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2单元 单元测评必刷卷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2单元 单元测评必刷卷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2 16:1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2单元
单元测评必刷卷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书写(10分)
1.(2020·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bèn
zhòng?
chí
dùn?
tán
huà

zi?


miáo
huì
suì
dào
xíng
tài
péng

niǎo

二、信息匹配(2分)
1.(2020·全国四年级期中)下列句子中意思相同的是(______)和(______)
A.这几件事你全没有做对。
B.这几件事你都做对了。
C.这几件事你没有全做对。
D.这几件事你都做错了。
三、填空题(20分)
1.(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填序号)。(7分)
①(______)不相干
②欣喜若(______)
③点(______)之笔
④五(______)斑斓
(1)这一发现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________。
(2)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宣布正式开通,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一消息使全国人民________。
(3)孔雀高傲地向人们展示它________的羽毛。
2.(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方法。(4分)
阅读科普作品能增长我们的科学知识,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这时我们可以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试着去理解。读完后我们也要想一想书中的内容讲得有没有道理,再去查一查相关资料,看看现在有没有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3.(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3分)
①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我发现第________句表述更准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发现课文中还有这样表述准确的句子,比如:___________
4.(2020·全国四年级单元测试)填入适当的关联词,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1).(__________)我们遇到什么困难,(__________)不要退缩。
2).(__________)她很乐观,(__________)这点困难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3).(__________)明天下雨,庆祝会(__________)照常进行。
4).(__________)现在好了点,(__________)要接受批评,努力改正。
5.(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
(1)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
(______)
(2)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______)
四、语言表达(10分)
1.(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阅读科普作品,选择其中一本完成下面的阅读积累卡并推荐给同学。(5分)
科普作品阅读积累卡作品名称:《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我从中获取的两个科学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拼读句子,学会体问。(5分)
(1)太阳暖暖地照着/太阳照得火热/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根据这三个句子我会提问:为什么课文多次写到太阳?这样的想象有依据吗?
我会回答:应为只有太阳火热,松树才会流出松脂,而琥珀就是松脂球变得。
根据这三个句子我还会提问:_______________
我会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根据这句话,老师提出了问题:“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的依据是什么?
同学们开始探究:“它们”指的是_____和____,联系上文,我知道“前俯后仰地挣扎”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联系下文,我知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1.(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写法训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4分)
我发明的神奇外衣由植物纤维制成,非常环保,而且薄如蝉翼,能根据气温自动调节温度。左手袖口上有一个迷你显示屏,用于监测心肺功能和显示体感温度。
这件衣服最强大的功能在于它冬暖夏凉。冬季,它收紧面料间的缝隙,不让一丝寒风穿过,同时,自动升温系统打开,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每一寸肌肤,让人就像置身于温暖的阳光下。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者重点描写的功能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想象要大胆也要合情合理。作者描写了神奇外衣在冬季升温的过程,那么它在夏季如何降温呢?发挥想象在横线上写一写。(2分)
小提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发明”中比较独特的几个功能,有重点地介绍,写清楚它的用途和带来的好处,让读者能感受到你的发明的奇妙。
2.(2020·全国四年级单元测试)课内阅读。(11分)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胳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具体介绍了猎食性恐龙体态、体表的变化。(4分)
2).一位同学认为文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可能”二字删掉后不影响句子的表达,你认为“可能”二字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恐龙飞向蓝天的原因科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用“
”画出文中的相关句子。(1分)
4).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恐龙的演化过程。(4分)
身体(_____)→体表(_____)→具备(______)
→最终(______)
3.(2020·全国四年级单元测试)课外阅读我能行。(7分)
自然界有趣的现象
有人特别爱观察,在自然界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加拿大的作物管理专家彼特曼曾研究发现,生长的西红柿在缺水时会发出“呼喊”,如果“呼喊”后得不到水“喝”,“呼喊”就变成了“呜咽”。他解释说,这种声音是那些从根部向叶子传输水分的导管在萎缩时发出的,萎缩的力量相当于轮胎气压的25倍,会造成含有水分的导管破裂,从而发出“哭泣”的声音。
对于植物为什么会像动物一样“哭泣”,美国科学家从化学的角度做出了解释。他们认为,当植物生存受到威胁时,体内的亚麻酸就会发生变化,转化为茉莉酮酸,来帮助植物抵御外界的侵袭。茉莉酮酸的产生,就是植物“哭泣”的物质原因。
阿尔卑斯山的落叶松在被羊群啃食后,就会长出一簇刺针来。当羊群再来侵犯时,刺针便会刺入羊的身体,羊群只好敬而远之。有趣的是,被羊群啃食后长出的新嫩苗,在刺针的呵护下一直长到羊群吃不到的高度才抽出新的枝条来。
事实上,人们还有不少类似的发现。这些发现让我们看到,自然界是那样的神奇,又是那样的“有秩序”,如果随意地破坏、侵犯自然,是会遭到报复的。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
生长的西红柿在缺水时会发出“____”,如果这样做还得不到水,就会由“____”变成“____”。阿尔卑斯山的落叶松被羊群啃食后,会长出____,让羊群_______。
2).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2分)
__________
3).从这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__________
六、诗词曲鉴赏(6分)
1.(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古诗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从诗句中我感受到桃花开得_________________,作者赏花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的。
七、书面表达(30分)
1.(2020·江西四年级期末)习作展示。
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等,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记叙一件事。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写出自己的感受。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2单元
单元测评必刷卷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书写(10分)
1.(2020·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bèn
zhòng?
chí
dùn?
tán
huà

zi?


miáo
huì
suì
dào
xíng
tài
péng

niǎo

【答案】笨重
迟钝
谈话
鸽子
末期
描绘
隧道
形态
膨大
鸟翼
二、信息匹配(2分)
1.(2020·全国四年级期中)下列句子中意思相同的是(______)和(______)
A.这几件事你全没有做对。
B.这几件事你都做对了。
C.这几件事你没有全做对。
D.这几件事你都做错了。
【答案】A
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不同说法分析句子的语义,在本题中,不同的说法中含义相同的是A项和D项,表明这几件事全部都没做对。
三、填空题(20分)
1.(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填序号)。(7分)
①(______)不相干
②欣喜若(______)
③点(______)之笔
④五(______)斑斓
(1)这一发现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________。
(2)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宣布正式开通,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这一消息使全国人民________。
(3)孔雀高傲地向人们展示它________的羽毛。
【答案】毫






【详解】本题考查对四字词语的积累及运用。完成本题,一是要理解四字词语的意思,二是要结合语境进行选择。第(1)题重在说明这一发现在古生物研究史上的突出价值,而“点睛之笔”用来形容文章的传神绝妙之处,在本文中可引申为这一发现对研究实质性的推动。第(2)题重在形容全国人民的心情,而“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适合用在这里。第(3)题,“五彩斑斓”的意思是色彩纷繁,非常好看,适合形容孔雀的羽毛。
2.(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方法。(4分)
阅读科普作品能增长我们的科学知识,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这时我们可以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试着去理解。读完后我们也要想一想书中的内容讲得有没有道理,再去查一查相关资料,看看现在有没有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查阅资料
向他人请教
上网搜索
新的研究成果
【详解】考查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在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我们可以寻求多种解决方法,查资料、向别人请教,上网搜索等,平时也可以多查找相关资料,增加课外积累。
3.(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3分)
①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我发现第________句表述更准确,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发现课文中还有这样表述准确的句子,比如:___________
【答案】②
“一支”指的是恐龙中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恐龙都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示例: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语言特点的理解。第(1)题,要将①②两句话进行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词进行理解,同时思考课文语言的特点。课文叙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语言准确严谨。阐述理由的时候可以按照“解释关键词+结合关键词理解句子+分析特定文章的语言特点”的思路来写。第(2)题,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阅读课文,找出同样表述准确的句子就可以了。
4.(2020·全国四年级单元测试)填入适当的关联词,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1).(__________)我们遇到什么困难,(__________)不要退缩。
2).(__________)她很乐观,(__________)这点困难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3).(__________)明天下雨,庆祝会(__________)照常进行。
4).(__________)现在好了点,(__________)要接受批评,努力改正。
【答案】无论

因为
所以
即使

虽然
但是
5.(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
(1)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
(______)
(2)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______)
【答案】广阔
瑰丽
【详解】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找近义词时,可以找到与词语中的某个字相关的另一个词语作答。如,“绚丽”的近义词也可以是“美丽”“奇丽”。
四、语言表达(10分)
1.(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阅读科普作品,选择其中一本完成下面的阅读积累卡并推荐给同学。(5分)
科普作品阅读积累卡作品名称:《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我从中获取的两个科学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灰尘的旅行
高士其
灰尘能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
声音是一种看不见的波,它像水波一样,在空气中荡漾开去,碰到障碍,就会反射回来。
本书介绍了很多高新科技,提倡环保,能够激发读者探索科技的兴趣与信心,非常值得阅读。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科普读物的阅读积累。我们可以给阅读的每一本科普读物制作积累卡,方便查阅。同时也能加深对这本书内容的理解。
2.(2020·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拼读句子,学会体问。(5分)
(1)太阳暖暖地照着/太阳照得火热/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根据这三个句子我会提问:为什么课文多次写到太阳?这样的想象有依据吗?
我会回答:应为只有太阳火热,松树才会流出松脂,而琥珀就是松脂球变得。
根据这三个句子我还会提问:_______________
我会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根据这句话,老师提出了问题:“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的依据是什么?
同学们开始探究:“它们”指的是_____和____,联系上文,我知道“前俯后仰地挣扎”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联系下文,我知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写三个太阳的句子能调换顺序吗?
不能调换,因为三个句子分别描写了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天气,从描写中可知天气越来越热。
苍蝇
蜘蛛
被一大滴松脂抱在里头
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圈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1.(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写法训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4分)
我发明的神奇外衣由植物纤维制成,非常环保,而且薄如蝉翼,能根据气温自动调节温度。左手袖口上有一个迷你显示屏,用于监测心肺功能和显示体感温度。
这件衣服最强大的功能在于它冬暖夏凉。冬季,它收紧面料间的缝隙,不让一丝寒风穿过,同时,自动升温系统打开,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每一寸肌肤,让人就像置身于温暖的阳光下。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者重点描写的功能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想象要大胆也要合情合理。作者描写了神奇外衣在冬季升温的过程,那么它在夏季如何降温呢?发挥想象在横线上写一写。(2分)
小提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发明”中比较独特的几个功能,有重点地介绍,写清楚它的用途和带来的好处,让读者能感受到你的发明的奇妙。
【答案】1).冬暖夏凉
这是这件衣服最强大的功能
2).示例:那面料如绸缎般丝滑、冰凉,面料间的缝隙变大,可以加速空气流通,同时开启低温、防晒系统,丝丝凉意让人倍感舒适
【分析】1).我们由短文可知,文章着笔最多的是写这件衣服冬暖夏凉的功能,这个功能是这件衣服最强大的功能,是重要的内容。
2).此题考查我们的是思维拓展能力,我们可以进行对比想象,在冬天,能收紧面料,那么到夏天,我们可以使得面料间的缝隙变大,这样可以加速空气流通。
2.(2020·全国四年级单元测试)课内阅读。(11分)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胳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科学家们认为: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具体介绍了猎食性恐龙体态、体表的变化。(4分)
2).一位同学认为文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可能”二字删掉后不影响句子的表达,你认为“可能”二字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恐龙飞向蓝天的原因科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用“
”画出文中的相关句子。(1分)
4).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恐龙的演化过程。(4分)
身体(_____)→体表(_____)→具备(______)
→最终(______)
【答案】1).骨骼中空
身体轻盈
脑颅膨大
行动敏捷
2).不可以删掉。因为删掉“可能”,句意由原来的推测变成了确定,“可能”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4).逐渐变小、变轻盈
长出羽毛
滑翔能力
能够主动飞行
3.(2020·全国四年级单元测试)课外阅读我能行。(7分)
自然界有趣的现象
有人特别爱观察,在自然界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加拿大的作物管理专家彼特曼曾研究发现,生长的西红柿在缺水时会发出“呼喊”,如果“呼喊”后得不到水“喝”,“呼喊”就变成了“呜咽”。他解释说,这种声音是那些从根部向叶子传输水分的导管在萎缩时发出的,萎缩的力量相当于轮胎气压的25倍,会造成含有水分的导管破裂,从而发出“哭泣”的声音。
对于植物为什么会像动物一样“哭泣”,美国科学家从化学的角度做出了解释。他们认为,当植物生存受到威胁时,体内的亚麻酸就会发生变化,转化为茉莉酮酸,来帮助植物抵御外界的侵袭。茉莉酮酸的产生,就是植物“哭泣”的物质原因。
阿尔卑斯山的落叶松在被羊群啃食后,就会长出一簇刺针来。当羊群再来侵犯时,刺针便会刺入羊的身体,羊群只好敬而远之。有趣的是,被羊群啃食后长出的新嫩苗,在刺针的呵护下一直长到羊群吃不到的高度才抽出新的枝条来。
事实上,人们还有不少类似的发现。这些发现让我们看到,自然界是那样的神奇,又是那样的“有秩序”,如果随意地破坏、侵犯自然,是会遭到报复的。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
生长的西红柿在缺水时会发出“____”,如果这样做还得不到水,就会由“____”变成“____”。阿尔卑斯山的落叶松被羊群啃食后,会长出____,让羊群_______。
2).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2分)
__________
3).从这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__________
【答案】1).
呼喊
呼喊
呜咽
一簇刺针
敬而远之
2).含羞草在受到外界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片合闭。
3).植物和人一样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
六、诗词曲鉴赏(6分)
1.(2021·全国四年级课时练习)古诗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从诗句中我感受到桃花开得_________________,作者赏花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的。
【答案】1).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2).唐
杜甫
繁盛绚丽
愉悦
【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的积累与理解。完成本题,要整体回顾全诗,做到熟读成诵并默写正确。
《江畔独步寻花》诗歌内容: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2).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及考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诗句中的“可爱深红爱浅红”写出了桃花之多,颜色之美。两个“爱”的叠用,也让人体会到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时的愉悦心情。
七、书面表达(30分)
1.(2020·江西四年级期末)习作展示。
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等,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记叙一件事。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写出自己的感受。
【答案】例文:
我得到了表扬
“我跟你说啊,向心仪在学校里为人很好,我多想和她做朋友呀!”哦?是谁在表扬我呢?啊,原来是杨舒然和王佳妍在那边私底下议论我呢!
这时,我的好奇心就上来了,反正现在是体育课,老师也不在场,我得好好听听同学们眼中的我都是怎样的。为了不让她们看见我,我便躲进了她们身后的一个草丛里,像一个侦探一样偷听着。咦?一阵风吹过来,怎么有点听不见了?哦,那我凑近点听,果然,清楚多了。我又听到王佳妍说:“而且呀,向心仪学习成绩也很优秀呢!”听了这话,我心里美滋滋的,仿佛是吃了蜜一样甜。
突然,放学铃响了。妈妈来接我的时候,我根本克制不住内心里的兴奋,又蹦又跳的。妈妈看见我这副模样,便对我说:“你今天怎么了?吃错药了吗?还是大脑里的哪根筋断了?”我不想把今天杨舒然和王佳妍表扬我的话告诉妈妈,我要把它永远存在心中。
其实,表扬并不是只有老师的表扬和父母的表扬才会给我们带来前进的动力,有时同学之间不经意的一句表扬,也会给我们带来愉快的心情。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首先补充完整题目,确定自己所要描述的事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和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写出自己的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