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答题纸
1.
2. 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2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 (4)调位号:
⑴元旦晚会上,我们发现班级有许多有表演天赋才能的同学。
⑵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3.( )(2分)
4.(1)沾衣欲湿杏花雨, 。
(2)______ , 思而不学则殆。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 ________。
(4) ,脉脉不得语。
(5) ,风正一帆悬。(王湾《 》)
(6) ,
(7) ,
5.口语交际(3分)
6.作者 : 主要人物:
情节 :
收获:
7.(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 分)
【答】
(2)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20
8.结合“杨花”特点,“杨花”能唤起读者对王昌龄 的联想。(1分)
9.(2分)【答】
10.(4分)①或王命急宣 (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 ④每至晴初霜旦 ( )
11.( )(1分)
12. (2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3.(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文章渔歌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15.①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 ②形体上优点是: 16.说明方法:_________(1分)作用: (2分) 17.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有(不得超出方格):(3分)
18.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什么?(2分)
答:
19.①-②段写小时候“我”很馋,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描写手法:
作用:
20. ⑨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2分)
答:
21.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3分)
答:
三、作文(35分)
22.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痛苦,或让你失望、后悔……
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这事真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要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③要有具体细致的情节。
这事真让我
100
200
300
400
500
200
PAGE
1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
友情提醒: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4分)
这披上白衣的柳林,跟西天边那五色bīn纷的彩霞相yìng起来,宇宙变得如同鲜艳而秀美的刺绣一般。特古日克湖还没有解冻,几只野鸭从深草里温暖的巢窝中走出来,在湖岸上pái徊,为这草原特有的漫长的寒冷季节,低声唱着忧伤的怨歌。这时一轮圆月从东方冒出头来,向大地撒出土红色的光辉;山川、草原和沙漠沉jìn到静谧之中。
(玛拉沁夫 ( http: / / www.shufuman.com / asp / search.asp catalog=author&keyword=玛拉沁夫" \o "玛拉沁夫 )《茫茫的草原》)
2. 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2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 (4)调位号:
⑴元旦晚会上,我们发现班级有许多有表演天赋才能的同学。
⑵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多次上课迟到,老师批评了还是没有用,真是不可救药。
B.在“为四川灾区献爱心”的主题班会上,大家认为张华提出的活动方案可操作性很强,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刘翔退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110米跨栏比赛的消息,真是骇人听闻。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4.按要求和提示填写诗、词及相应的作品:(10分)
(1)沾衣欲湿杏花雨, 。(志南和尚《绝句》)
(2)______ , 思而不学则殆。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 ________。
(4)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5) ,风正一帆悬。(王湾《 》)
(6)刘禹锡在《秋词》中直接抒发赞秋之情的诗句是: “ ,
”
(7)第29届奥运会期间,北京奥组委将《〈论语〉八则》中的一句话作为奥运会的迎宾语,并悬挂于鸟巢,这就是“ , ” 一句。
5.口语交际(3分)
你发现本班的宋明同学不爱惜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导致书刊封面破损,书角卷起。你会怎样劝说宋明改正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3分)
6.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学期向你推荐的名著是《汤姆 索亚历险记》,你一定受益匪浅。请将你的收获填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中。(5分)
作品 :《汤姆 索亚历险记》
作者 : 主要人物:
印象深刻的情节 :
我的收获:
7.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答题。(4 分)
材料一:在美国,各社区都有图书馆,任何人都可以进去阅读。德法等国都设有国家阅读基金,通常由国家领导人担任主席或名誉主席。韩国为了推动国民读书,也有各种各样的读书组织和读书节……中国对国民的阅读状况也非常关注,提出了“国民图书阅读率”这个概念,每隔两年在国内进行一次调查。
材料二:目前,教研室正大力推进课外名著阅读,各中小学也努力建设“书香校园”,通过师生诵读、经典推荐、图书漂流、读书征文等活动,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氛围,切实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 分)
【答】
(2)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2分)
20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8~9题。(3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结合“杨花”特点,“杨花”能唤起读者对王昌龄 的联想。(1分)
9.诗结尾两句大胆想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二)阅读《三峡》,完成12~16题。(13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试解释加点词的词义。(4分)
①或王命急宣 (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 ④每至晴初霜旦 ( )
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C. 素湍绿潭 又留蚊于素帐中 D. 则素湍绿潭 则以钳搏之
12.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文章渔歌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9 分)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①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间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掠,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那么,煎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原来,煎子的身躯成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15.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什么?(1分)形体上的优点有哪些?(3分) 答:①燕子形体上的弱点是: ②形体上优点是: 16.说出画线的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答:说明方法:_________(1分)作用: (2分) 17.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有(不得超出方格):(3分)
(四)阅读《餐桌上的谜底》一文,完成15~18题。(10分)
餐桌上的谜底
①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馋了。
②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 (挪、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③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
④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⑤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工钱20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⑥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再挖挖就又两元了。”我 (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妈说;“你歇一会儿再干。”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依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
⑦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
⑧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⑨是的,我知道了。
⑩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⑾那年,我11岁。
18.第②段和第⑥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什么?(2分)
答:
19.①-②段写小时候“我”很馋,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0. ⑨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2分)
答:
21.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3分)
答:
三、作文(35分)
22.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痛苦,或让你失望、后悔……
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这事真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姓名。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要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③要有具体细致的情节。
这事真让我
100
200
300
400
500
200
PAGE
6
七年级语文试卷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