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01)五年级下3.3《用水测量时间》(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01)五年级下3.3《用水测量时间》(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3-22 18: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用水测量时间
①功能键:把功能调到计时状态(如图所示0:0000)。
②计时和暂停键:开始计时,暂停计时。
③复原键:将计时状态复原(如图所示0:0000)。


太阳光影的变化(方向、长度)
太阳光影之所以能够被用来计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可是太阳钟只能白天使用,夜间、阴天、雨天等却无法使用。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我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的,后来发展到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使用。
古代的水钟
泄水型水钟




受水型水钟
01:古代水钟
“泄水型”水钟
“泄水型”水钟是观测容器内的水漏泄减少情况来计量时间。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根据水面的变化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泄水型”水钟
泄水容器
受水容器
时间刻度
进水口
“泄水型”水钟特点:
①时间刻度在泄水容器上
②根据泄水量(水位下降)测量时间
“受水型”水钟
“受水型”水钟是观测容器(底部无孔)内流入水增加情况来计量时间。
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受水容器
时间刻度
进水口
“受水型”水钟特点:
①时间刻度在受水容器上
②根据受水量(水位上升)测量时间
泄水容器
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做成计时工具?
用水钟计时的原因: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等时性
02:制作水钟
想一想,做个水钟是不是很容易做?“水钟”的制作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02:制作水钟
实验器材
塑料瓶
量筒
秒表
铁架台
实验准备
把一个透明塑料饮料瓶去掉底部,倒过来盛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慢流出。
实验一
测量流出100毫升水所用的时间
探究
滴漏实验
思考:这是泄水型还是受水型?
受水型
①把漏杯固定在铁架台合适的位置,漏杯盖的正下方放另一个量筒。
②用手指抵住漏杯的小孔,再把水倒入漏杯中,然后松开手指让水流入量杯中,同时计时。(漏杯在漏水的过程中随时加水)
③在量筒接到100毫升水时堵住漏杯小孔并停止计时。观察并记录从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④重复观察做好记录。
注意:
1.孔的大小不变;
2.重复观察2---3次,每次管观察要在瓶中随时加水。
3.做好记录。
实验一
测量滴漏100毫升水所用的时间
水量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平均值
100mL
59秒
61秒
61秒
60秒
我们发现:
孔的大小不变,流完相同体积水所需的时间几乎是相同的
实验二
测量滴漏10毫升、50毫升和300毫升水所用的时间
用瓶子装300毫升水,不间断露出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的水,先推测、再实际测出所需的时间,将结果记录再下表中。
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
滴漏出的水量
10毫升
50毫升
300毫升
推测
实测
滴漏10毫升和50毫升水,体积是5倍关系,所需时间也大约是5倍关系。而滴漏完30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比滴漏50毫升水所用时间的6倍要长
1.实验二中是泄水型还是受水型?
2.滴漏完30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与滴漏10毫升和50毫升水所需时间符合倍数关系吗?水是固定往下流的吗?
3.能让水固定往下流吗?
瓶内的水位保持不变。
由于水位高低的变化,引起水流速度的变化。水位高时水流较急,水位低时,水流就越缓,渐渐地从流变成滴,甚至不再往下漏。
泄水型。
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盛水漏斗中的锥体是用来控制流水孔的大小的,盛水漏斗边上的泄水孔是用来保持水位高低的。通过控制水位高低和流水孔的大小就能使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
盛水漏斗中的锥体是用来控制流水孔的大小的
盛水漏斗边上的泄水孔是用来保持水位高低的
“泄水型”水钟特点:
①时间刻度在泄水容器上
②根据泄水量(水位下降)测量时间
“受水型”水钟特点:
①时间刻度在受水容器上
②根据受水量(水位上升)测量时间
2.通过滴漏实验,我们发现:
①孔的大小不变,流完相同体积水所需的时间几乎是相同的
②滴漏时间短时,滴漏时间与水的体积倍数关系相同
③水流速度并不是固定的,会随着水压的减小而变慢
瓶盖上的小孔如果扎得大一点,同样是滴漏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300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和之前测得的时间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