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2 21: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日本晁衡(阿倍仲麻吕)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下列与诗中人物一样,都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
2.宋代赞宁说:“山川异城,风月同天”。下列体现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是(??? )
A.?张等通西域????????????????????????B.?甘英出使大秦????????????????????????C.?鉴真东渡????????????????????????D.?玄装西行
3.下面两幅图片人物反映的唐朝社会特征是(?? )

A.?经济高度繁荣???????????????????B.?开放与交流???????????????????C.?科技领先世界???????????????????D.?民族和谐交融
4.隋、唐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曾发挥过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下列发生于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是( ??)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唐蕃和亲?????????????????????????D.?“遗唐使"来华
5.以下两图反映的分别是哪两个历史人物走过的路线(??? )

A.?玄奘、鉴真????????????????????B.?鉴真、郑和????????????????????C.?玄奘、郑和????????????????????D.?马可·波罗、郑和
6.诗歌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是( ???)
A.?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B.?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C.?蓄人旧日不耕犁,如今相学种禾乖??????????????????????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唐朝时期同新罗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有( ??)
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B.?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少
C.?新罗仿照唐朝,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D.?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广泛流行于民间
8.观察《玄奘西行图》,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事件处于开元盛世②路线以长安为起点③此行承载文化交流④玄奘西行途经中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B.?传播日本文化???????????C.?加强两国之间的友谊???????????D.?求取佛教经义
10.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
A.?《资治通鉴》????????????????????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史记》
11.下列历史文物,可以实证(?? )
?? ???
A.?唐朝对外交流广泛??????????????????????????????????????????????B.?大唐对外掠夺金银和人口
C.?玄奘西游带回佛经??????????????????????????????????????????????D.?日本向大唐学习政治制度
12.唐朝时对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的对外政策开放???????????????????????????????????????????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3.比较唐与日本的铜钱,不能得出以下的结论的一项是( ??)
A.?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B.?开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
C.?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D.?日本铜钱是仿照唐朝铜钱铸造的
14.今年(2020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7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15.下列有关遣唐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来华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军事技术??????????????????B.?指的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C.?当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D.?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1)在材料一中,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怎样的?为此日本是怎样做的?
(2)根据材料二,“天竺”是现在的哪里?请你告诉戒日王“秦王”是谁?
(3)玄奘是在何时西游天竺的?回国后他写了一部什么书?这部书有什么重要的价值?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
材料二 ?据记载,当时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外交关系和友好往来。唐朝的都城侨居着大量外国客商、往来使节、僧侣、学者、留学生等,最多时达万人以上,仅日本的遣唐使就达十多批。
(1)写出材料一所示图中A地点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唐朝的对外交往对文化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个法度完善,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此,日本人是怎样做的?
(2)材料二诗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中的“传道义”指的是什么?
(3)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再写出一例与之相应的友好交往事例
(5)唐朝的繁荣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19.观看下面的壁画,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时的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拜占庭帝国、朝鲜和西伯利亚,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朝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骤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域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庭(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1)该壁画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2)根据以上壁画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唐朝对外交往方面的历史信息?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C
3. B
4. A
5. C
6. A
7. B
8. C
9. A
10. B
11. A
12. B
13. A
14. D
15. A
二、材料分析题
16. (1)经济发达,制度完备,文化昌盛,物产丰富.派出遣唐使向唐朝学习
(2)印度李世民(唐太宗)
(3)唐太宗时《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南亚大陆与地理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
17. (1)长安。
(2)对外交往活跃,交往国家众多,往来人数众多,交往频繁,人员身份多样,水路、陆路并进。
(3)原因: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交通便利,统治者重视等。影响:丰富了唐朝文化。
18. (1)派大批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
(2)鉴真东渡;在日本十年,传播唐文化。
(3)日本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很大。
(4)对外开放;玄奘西游。
(5)①国家统一才能繁荣昌盛;②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③政策开明,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19. (1)A
(2)可从朝代、交往国家、机构名称、交往礼节、 交往方式等方面回答。根据材料内容“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拜占庭帝国、朝鲜和西伯利亚,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唐朝时期的外交;唐朝与哪些国家进行了交往。根据“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可以知道唐朝负责对外交往的机构名称,唐朝时中外交往的礼节等等。
(3)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大唐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宏的气度;唐朝对外交往广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