服务商为适应5G发展的主动行为。故选B。???
5. A【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A项,“给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是错误的。由原文“人们在憧憬5G的同时,还必须面对诸如流量费用和网络安全等问题”可知,题干混淆了“未然”和“已然”。故选A。 ???
6.超大的容量(或连接);超高的网速;超低的时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筛选、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只有5G网络,才能承载物联网产生的庞大无比的井喷式网络流量和在同一瞬间产生的海量网络请求”可知,5G网络具有超大的容量的特征。
由原文“G网络会比4G快得多。在实际应用中,一部5G手机配合上5G网络环境,网速可达4G的9至20倍”可知,5G网络具有超高的网速的特征。
由原文“5G这列快车已经无法减速,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和自己的孙子讲起视频网站时常延迟卡顿的往事,把这当成怀旧的笑谈”可知,5G网络具有超低的时延的特征。
7.D ???
8.答:①推动情节发展。厨子王的厨艺在得到刁爷肯定之后,东家赏“红包”,厨子王拿着“红包”谢刁爷,刁爷点菜、评菜,情节不断推进。
②表现人物性格、心理。东家送“红包”,众人喷啧称赞,从侧面表现厨子王厨艺高明;厨子王辞“红包”,表现他对刁爷的点评心悦诚服;刁爷“拿过红包,转手按在厨子王手里”表现刁爷对厨子王的理解与照顾等。
③使故事更有波澜。小说写了得红包退红包返红包,红包在厨子王手里几进几出,故事波澜起伏。
9.答:①厨艺精湛。对厨子王的拍黄瓜、炒绿豆芽、香椿摊黄菜、熟扒五花离骨肉的点评,充分表现出他对配料、选材等烹饪技艺的熟悉程度,表明他是一位厨艺精湛的优秀厨师。
②待人坦诚。点评厨子王的四个菜,以诚相待,说的都是真实情况,没有虚假之处,其实也是对其厨艺的指教。
③体谅别人。体谅厨子王的辛苦劳动,反对“同行是冤家”的旧观念,主张同行要互相关照。
【课内文言部分】
10.答案C 【解析】A项中“从而”两个词古义是两个词,“从”是动词,跟随,“而”是顺接连词,可不译;今义“从而”是作为一个顺接连词用。B项中“丈人”古义是对老年人的敬称,今义指岳父。D项中“明日”古义一般指某一天的第二天,今义就是“明天”。
11.答案D 【解析】①句中的“以”是介词,可译为“用”,②句中的“以”也是介词,可译为“把”;③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④句中的“之”也是助词,但是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
12.答案B 【解析】B句中的“足”与例句的“洁”都是使动用法;A句中的“衣”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C句中的“风”是名词作动词,吹风;D句中的“生”、“死”是动词作名词,为“活着的人”、“死者”。
13.答案C 【解析】C项,丈人之所以离开是估计孔子会让子路重来劝说他不要隐居,而他是不愿从仕的,所以先走了。
【课外文言部分】
14.A 【解析】句中“殊为”修饰“不少”,中间不能拆开,据此可排除B、C两项。“益”是“增加”的意思,指的是“边戍之兵”,与“既多”放在一起重复,据此可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解析】D项,“特指皇帝、大臣死后被朝廷依据生前功绩、品德评定的称号”错误。“谥”不仅仅由朝廷评定,也有民间私谥;受“谥”的不仅是皇帝、大臣,也有民间有地位、有影响的人。故选D项。
16.C 【解析】C项,“对罪犯的十三岁以下孩子不予惩罚”错误。原文为“若年十三已下,家人首恶,计所不及。臣愚以为可原其命,没入官”,意思是“若孩子在十三岁以下,家人是首犯的,孩子不可能参与同谋。我认为应该饶了他们性命,罚没入官”,“没入官”就是惩罚。故选C项。
17.(1)源贺为人勇敢果断,每次遇到强敌就亲自与敌人奋力搏斗,皇帝常常告诫他不要冒险。
(2)服徭役的农家,逐渐享受到了休养生息的恩惠。刑罚措施的改良,希望能由此开始。
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雄果”,勇敢果断;“辄”,就;“奋击”,奋力搏斗;“诫”,告诫;“之”,代词,指源贺。
(2)“徭役”,用作动词,服徭役;“之”,助词,的;“蒙”,蒙受,享受;“休息”,休养生息;“刑措”,刑罚措施;“庶几”,希望;“兹”,此。
【参考译文】
源贺,是西平乐都人。源贺相貌伟岸,风度翩翩。太武帝向来听说他的大名,等召见后,很赏识他的机智才干,赐他西平侯的爵位。太武帝对他说:“你和我本为同源,后来因为其他原因而改了姓氏,现在卿可改为姓源。”源贺随太武征讨叛贼胡白龙,又征讨吐京胡,他都冲锋陷阵,凭借战功晋封为平西将军。太武帝出征凉州时,让他做向导,向他问攻战的计策。源贺道:“姑臧城外有四个鲜卑部族,都作为凉州外援,但他们都是我祖父的故人,我愿意在交战前宣扬我朝的威信,他们定会相继投降。”太武帝道:“好。”于是派他去招降,争取了三万多人。等围困了姑臧城,由于没有外援的顾虑,所以能集中力量攻城。凉州平定后,源贺因为战功晋爵位西平公。源贺为人勇敢果断,每次遇到强敌都亲自与敌人奋力搏斗,皇帝常常告诫他不要冒险。当时断狱判刑大多定刑过于严酷,源贺上奏道:“我认先王制定此项法律的意义,在于防止同谋,若犯的不是灭族大罪,就要专门下不连坐的诏书。若孩子在十三岁以下,家人是首犯的,孩子不可能参与同谋。我认为应该饶了他们性命,罚没入官。”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源贺又出任冀州刺史,改封陇西王。受任命后,他上书道:“犯死罪的,也不能都宽恕。应该衡量罪行轻重,还是有些值得怜悯体恤的。如今北方有强悍的夷寇在游弋骚扰,南面有狡猾的蛮贼据险作乱,在田中耕作的农民,还要服役去戍守边防。我认为除了犯下大逆不道,空手杀人的大罪,那些按照法律应该处死的贪污、盗窃及过失犯罪的罪人,都可以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戍守边境,这样就使那些本已丢了性命的人,又受了再生的恩德;服徭役的农家,逐渐享受到了休养生息的恩惠。刑罚措施的改良,希望能由此开始。”皇帝对这个建议十分赞赏,并批准执行,从此犯了死罪的人,都被饶了性命去戍边。过了好些年,皇帝对群臣道:“当年源贺劝谏朕,宽宥死刑犯人,把他们充军到北部边境戍守。从那时起,一年所存活下来的就很不少。不但保存下了许多人的生命,而且使戍守的士兵增多。假若人人都像源贺一样,朕统治天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源贺上书称自己有病请求告老还乡,他申请了多次,皇上才批准。每逢朝中有重大决策,皇上都要派人征询他的意见,还赏给他衣服药品和美味佳肴。太和元年二月,源贺到温泉去疗养治病。孝文帝、文明太后多次派使臣询问病情,并派太医给他治疗。病情越来越重,他回到京师。太和三年去世,谥号宣王。
【古代诗歌阅读部分】
18.D 曲中鼎足而立的三位英雄人物是:曹操、孙权和诸葛亮。D项显然错误。
19.C 分析不当处有二:一是表现手法没有运用比较;二是内容上没有表达“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名句默写部分】
20.【答案】(1)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小学而大遗
(3)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4)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语言综合运用部分】
21.答案B 【解析】从文意来看,括号内的句子是过渡句,括号后的句子强调的是“新意”,而不是“打开方式”,据此可排除A、C、D三项。
22.答案C 【解析】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顺理成章: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根据语境,应选“顺理成章”。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应该具备的,统统都有。根据语境,应选“包罗万象”。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无病呻吟:比喻没有值得忧虑的事情却长吁短叹,也比喻文艺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根据语境,应选“无病呻吟”。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根据语境,应选“鱼目混珠”。
23.答案A 【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先“想象”,再“建构”。C项语序不当,应先说“大历史”,再说“小人物”。D项搭配不当,“建设”应改为“建构”。
【写作部分】
24.此题考查学生掌握任务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材料第一段,“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象征,它曾作为农耕时代主要的生产力与人类一起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可以说,牛一直是默默奉献、诚实守信的代表,也是认真尽职的代名词。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砥砺奋进、创造历史的精神基因,更是披荆斩棘、创造未来的生动标识。
材料第二段,“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句鲁迅的名人名言,出自鲁迅的《自嘲》,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材料第三段,拓荒牛精神代表了第一代建设深圳特区的建设者们的拼搏进取精神!拓荒牛位于深圳市政府门前,是深圳的一标志。40年前,深圳的创业者们就象这头拓荒牛一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开垦成为一个国际性现代化城市,“拓荒牛”代表的,正是深圳的这种开拓、勤勉精神。
材料第四段,取自建国后的开拓发展阶段,百业待兴,资源占据重要位置,如王进喜一般的石油工人,铸就时代传奇。
任务是校团委举行“砥砺‘三牛精神’,续写时代华章”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围绕“三牛精神”,可以写“三牛精神”是什么,怎么发扬“三牛精神”,“三牛精神”的意义等等。
【立意】1.当代需要“孺子牛”精神;
2.勇做“拓荒牛”;
3.“老黄牛”的精神永不过时。
【范文】
砥砺“三牛精神”,续写时代华章
回首极不平凡的2020年,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生动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和中华儿女的奋斗精神,深深镌刻着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鲜明印记。展望2021年,我们要继续砥砺“三牛精神”,将人民记在心中、把责任抗在肩上,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续写人民事业时代华章。
为民服务孺子牛,把人民牢牢记在心中。2020年,“人民”这个关键词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频频提到,人民一直是总书记心中沉甸甸的牵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全局、科学决策,果断按下经济社会运转“暂停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先后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从初生婴儿到耄耋老人,不遗漏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患者,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病毒疫苗免费全民供应。当好为民服务孺子牛,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政治信仰。
创新发展拓荒牛,把国家安全摆在前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保障国家发展安全的战略“武器”,要始终将创新置于首位,让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鲜明底色。“十三五”期间,我国先后研制完成“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等一批先进潜水装备,建成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稳态强磁场、中国散裂中子源等一大批科学装置,“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科学创新硕果累累,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些成就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开拓创新精神。
艰苦奋斗老黄牛,把责任重担抗在肩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成就出自奋斗,辉煌来自拼博。“十三五”期间,我们完成了全面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粮食十七连丰,克服疫情影响,抵御洪涝灾害,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这些成就,正是无数中华儿女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干,一代接着一代拼,一点一滴累积而来的。当前,全球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国际格局深刻演变,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要顺势而上、乘势而为,夺取新的更大胜利。“十四五”规划着眼国内发展大趋势和国际格局大形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绘就了宏伟蓝图。我们要继续发扬传承艰苦奋斗、苦干实干、星夜兼程的老黄牛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艰辛历程,孕育出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要继续传承发扬“三牛”精神,以接续奋斗的昂扬姿态,夺取优异发展成绩,续写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