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2第五单元交变电流 单元双基精品试卷 (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3-2第五单元交变电流 单元双基精品试卷 (B)(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23 09:0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06805339725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度高中物理单元双基精品试卷
选修3-2第五单元交变电流(B)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根据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i=5sin 500t(A)可知,从开始计时起,第一次出现电流峰值所需要的时间是( )
A.2 ms B.1 ms C.6.28 ms D.3.14 ms
2.两种电压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图甲表示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交变电流,图乙表示直流
B.两种电压的有效值都是311 V
C.图甲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220sin 100πt(V)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甲为某小型发电机的原理示意图,此时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正常工作时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OO′轴匀速转动,线圈电阻为r=2 Ω,外电路电阻记为R=5 Ω,若用电流传感器(图中未画出)记录通过R的电流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线圈位于图甲所示位置
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20π rad/s
C.电流的有效值为10 A
D.发电机电动势的最大值为50 V
4.一种调光台灯电路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它通过双向可控硅电子器件实现了无级调节亮度。给该台灯接220 V的正弦交流电后加在灯管两端的电压如图乙所示,则此时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
A.220 V B.2202 V C. 110 V D.1102 V
5.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其中T1、T2为理想变压器,输电线电阻可等效为电阻r,灯L1、L2相同且阻值不变。现保持变压器T1的输入电压不变,滑片P位置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灯L1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闭合开关S,灯L1会变亮
B.仅闭合开关S,r消耗的功率会变大
C.仅将滑片P下移,r消耗的功率会变小
D.仅将滑片P上移,电流表示数会变大

6.如图所示,理想自耦升压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可通过滑片P1进行调节,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两交流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电压恒定的交流电源。要使两电流表示数均增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下列操作一定能实现这一目的是( )

A.P1不动,P2上滑
B.P1不动,P2下滑
C.P1上滑,P2下滑
D.P1下滑,P2上滑
7.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是断开的,所以所有的直流电都不能够通过电容器
B.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容器,电容器对交流电无阻碍作用
C.电压相同的交变电流若周期不同,通过电容器受到的阻碍作用不同,周期越大阻碍越小
D.对于确定的电容器,交变电流通过时产生的容抗越小,说明交变电流的频率越大
8.为消除高压输电线上的冰凌,有人设计了这样的融冰思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除冰。若在正常供电时,高压线上输电电压为U,电流为I,热耗功率为ΔP;除冰时,输电线上的热耗功率需要变为9ΔP,则除冰时(认为输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不变)( )

A.输电电流为3I B.输电电流为9I
C.输电电压为3U D.输电电压为13U
9.在一阻值为R=10 Ω的定值电阻中通入如图所示的交流电,则( )

A.此交流电的频率为0.5 Hz
B.此交流电的有效值约为3.5 A
C.在2~4 s内通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1 C
D.在0~2 s内电阻产生的焦耳热为25 J
10.理想变压器与三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R1、R2、R3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在a、b间接入正弦式交变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R3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2
B.R1、R2、R3消耗的功率之比为4∶1∶4
C.a、b间输入功率与变压器输入功率之比为15∶2
D.a、b间输入电压与变压器输入电压之比为6∶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6分)如图所示,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保险丝P的熔断电流为2 A,电容器C的击穿电压为300 V。若在a、b间加正弦交流电压,并适当地调节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使P恰好不被熔断,C恰好不被击穿,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A,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


12.(8分)在“探究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
②闭合电源开关,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线圈和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③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电源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
④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以上步骤。
(1)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只填步骤前数字序号);
(2)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两线圈的匝数n1=1 600,n2=400,当将n1做原线圈时,U1=16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4 V;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后,当U1′=8 V时,U2′=32 V,那么可初步确定,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U1、U2与线圈匝数n1、n2的关系是________。
13.(10分)如图所示,圆形线圈共100匝,半径为r=0.1 m,在匀强磁场中绕过直径的轴OO′匀速转动,磁感应强度B=0.1 T,角速度为ω=300π rad/s,电阻为R=10 Ω。

(1)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90°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多大?
(2)写出线圈中电流的表达式(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图示位置为t=0时刻)。
(3)线圈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热功率多大?








14.(10分)一居民小区有440户,以前每户平均消耗电功率为100 W,使用的区间变压器匝数比为165∶6,恰好能使额定电压为220 V的用电器正常工作,现在因家用电器增加,每户平均消耗的电功率为250 W,若变压器输入电压仍为6600 V,区间输电线路不变,为了使家用电器正常工作,需换用区间变压器,则此变压器的匝数比为多少?








15.(12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中输入电压U1=3300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220 V,输出端连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灯泡L1和L2,绕过铁芯的导线所接的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示数U=2 V。求:

(1)原线圈的匝数n1;
(2)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I2=5 A,电流表A1的示数I1;
(3)在(2)情况下,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I1′。










16.(14分)风力发电作为新型环保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图所示的风车阵中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 kW,输出电压是250 V,用户需要的电压是220 V,输电线总电阻为10 Ω。若输电线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输送功率的4%。

(1)画出此输电线路的示意图;
(2)求在输电线路中设置的升、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3)求用户得到的电功率。


物 理(B)答 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D
【解析】由已知条件有ω=2πT=500 rad/s,则T=2π500 s,由表达式可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第一次出现电流峰值需Δt=T4=2π500×14 s=π1 000 s=3.14×10-3 s=3.14 ms。(或:由交流电瞬时值表达式,当i为最大值时有sin ωt=1,即500t=π2,则t=π1 000 s=3.14×10-3 s=3.14 ms。)
2.【答案】D
【解析】只要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该电流就叫作交变电流,A错误;两种电压的最大值都是311 V,而非有效值,B错误;图甲中交变电流的周期为2×10-2 s,所以ω=2πT=100π rad/s,但是最大值是311 V,C错误,D正确。
3.【答案】A
【解析】t=0时,感应电流最大,则线圈的位置为垂直中性面,A正确;由图乙可知,周期T=0.2 s,则ω=2πT=10π rad/s,B错误;由图乙可知,电流的有效值I=Im2=5 A,C错误;发电机电动势的最大值Em=Im(R+r)=70 V,D错误。
4.【答案】C
【解析】设电压的有效值为U,根据有效值定义有2·T2=U2RT,解得U=110 V,C正确。
5.【答案】B
【解析】闭合开关S,则消耗的功率增大,T2副线圈中电流增大,T2原线圈电流也增大,则r上损失的电压和消耗的功率增大,则T2输入电压减小,灯泡L1两端电压减小,故灯泡L1会变暗,A错误,B正确;仅将滑片P下移,T1副线圈匝数增大,则输出电压增大,T2的输入电压增大,灯泡电压也增大,消耗功率增大,则T1输入功率增大,原线圈电流增大,那么副线圈的电流也增大,故电阻r消耗的功率增大,C错误;同理仅将滑片P上移,T1副线圈匝数减小,则输出电压减小,T2的输入电压减小,灯泡电压也减小,消耗功率减小,则T1输入功率增大减小,原线圈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会减小,D错误。
6.【答案】B
【解析】由理想变压器的变化规律有I1I2=n2n1,可知当匝数比不变时,有。P1不动,则匝数比不变,又U1不变,根据U1U2=n1n2,可知U2不变。当P2上滑时,R2增大,则I2减小,I1减小;反之当P2下滑时,R2减小,则I2增大,I1增大,故A错误,B正确。P1上滑、P2下滑或P1下滑、P2上滑时匝数比均发生了变化,不满足题意,故C、D错误。
7.【答案】AD
【解析】由于电容器两个极板是断开的,形不成闭合电路,所以直流电不能通过,A正确;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容器的实质是电容器的充放电电荷在极板上聚集,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故B错误;根据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就越小,故C错误,D正确。
8.【答案】AD
【解析】高压线上的热耗功率ΔP=I2R线,若热耗功率变为9ΔP,则9ΔP=I′2R线,可得I′=3I,A正确;输送功率不变,即P=UI=U′I′,得U′=13U,D正确。
9.【答案】ABC
【解析】由题图可知,交流电的周期为2 s,故频率f=1T=0.5 Hz,A正确;根据有效值的定义,由I2RT=I21RT2+I22RT2=250 J得,I=3.5 A,B正确,D错误;在2~4 s内通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Q=I2T2-I1T2=1 C,C正确。
10.【答案】CD
【解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之比U1∶U2=n1∶n2=1∶2,电流之比I1∶I2=n2∶n1=2∶1。R2两端电压等于原线圈电压,R3两端电压等于副线圈电压,则UR2∶UR3=U1∶U2=1∶2;设R1=R2=R3=R,则流过R2的电流,流过R3的电流,流过原线圈的电流I1=2I2=,则流过R1的电流,则R1两端电压UR1=IR1R=5U1,因此R1、R2、R3两端的电压之比UR1∶UR2∶UR3=5∶1∶2,A错误;R1、R2、R3消耗的功率之比PR1∶PR2∶PR3=UR12∶UR22∶UR32=25∶1∶4,B错误;由于理想变压器本身不消耗能量,则a、b间输入功率与变压器输入功率之比为(PR1+PR2+PR3)∶PR3=15∶2,C正确;a、b间输入电压与变压器输入电压之比为(UR1+UR2)∶UR2=6∶1,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6分)
【答案】2 212.1
【解析】电阻R0和R串联接入交流电路中,通过保险丝的电流与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相等;电容器与电阻R并联,故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R两端的电压相同。电压表的读数是电阻R两端电压的有效值,而电容器的击穿电压是加在电容器两端的交流电压的最大值,故电流表的读数为2 A,电压表的读数为3002 V=212.1 V。
12.(8分)
【答案】(1)①③②④ (2)U1U2=n1n2
【解析】(1)在该实验中,首先将两个线圈套到可拆变压器的铁芯上;再将匝数较多的一组线圈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电源输出端上,另一个作为副线圈,接上小灯泡;闭合电源开关,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线圈和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最后将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重复以上步骤。
(2)两线圈的匝数n1=1 600,n2=400,当将n1做原线圈时,U1=16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4 V;当原线圈与副线圈对调后,U1′=8 V时,U2′=32 V,由以上数据可得:U1U2=n1n2。
13.(10分)
【解析】(1)当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线圈中有最大感应电流。最大感应电动势为
Em=NBSω=100×0.1×π×0.12×300π V=30 V
Im=EmR=3 A。
(2)由题意知i=Imsin ωt
即i=3sin 300πt(A)。
(3)感应电流的有效值I=Im2=32 A
发热功率P=I2R=32×10 W=45 W。
(10分)
【解析】未换时输电电流I=P总U用=200 A
输送电压U2=n2n1U1=240 V
由ΔU=U2-U用=IR线,得R线=0.1 Ω
换变压器后I′=P总′U用=500 A
线路电压损失ΔU′=I′R线=50 V
变压器输出电压U2′=U用+ΔU′=270 V
变压器匝数比n1∶n2=U1∶U2′=220∶9。
15.(12分)
【解析】(1)由电压与变压器匝数的关系可得
U1n1=U2n2=U
则n1=1650匝。
(2)当开关S断开时,有U1I1=U2I2
I1=U2I2U1=13 A。
(3)当开关S断开时,有RL=U2I2=44 Ω
当开关S闭合时,设副线圈总电阻为R′,有R′=RL2=22 Ω
副线圈中的总电流I2′=U2R′=10 A
由U1I1′=U2I2′可知,I1′=U2I2′U1=23 A。
16.(14分)
【解析】(1)如图所示。

(2)输电线损失的功率P损=P×4%=4 kW
输电线电流I2=P损R线=20 A
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U2=PI2=5×103 V
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U1U2=120
电压损失U损=I2R线=200 V
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U3=U2-U损=4800 V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3n4=U3U4=24011。
(3)用户得到的电功率P用=P-P损=96 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