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昆虫复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昆虫复习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24 09:4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单元 昆虫
第9课 庞大的“家族”
一、填空。
1.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占动 物总数的(61%)。
2.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或 两对翅)。
3.蜻蜓的眼睛(很大),翅膀是(透明的)。它不仅可以朝前、朝后、朝侧面飞,还会像直升
机那样(悬停)在空中。
二、判断
1.我们在野外遇到昆虫,可以把它们抓回家。(×)
2.有的昆虫对我们有害,有的昆虫对我们有益。(V)
3.蝴蝶拥有美丽的翅膀,它不是昆虫。(×)
4.蜘蛛的体型较小,它也是昆虫。(×)
5.昆虫是动物中很小的一个分支。(×)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A)。
A.螳螂
B.蜈蚣
C.蜗牛
2.数量最多的昆虫是(C)。
A.蜜蜂
B.蟋挛
C.甲虫
3.在观察蝉的活动结束后,应把蝉(D)
A.随手丢掉
B.不管不顾
C.杀死
D.放回大自然
四、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有哪些?
答:蚂蚁、蜻蜓、蝴蝶、蜜蜂、蟋挛、螳螂、蝉、七星瓢虫、苍蝇、蚊子、嶂螂等
五、怎样用身边的材料做一种昆虫模型?
答:
1.准备一些枯树和开心果果壳。
2.用热:熔胶把“头部”与“胸”“腹”连接起来,然 后把果壳贴在“背部”,在“头部”粘上“触须”。
3.在“胸部”的两侧分别粘上“足”。
六、说说螳螂有哪些特征?
答:它常常扮成绿色植物,这有利于隐蔽自己。它的前足很发达,上面长满锋利的尖刺, 捕捉猎物很方便。
第10课 养昆虫
一、填空。
1.昆虫的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让我们通过(饲养昆虫)来了解它一生的变化。
2.我们通过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会有很多发现。
3.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凹陷)。
4.每天(清除粪便)、(换桑叶),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
5.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6.蚕结茧(十多天)后,蚕蛾从茧中钻了出来。
7.蚕蛾全身都是(白)的,身体(胖乎乎)的,头上长着(一对触角)。
二、判断。
1.保存蚕卵和新鲜桑叶的方法都是冷藏。(V)
2.蚕变成蛹以后,就没了眼睛和足,而且身体的环节也没(x)
3.所有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都不同。(x)
4.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v)
5.蚕在蜕皮前,食欲会大大增加。(x)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蚁蚕很小很软,绝不可以用(C)把它刮到桑叶上
A.毛笔
B.羽毛
C.牙签
2.蚕的一生要蜕皮(A)次。
A.6
B.5
C.4
3.卜列关于养蚕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B.蚁蚕吃的桑叶可以切成碎片或条状
C.蚕宝宝一定要在密封的盒子里饲养,以防被虫咬
四、养蚕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喂小蚕的桑叶要切碎或剪碎。喂大蚕可以用整片桑叶。要保证养蚕金内的清洁。经常 除蚕粪。
五、在孵蚕的盒盖上为什么要扎一些小孔呢?
答:孵蚕时,需要盖上盆盖,容易导致空气流通不好,所以要扎几个孔。
六、蚕宝宝在吐丝前身体和行为有什么变化?
答:身体变得洁白,还有些透明,不再吃桑叶。
七、除了养蚕,我们还可以养菜青虫。请把养菜青虫的方法记录下来。
答:
1.找几只菜叶上的菜青虫,用刷子轻轻刷到盒子里,并带回家。
2找一个洗舌净的玻 璃瓶,在瓶底放些小石子,铺上士,再把菜青虫放进去。
3.用锥子在瓶盖上扎几个 洞,让瓶子内外的空气流通。
4.每天用新鲜的菜叶等喂菜青虫。
第11课 探究昆虫的奥秘
一、填空。
1.除了通过(观察)(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更多奥秘。
2.蚕宝宝喜欢生活在(黑暗)的地方。
3.蚂蚁是用触角)传递信息的。
二、判断。
1.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只要方法正确就能得出结果。(×)
2.进行实验设计时,为了保证对比实验的公平性,除了对比因素不同以外,其他的因素要保持完全一致。( √ )
3.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只要有一个就可以,没必要浪费。(×)
三、我们在选择研究的问题时,应该多提什么样的问题?
答: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找到答案的问题;与所学科学知识有关的问题﹔现阶段我们可以 解答的问题,即不涉及太复杂知识的问题。
四、实验探究
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昆虫都有趋光性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3~5种昆虫,如蚂蚁、蟋挛、蚊子、蚕蛾、蜻螂等,设计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虫都有 趋光性。
答:提出问题: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吗?
作出假设: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
设计实验:1.取蚂蚁、蟋挛、蚊子、蚕蛾、蜻螂各5只。2.把这5种昆虫放在一个暗室内, 之后用一只小手电筒向这个暗室发出一明一暗的闪光。3.重复上迷实验3~5次。
实验现象:蚊子、蚕娥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蝉、蚂蚁和蜻螂却没有一只向光源靠近。
实验结论: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一般城类和蚊于有趋光性
五、为探究“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
答:
1.准备两个饲养盒,里面各放10条蚕宝宝.
2.给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桑叶,给另一 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莴笋叶。
3.两个饲养盒放在相同的地方。
六、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是合理的?
答:
1.要考虑到实验的公平性,除了对比因素不同以外,其他的因素要保持完全一致。
2. 要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要取更多的样本进行研究,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18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