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同步课件(42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同步课件(42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23 08:53:03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导入
美墨边境地区
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地区,并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地图所表示的那样,仅仅是一条线,而是由一连串城镇和工业区组成的地带。1965
年墨西哥政府制定了《边界地区工业化议程》,在北部边境设立出口加工区。鼓励企业从美国免税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墨西哥境内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制成品出口到美国。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蒂华纳、墨西加利、华雷斯、马塔莫罗斯等城市都建有出口加工区,这些城市与美国南部边境地区的圣迭戈、加利西哥、埃尔帕索、布朗斯维尔等城市相邻。
思考:1.
说一说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两侧的景观有什么不同?
2.
在蒂华纳、墨西加利、华雷斯、马塔莫罗斯等城市中,
选择一个出口加工区,说一说它的区位优势条件。
3.
墨西哥政府为什么要在北部边境地区布局出口加工区?
【提示】 1.美国一侧经济繁荣,工农业发达;墨西哥一侧杂乱无章,工业相对落后。
2.以上四座城市的出口加工区都主要承担组装和加工工艺,故该类工业布局于美墨边境的有利区位条件是:毗邻美国,市场广阔;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价格较低;原料和产品的运费低等。
3.利用本国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吸引美国的企业前来投资设厂,从而获取工业利润。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
了解世界工业布局特点
综合思维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地理实践力
宏观角度分析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能够进行工业区位分析
人地协调观
学会从环境和集聚角度合理布局工业活动
一、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一般来说,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
土地
水源
原料
交通
动力
市场
劳动力
环境
政策
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地形起伏较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不宜布局大型工业企业。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高低,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费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现代加工制造业对员工素质有较高要求。高科技产业应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导向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效益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很高
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
靠近原料产地附近
节省原料运费,减少原料损失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制造、印刷、石油加工等
靠近消费市场
节省产品运费,减少产品损失
动力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电解铝厂等
靠近能源供应地
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损耗
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普通服装、制鞋、家用电器装配等
多建在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要求不高,工资低,成本低
技术
对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
多建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技术要求高
交通
需大量运进原料
宝山钢铁厂
多建在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地方
节省运输费用
【活动】主导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分析影响甜菜制糖、有色金属冶炼、飞机制造三个部门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2.?在
19
世纪及
20
世纪早期,钢铁工业基地大多选择在煤田或铁矿附近。但近几十年来,一部分钢铁工业基地却靠近海港城市。试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分析钢铁工业布局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提示】 1.原料;动力;技术。
2.(1)由靠近煤矿、铁矿到靠近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的区域。这些变化由原料、燃料、交通、市场、技术等区位因素引起的。
(2)交通、市场、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技术条件的进步,资源的利用率上升,单位产品消耗的资源量减少;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油轮、巨型运输船和集装箱的出现,能够大幅度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从国外进口煤铁等原料,制成工业产品后再输往国外。因此,钢铁工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弱,该工业更倾向于布局在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区域。
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环境质量、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状况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各个地区和城市都提出了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对污染企业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加工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使得信息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导致传统区位因素(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的作用逐渐减弱,新的区位因素(科技、知识、创新等)的作用得以凸显。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引导企业布局和集聚。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企业可以在多个国家提供订单生产、及时送货和综合服务。
原料、土地等
工业区位因素
科技、知识等
工业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集聚因素在工业布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集聚是指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或机构在特定地域集中的现象。
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活动1】风向与工业布局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一般分为
8
个方位。风向频率是指某一时期(年、季、月)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占该时期各风向总次数的百分比。它用来表示各个方位风向出现的多少,据此可绘制出风向频率图(又称风玫瑰图)。
读右图,归纳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与风向频率的关系。
【提示】本活动是分析只考虑风向一个因素时,工业区和居住区的布局原则。一般有三条:一、如果当地常年盛行一种相对稳定的风,如西风,则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工业区布局在下风向;二、如果当地盛行对吹的两种风向,如季风气候区,则工业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三、如果当地没有明显的盛行风,那要找出本地出现频率最小的风向,工业区布局在该风向的上风向。另外还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把工业区和居住区用绿化带等隔离带隔开。
【活动2】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和发电厂的布局
几乎所有工厂都会产生废弃物,但不同工厂所产生的废弃物在性状上有所不同。联系相关知识,分析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和发电厂所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哪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它们布局的区位选择条件。
【提示】水泥厂主要产生大气污染废弃物;造纸厂主要产生水污染废弃物;化工厂既产生大气污染废弃物,又产生水污染废弃物;火力发电厂既产生大气污染废弃物,又产生固体废弃物。
水泥厂污染空气,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造纸厂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或河流上流;化工厂既污染空气又污染水源,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还要兼顾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及河流上游;火力发电厂既污染空气又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工厂既要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又要注意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活动·讨论】
近些年来,淮河流域陆续关闭了大批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对改善淮河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人认为,这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对此,你怎么看?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只考虑眼前经济效益的观点是错误的。工业生产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被破坏,经济效益最终也会丧失。淮河水质变坏会危及沿岸地区甚至整个淮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加剧水资源紧缺的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环境要求
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或水源清洁地区
自来水厂、啤酒厂
污染程度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汽车制造业
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石化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严重工厂的布局:①主导风向的下风向;②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③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④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
水泥厂、酿造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钢铁厂、发电厂
【总结】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工业布局
工业布局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工业布局分为宏观与微观两大层面。宏观上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微观上是指工业企业的布局(主要是厂址选择),工业点的布局等。
工业区是工业布局的地域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目前,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
【活动】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的兴衰
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形成于
19
世纪后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美国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落趋势,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原因,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
1.查找有关资料,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2.说一说美国本土工业区转移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3.对比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条件,并作出简要评价。
【提示】1.兴起的原因
①矿产资源丰富:阿巴拉契亚山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五大湖西部有铁矿分布;②市场广阔:人口密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交通便利: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水运便利。
衰落的原因
①因日本、西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传统制造业呈现衰落趋势,美国国内的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停滞不前;②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税收高等,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③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迅速崛起,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被称之为“锈带”的美国东北部地区。
【提示】2.技术、环境等因素。
3.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适合发展传统的原料指向型工业。美国新兴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如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土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有众多高等院校分布,人才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新兴的技术指向型工业。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科技创新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从封闭转向开放,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性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复杂和灵活。
【活动】全球化与工业集聚
1970
年,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联合创建了跨国飞机制造公司。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该公司已发展成全球领先的飞机制造商。该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国际化公司,员工来自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将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的飞机制造能力进行整合,建立标准化制造中心,各制造中心进行专业化分工,再将各种零部件运送至总装厂进行最后装配。该公司总装厂分别位于法国图卢兹、德国汉堡、中国天津和美国莫比尔。
2008
年,该公司在我国天津建立大型客机总装线。以此为龙头,天津相继引进了
60
多个航空制造项目,涵盖飞机总装、研发、维修、部附件组装、零部件制造、租赁、物流、销售、培训和服务等产业链,形成了大规模的航空产业集群。
1.?简述“空客”以跨国公司的形式选择全球布局的原因。
2.?分析相关产业在天津的“空客”总装厂周边集聚的原因。
【提示】 1.飞机生产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完成生产,因此零部件生产厂全球分布,这样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区产业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企业和行业竞争力。
课堂小结
感谢观看,学习愉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单元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素养
目标
1.区域认知:
了解世界工业布局特点
2.综合思维: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3.地理实践力:
宏观角度分析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能够进行工业区位分析
4.人地协调观:
学会从环境和集聚角度合理布局工业活动
重点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难点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导入:“美墨边境地区”,思考:
1.
说一说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两侧的景观有什么不同?
2.
在蒂华纳、墨西加利、华雷斯、马塔莫罗斯等城市中,选择一个出口加工区,说一说它的区位优势条件。
3.
墨西哥政府为什么要在北部边境地区布局出口加工区?
阅读导入材料,思考回答,各抒己见。
【回答】 1.美国一侧经济繁荣,工农业发达;墨西哥一侧杂乱无章,工业相对落后。
2.以上四座城市的出口加工区都主要承担组装和加工工艺,故该类工业布局于美墨边境的有利区位条件是:毗邻美国,市场广阔;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价格较低;原料和产品的运费低等。
3.利用本国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吸引美国的企业前来投资设厂,从而获取工业利润。
新课讲授
一、工业区位因素
1.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一般来说,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
自然条件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地形起伏较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不宜布局大型工业企业。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高低,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费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现代加工制造业对员工素质有较高要求。高科技产业应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2.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
【活动】主导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分析影响甜菜制糖、有色金属冶炼、飞机制造三个部门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2.?在
19
世纪及
20
世纪早期,钢铁工业基地大多选择在煤田或铁矿附近。但近几十年来,一部分钢铁工业基地却靠近海港城市。试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分析钢铁工业布局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3.
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状况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各个地区和城市都提出了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对污染企业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加工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使得信息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导致传统区位因素(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的作用逐渐减弱,新的区位因素(科技、知识、创新等)的作用得以凸显。信息化水平高的地方,引导企业布局和集聚。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企业可以在多个国家提供订单生产、及时送货和综合服务。
集聚因素在工业布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集聚是指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或机构在特定地域集中的现象。
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活动1】风向与工业布局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一般分为
8
个方位。风向频率是指某一时期(年、季、月)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占该时期各风向总次数的百分比。它用来表示各个方位风向出现的多少,据此可绘制出风向频率图(又称风玫瑰图)。
读图,归纳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与风向频率的关系。
【活动2】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和发电厂的布局
几乎所有工厂都会产生废弃物,但不同工厂所产生的废弃物在性状上有所不同。联系相关知识,分析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和发电厂所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哪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它们布局的区位选择条件。
【活动·讨论】
近些年来,淮河流域陆续关闭了大批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对改善淮河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人认为,这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对此,你怎么看?说出你的理由。
【总结】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说出工业区位的含义及其主要区位: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科学技术。
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回答】 1.原料;动力;技术。
2.(1)由靠近煤矿、铁矿到靠近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的区域。这些变化由原料、燃料、交通、市场、技术等区位因素引起的。
(2)交通、市场、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技术条件的进步,资源的利用率上升,单位产品消耗的资源量减少;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油轮、巨型运输船和集装箱的出现,能够大幅度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从国外进口煤铁等原料,制成工业产品后再输往国外。因此,钢铁工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弱,该工业更倾向于布局在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区域。
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环境质量、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回答】一、如果当地常年盛行一种相对稳定的风,如西风,则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工业区布局在下风向;二、如果当地盛行对吹的两种风向,如季风气候区,则工业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三、如果当地没有明显的盛行风,那要找出本地出现频率最小的风向,工业区布局在该风向的上风向。另外还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把工业区和居住区用绿化带等隔离带隔开。
【回答】水泥厂主要产生大气污染废弃物;造纸厂主要产生水污染废弃物;化工厂既产生大气污染废弃物,又产生水污染废弃物;火力发电厂既产生大气污染废弃物,又产生固体废弃物。
水泥厂污染空气,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造纸厂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或河流上流;化工厂既污染空气又污染水源,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还要兼顾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及河流上游;火力发电厂既污染空气又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工厂既要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又要注意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回答】只考虑眼前经济效益的观点是错误的。工业生产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被破坏,经济效益最终也会丧失。淮河水质变坏会危及沿岸地区甚至整个淮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加剧水资源紧缺的程度。
二、工业布局
1.工业布局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工业布局分为宏观与微观两大层面。宏观上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微观上是指工业企业的布局(主要是厂址选择),工业点的布局等。
2.工业区是工业布局的地域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目前,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
【活动】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的兴衰
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形成于
19
世纪后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美国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落趋势,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原因,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
1.查找有关资料,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2.说一说美国本土工业区转移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3.对比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条件,并作出简要评价。
3.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科技创新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从封闭转向开放,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性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复杂和灵活。
【活动】全球化与工业集聚
1970
年,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联合创建了跨国飞机制造公司。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该公司已发展成全球领先的飞机制造商。该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国际化公司,员工来自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将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的飞机制造能力进行整合,建立标准化制造中心,各制造中心进行专业化分工,再将各种零部件运送至总装厂进行最后装配。该公司总装厂分别位于法国图卢兹、德国汉堡、中国天津和美国莫比尔。
2008
年,该公司在我国天津建立大型客机总装线。以此为龙头,天津相继引进了
60
多个航空制造项目,涵盖飞机总装、研发、维修、部附件组装、零部件制造、租赁、物流、销售、培训和服务等产业链,形成了大规模的航空产业集群。
1.?简述“空客”以跨国公司的形式选择全球布局的原因。
2.?分析相关产业在天津的“空客”总装厂周边集聚的原因。
理解工业布局和工业区的含义。
结合材料,进行思考。
【回答】1.兴起的原因
①矿产资源丰富:阿巴拉契亚山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五大湖西部有铁矿分布;②市场广阔:人口密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交通便利: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水运便利。
衰落的原因
①因日本、西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传统制造业呈现衰落趋势,美国国内的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停滞不前;②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税收高等,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③在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迅速崛起,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被称之为“锈带”的美国东北部地区。
2.技术、环境等因素。
3.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适合发展传统的原料指向型工业。美国新兴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如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土地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有众多高等院校分布,人才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新兴的技术指向型工业。
理解科技创新等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回答】 1.飞机生产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完成生产,因此零部件生产厂全球分布,这样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区产业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企业和行业竞争力。
课堂小结
思考,总结本节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