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安塞腰鼓》,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主要是通过体味作者对生活中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触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连串的短语使文章的节奏相当紧凑,像波涛一样,一浪接一浪,对生命与力量的赞美,对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倾泻而出,欲止不能。铿锵的语句勃发的生命激情,咏叹出对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按照新课标的解说,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根据本单元的内容特点,确立了本课的三个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字词,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体会本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同时它们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本课的特点,以声感人是主线。教学设计思路为:先从声像体验安塞腰鼓的魅力,再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上品味作者创造的意境,然后思考讨论,从中领悟对生命力和人生的认识并拓展训练。
真正的诗歌是需要反复咏唱的,这是《诗经》以来的传统。对学习《安塞腰鼓》而言,不断地诵读必定能带来精神的愉悦。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反复诵读、思考赏析、合作讨论的方法来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yishang(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根据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检查完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后,我播放安塞腰鼓的表演片断让学生体会“天下第一鼓”磅礴恢宏的气势。这一环节一方面为课文的学习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进行更好的教学。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通过听课文录音,指名读,自由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从刘成章的文字中体味激情的腰鼓。并引出课文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分三部分。
(三)合作探究,赏析语言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赏析品味并投影出示合作探究中需要解决的思考题:1、安塞腰鼓的舞姿特点怎样?如何描绘的?体会这些句子的语言特色。
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如何理解?
3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三层是如何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的?
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先讨论,在进行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这样置疑并合作探究,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领悟了对对生命力和人生的认识,又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是拓展训练,培养能力,让学生描绘一个场面,比赛、集市、演出、劳动等。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