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第3单元
单元测评必刷卷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书写(8分)
1.(2020·全国三年级期中)看拼音,写词语。
gēn
suí
shè
jì
chí
táng
duì
dài
xiān
xì
guǎng
fàn
kuà
yuè
jīng
zhì
二、信息匹配(5分)
1.(2020·全国三年级单元测试)选量词填空(3分)
座
辆
头
位
副
匹
一(________)桥
一(________)马
一(________)车
一(________)图画
一(________)画家
一(________)毛驴
2.(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选材训练)根据习作要求,选择恰当的习作材料。(2分)
①写春联,贴春联。
②说吉利话,收压岁钱。
③和同学一起打游戏。
④过年吃饺子的历史渊源。
⑤过年时,妈妈和的饺子馅最好吃了。
⑥“我”过年包饺子时很高兴。
(1)王小明的习作题目是“难忘的春节”,他可以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小明想具体写包饺子的活动,他应该重点写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21分)
1.(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按要求填空。(2分)
“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画。其中“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是“__________”的意思。
2.(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词语综合练习。(4分)
(1)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①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________)
②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________)
(2)“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成语“__________”,
我能用这个成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明确。
3.(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按要求完成练习。(5分)
(1)看到“名扬中外”一词,我想到了与它意思相近的词“_______”,文中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________》。读完这篇课文。我认为这幅画会名扬中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着马,有的(
)着担,有的(
)着毛驴,有的(
)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
)。
①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到括号里,再读一读。
赶
挑
推
骑
溜达
②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____________”画出来。围绕这句话,作者描写了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_(A.建筑和商人
B.店铺和行人
C.店铺和商人)。
4.(2020·全国三年级期中)照样子,写词语。(6分)
源源不断 滔滔不绝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一模一样 不三不四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笔墨纸砚 望闻问切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5分)
1.(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小练笔。(选做题)(2分)
课文在介绍赵州桥“美观”的特点时,先总写,再通过生动的词语围绕“美观”进行具体描写,这样写可以使结构更加清晰。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你的校园。
总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具体写: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按要求写句子(3分)
1).造纸术的发明,诗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用麻来造纸的方法没有普及(用关联词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1.(2021·全国三年级期中)阅读理解。(7分)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用“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1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这种设计”是哪种设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既……又……”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州桥的设计有哪些优点?(
)(多选)
(2分)
A.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B.节省石料。
C.看上去非常宏伟、壮观。
D.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2.(2020·全国三年级单元测试)课外阅读。(8分)
过年(节选)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莱。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作者在文中没有写的过年的事是?(
)(1分)
A.吃杂拌儿
吃年夜饭
B.睡觉
C.守岁?放鞭炮
D.打扫剩菜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3).“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句话写出了(
)(1分)
A.家里挂太多东西了
B.浓浓的年味
C.准备这些东西太累了
4).“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
”下列选项中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1分)
A.我困得低枝倒挂,有胃口去吃
。
B.我困得低枝倒挂,有没有胃口去吃呢?
C.我困得低枝倒挂,没有胃口去吃。
5).“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1分)
A.承上启下
B.总领全文
C.总结全文
6).从哪些句子看出过年对于“我”不爱过年?(________)(填序号)(1分)
①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
②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
③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
④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
7).你喜欢过年吗?为什么?(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0·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课外阅读。(7分)
四大发明
除了造纸术,中国古代还发明了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指南针是用来判断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古代叫它“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以此达到用磁针来指示方向的目的。指南针主要用于航海、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印刷术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代毕昇(shēng)的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既费时、费事,又易抄错、抄漏。而印刷要方便灵活、省时省力得多。中国的印刷术经过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是献给人类文明的一份厚礼。
火药来自炼丹。炼丹家求取长生不老之药时,发现把硫(liú)、硝(xiāo)、炭三种物质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极易燃烧,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当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时,就制成了黑火药。
四大发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zhì
huì)和才干。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手抄书籍的缺点是____。(填序号)(1分)
①费时 ②费事 ③易抄错 ④抄漏
3).印刷的优点不包括( )(1分)
A.方便灵活
B.省时省力
C.简单易操作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指南针是用来判断方位的一种复杂仪器。
B.中国的印刷术经过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
C.当炼丹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时,就制成了黑火药。
六、诗词曲鉴赏(9分)
1.(2021·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填空并答题。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解释带点的词语。(2分)
独_________________
异乡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的前两句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全诗抒发了他_____。(3分)
七、书面表达(30分)
1.(2020·全国三年级单元测试)习作。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阖家欢乐的春节,有闹花灯的元宵节,还有全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的中秋节……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你是怎样过节的。
要求:1.把过节的过程写具体。2.语句通顺,中心突出。3.300字左右。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第3单元
单元测评必刷卷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书写(8分)
1.(2020·全国三年级期中)看拼音,写词语。
gēn
suí
shè
jì
chí
táng
duì
dài
xiān
xì
guǎng
fàn
kuà
yuè
jīng
zhì
【答案】跟随
设计
池塘
对待
纤细
广泛
跨越
精致
二、信息匹配(5分)
1.(2020·全国三年级单元测试)选量词填空(3分)
座
辆
头
位
副
匹
一(________)桥
一(________)马
一(________)车
一(________)图画
一(________)画家
一(________)毛驴
【答案】座
匹
辆
副
位
头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故答案为:座;匹;辆;副;位;头。
2.(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选材训练)根据习作要求,选择恰当的习作材料。(2分)
①写春联,贴春联。
②说吉利话,收压岁钱。
③和同学一起打游戏。
④过年吃饺子的历史渊源。
⑤过年时,妈妈和的饺子馅最好吃了。
⑥“我”过年包饺子时很高兴。
(1)王小明的习作题目是“难忘的春节”,他可以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小明想具体写包饺子的活动,他应该重点写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④⑤⑥
⑤⑥
【详解】本题考查选材能力。(1)由习作题目“难忘的春节”可以看出,中心内容是“春节”,①②④⑤⑥均和春节有关。(2)题干中“包饺子的活动”提示我们,⑤⑥需要重点来写。
三、填空题(21分)
1.(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按要求填空。(2分)
“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画。其中“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是“__________”的意思。
【答案】巳
3
另外的,别的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本题考查查字典的方法和字义。
注意“异”在字典中通过“巳”和“廾”都能查到。“异乡”就是外地,其中“异”指“另外的,别的”。
2.(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词语综合练习。(4分)
(1)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①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________)
②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________)
(2)“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成语“__________”,
我能用这个成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珍贵
精妙
活灵活现
齐白石爷爷画的虾活灵活现
【详解】(1)本题考查近义词。“宝贵”有“极有价值,非常难得”的意思,近义词可以写“珍贵”。“精美”的意思是“精致美好”,近义词可以写“精致”“精妙”等。
(2)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真像活了一样”提示了成语的中心意思,扣住“活”字,我们可以想到“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等成语,再用自己想到的成语造句,注意语句通顺,句意明确。
3.(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按要求完成练习。(5分)
(1)看到“名扬中外”一词,我想到了与它意思相近的词“_______”,文中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________》。读完这篇课文。我认为这幅画会名扬中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着马,有的(
)着担,有的(
)着毛驴,有的(
)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
)。
①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到括号里,再读一读。
赶
挑
推
骑
溜达
②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____________”画出来。围绕这句话,作者描写了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_(A.建筑和商人
B.店铺和行人
C.店铺和商人)。
【答案】(1)举世闻名
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写实性很强,时代气息浓厚,画面细节刻画真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①骑
挑
赶
推
溜达
②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B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名扬中外”指名声很大,“闻名中外”“举世闻名”也是这个意思。课文中介绍的那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从文中对这幅画的描述可以知道它名扬中外的原因。
(2)第①题考查动词在语境中的运用。我们要先读懂句子,再联系生活想一想做某事时的动作,如:马一般用来“骑”;担子要用肩来“挑”;毛驴动作慢,一般“赶”着走;独轮车一般“推”着走;在街上没有目标地走时,多用“溜达”一词来形容。第②题考查理解重点段落的能力。这段话主要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从街市两旁的店铺和街上的行人这两方面描写了街市热闹的场景,因此选B。
4.(2020·全国三年级期中)照样子,写词语。(6分)
源源不断 滔滔不绝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一模一样 不三不四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笔墨纸砚 望闻问切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斤斤计较
蒸蒸日上
一五一十
不知不觉
梅兰竹菊
衣帽鞋袜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例词的特点,并结合积累仿写词语。
四、语言表达(5分)
1.(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小练笔。(选做题)(2分)
课文在介绍赵州桥“美观”的特点时,先总写,再通过生动的词语围绕“美观”进行具体描写,这样写可以使结构更加清晰。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你的校园。
总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具体写: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校园的四季是那么多姿多彩。
春天,操场上的大榕树不知在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个个嫩芽,一下子让整个校园显得生机勃勃。夏天,树木长得更茂盛了,一棵棵榕树像撑开的巨伞。秋天,树木穿上了秋婆婆给的黄衣裳,一阵风吹过,树上的黄叶慢慢地飘下来,犹如无数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冬天,寒风吹过,校门两旁的棕榈树顶着寒风,像一个个卫士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详解】本题考查具体刻画的能力。练笔的语段结构是“总分”,先明确描写的画面和情景是什么,选择展开描写的人或事物,从哪些方面来写,再选择恰当的写作手法写具体,例如人物描写、修辞手法、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
本题给出了描写的对象“你的校园”,我们可以先确定要写校园的什么特点,再进行具体描写。
比如写校园的“热闹”,可以从放学后同学的活动来体现;写校园的“整洁”,可以从教室的整洁、操场和校道的干净来体现;写校园“美丽”,可以从四季中美丽的校园景物来体现。
2.(2020·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按要求写句子(3分)
1).造纸术的发明,诗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用麻来造纸的方法没有普及(用关联词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造纸术的发明,诗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文字被人们写在竹片和木片上。
因为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所以用麻来造纸的方法没有普及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1.(2021·全国三年级期中)阅读理解。(7分)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用“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1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这种设计”是哪种设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既……又……”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州桥的设计有哪些优点?(
)(多选)
(2分)
A.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B.节省石料。
C.看上去非常宏伟、壮观。
D.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答案】1).赵州桥非常雄伟。
2).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树木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维护生态平衡。
4).ABD
【分析】1).本题考查中心句的提取。中心句都是能够概括本段话的主要内容,可以从特殊位置上去找:从总起句去找,从结尾句去找。或者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这段话主要讲赵州桥非常雄伟。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可知,这种设计指的是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3).本题考查用关联词造句。“既……又……”是并列关联词,表示并列关系。前后两个分句间是表示并列关系的。示例:他既能干又聪明。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找到答案。
2.(2020·全国三年级单元测试)课外阅读。(8分)
过年(节选)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莱。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作者在文中没有写的过年的事是?(
)(1分)
A.吃杂拌儿
吃年夜饭
B.睡觉
C.守岁?放鞭炮
D.打扫剩菜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3).“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句话写出了(
)(1分)
A.家里挂太多东西了
B.浓浓的年味
C.准备这些东西太累了
4).“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
”下列选项中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1分)
A.我困得低枝倒挂,有胃口去吃
。
B.我困得低枝倒挂,有没有胃口去吃呢?
C.我困得低枝倒挂,没有胃口去吃。
5).“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1分)
A.承上启下
B.总领全文
C.总结全文
6).从哪些句子看出过年对于“我”不爱过年?(________)(填序号)(1分)
①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
②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
③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
④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
7).你喜欢过年吗?为什么?(至少写出两点理由)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
3).B
4).C
5).B
6).①②③④
7).我喜欢过年。因为过年不仅可以跟家人团聚,还可以体验各种各样的新春活动。
【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除夕要守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每人分一包杂拌儿”等内容可找到答案。
2).考查对比喻句的辨析,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这一切当然有趣”可知这里表现的是浓浓的年味。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所给句子是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所以这句话其实是想说“我困得低枝倒挂,没有胃口去吃。”
5).考查对句子作用的辨析能力。
承上启下:意思是承接上面的,引出下面的内容。
总领全文:就是抓住全文要旨,开门见山,点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总领全文就是用简明扼要的一两句话概括全篇文章的中心内容。一般出现在开头,结尾,少数在中间。
总结全文:利用简明的语言解释说明全文的具体内容。
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从文中“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找出答案。
7).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先要写出自己是否喜欢过年,接着要介绍出理由,注意要表述清楚,语言流畅。
3.(2020·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课外阅读。(7分)
四大发明
除了造纸术,中国古代还发明了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指南针是用来判断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古代叫它“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以此达到用磁针来指示方向的目的。指南针主要用于航海、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印刷术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代毕昇(shēng)的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既费时、费事,又易抄错、抄漏。而印刷要方便灵活、省时省力得多。中国的印刷术经过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是献给人类文明的一份厚礼。
火药来自炼丹。炼丹家求取长生不老之药时,发现把硫(liú)、硝(xiāo)、炭三种物质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极易燃烧,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当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时,就制成了黑火药。
四大发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zhì
huì)和才干。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手抄书籍的缺点是____。(填序号)(1分)
①费时 ②费事 ③易抄错 ④抄漏
3).印刷的优点不包括( )(1分)
A.方便灵活
B.省时省力
C.简单易操作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
A.指南针是用来判断方位的一种复杂仪器。
B.中国的印刷术经过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
C.当炼丹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时,就制成了黑火药。
【答案】1).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①②③④
3).C
4).A
【分析】1).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一段中有明确的答案。
2).第三段中详细介绍了手抄书的缺点,对照文段,选择合适的选项即可。
3).第三段中介绍了印刷的优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得多。故答案为C。
4).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指南针是用来判断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故A选项有误。
六、诗词曲鉴赏(9分)
1.(2021·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填空并答题。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解释带点的词语。(2分)
独_________________
异乡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的前两句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全诗抒发了他_____。(3分)
【答案】1).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2).独自
他,别的
3.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4).唐
王维
思乡怀亲之情
【分析】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词的内容掌握情况。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本题考查了字词的理解。异乡:外乡,外地他乡。
3).本题考查诗句的翻译。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佳节:美好的节日。
4).考查理解古诗。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七、书面表达(30分)
1.(2020·全国三年级单元测试)习作。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阖家欢乐的春节,有闹花灯的元宵节,还有全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的中秋节……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你是怎样过节的。
要求:1.把过节的过程写具体。
2.语句通顺,中心突出。
3.300字左右。
【答案】例文:
过春节
春节的到来让我很开心,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奶奶家,到了中午,我们一起享用各种各样美味的饭菜。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就到了晚上,爸爸和哥哥一起放炮,大爷在一旁负责点燃旺火。屋子里的人们也都出来烤旺火、看烟花。奶奶家的院子里满是红红火火、欢声笑语。
很快到了初二,姑姑们全家都来到了奶奶家。奶奶为大家做了一大桌子美味的饭菜,全家人一起品尝着春节的美味,尝着可口的饭菜。
过年吃饺子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所以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成了必不可少的过年程序,妈妈擀皮儿,大娘、大姑、二姑包饺子,其中的两个饺子里还包了硬币,谁能吃到有硬币的饺子,谁今年就最有福气。待饺子煮熟了,就可以吃了。我才吃了三个饺子,就吃到了一枚硬币,第二枚有硬币的饺子被爸爸吃到了。大家都说我和爸爸是今年最有福气的人。
幸福的年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希望每一年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可以在一起过欢喜的中国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