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公元589年,经过短暂的较量后,南方的陈朝被北方的政权征服,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又一次实现了统一。这次统一全国的是(?? )
A.?北朝?????????????????????????????????????B.?北周?????????????????????????????????????C.?隋朝?????????????????????????????????????D.?唐朝
2.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是( ???)
A.?涿郡、江都??????????????????????B.?洛阳、余杭???????????????????????C.?洛阳、江都??????????????????????D.?涿郡、余杭
3.灭掉陈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局面”的统治者是(?? )
A.?北魏孝文帝?????? ????????????????????????????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
4.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的图示中,较为贴切的是(?? )
A.??????????????????????????????????????????????????B.????????????
C.??????????????????????????????????D.?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 )
A.?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B.?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C.?隋炀帝创立进士科?????D.?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开通最重要的意义是(??? )
A.?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C.?促进沿岸工商业的发展???????????????????????????????????????D.?灌溉沿岸大片良田
7.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②处的历史事件是(?? )
A.?陈朝灭亡????????????????????????B.?隋朝建立????????????????????????C.?隋朝统一全国????????????????????????D.?大运河开通
8.解读如图,当时大运河修建和利用(??? )
A.?沟通了南北并巩固统一???????????????????????????????????????B.?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实现了海上贸易被漕运取代????????????????????????????????D.?解除了长安遭受的军事威胁
9.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
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B.?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开创了“开元盛世”???????????????????????????????????????????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10.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下列关于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开凿于隋文帝时期???????????????????????????????????????B.?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C.?全长1700多千米?????????????????????????????????????????????D.?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1.下列关于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开创大一统局面
B.?灭孙吴,结束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短暂的统一
C.?灭陈朝,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开创又一个大一统时期
D.?灭南宋,结束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中国大一统的历史从此延续至今
12.16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因此肯定地认为,“英国的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
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C.?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13.新旧《唐书》所载830名进士依其社会门第统计分析,世族子弟与寒门子弟各占71%和16%,小姓子弟为13%。该统计分析表明唐朝科举制(?? )
A.?摧毁了门阀世族势力???????????????????????????????????????????B.?阻止了寒门子弟入仕
C.?推动了文化教育发展???????????????????????????????????????????D.?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
14.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夺取北周政权,改国号为隋????????? ② 在位期间开凿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③ 残酷暴虐,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④ 589年,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统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5.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 )
A.?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B.?灭掉陈,使中国重归统一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史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夯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四:如图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
(3)材料三中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
(4)材料四图中的B、C二处的地名分别是什么?
(5)材料四中这一工程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皇十七年(597年),“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 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 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扬州市区古运河新貌
材料三:?? 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古代人工河,与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佛加大佛塔并称为世界古代最宏伟的四大工程;但唯独京杭大运河,至今仍然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隋文帝时期经济状况如何?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请说明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的关系。
(3)根据材料二对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谈谈你的感想。
(4)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成功申遗。结合材料三,从历史角度说明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理由。
18.《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的作者张程将隋帝国从胚胎孕育到盛极一时、最后势力星散的全过程娓娓道来。请你根据书中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昙花王朝》第一部分第二章:转瞬而成的统一
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比陈叔宝的靡靡之音要难对付得多。因此,(杨坚)定下先南后北的策略……(灭陈后)统一天下。
《昙花王朝》第二部分第三章:开皇盛世
开皇十二年(592年),户部奏称:“天下府库都藏满粮食布匹,无法接纳新的物资。许多物资只能堆积在廊庑之下。”杨坚下令赶造新的仓库来容纳绢匹……天下富足,仓库难以承载赋税物资的盛况只在七百多年前的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出现过。那是一个被称为“文景之治”的盛世。因此,史家将杨坚统治时期称为“开皇盛世”。
《昙花王朝》第三部分第五章:王朝的形象工程
当东都洛阳还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工地的时候,杨广又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万人赶赴规划中的运河沿线。……被征发的民工有超过一半死在了运河工地上。
(1)杨坚建立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统一大业?
(2)杨坚统治时期,出现“开皇盛世”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从“一百多万”和“一半”这两个数据分析,杨广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含义: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语
材料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汪洙《神童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2)材料二中的“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与中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在这一制度创立过程中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2. D
3. B
4. D
5. C
6. A
7. C
8. A
9. D
10. D
11. C
12. C
13. D
14. B
15. A
二、材料分析题
16. (1)隋文帝。
(2)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隋朝大运河。
(4)洛阳;余杭。
(5)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17. (1)状况:社会经济繁荣。原因:隋文帝在位时,发展经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隋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
(2)关系:隋文帝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
(3)感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创造力等。
(4)理由: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言之有理即可)
18. (1)北方民族的交融;南方经济的发展;人民渴望统一。
(2)原因: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表现:国家统一安定,人们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3)是个滥用民力、残暴的皇帝。隋文帝时国家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具备了开通大运河的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的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开凿大运河的可能性;利用天然河道和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
19. (1)选拔官员注重门第和出身,不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科举制度。隋文帝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3)维护封建统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