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第二讲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
知识点一
力的合成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比如: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一根木头一个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人扛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
【注意】:
①“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
②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
③合力的实质是“等效力”,它可以代替那几个力。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当它们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相同;当它们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
沿同一直线且同方向的二力的合力
沿同一直线且反方向的二力的合力
如图,人的质量为60kg,当人用400N的力拉绳子时,求人对地面的压力是
N。(g取10N/kg)
答案:200
如图甲所示,物体A始终只受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同
B.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同
C.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反
D.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反
答案:C
知识点二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
的作用时,
。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2.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
的特性叫惯性。
(2)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3)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4)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5)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
3.运动和力的关系
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物体就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那么物体就会做变速运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运动状态到底如何变化?
可以分几种情况来讨论:
(1)如果合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那么,物体运动将越来越快,就是说,做加速运动。
(2)如果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做减速运动。
小丽同学通过对“力与运动”的探究学习后,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
A.
B.
C.
D.
答案:B
如图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摩擦阻力不同的水平表面上继续运动,图中给出了小车停止的位置。通过分析可知:
(1)每次实验让小车从同一高度开始运动,这是为了让小车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
。
(2)小车在水平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
(3)假设小车在水平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的速度大小将
,运动方向将
。
答案:(1)速度
(2)慢
(3)不变
不变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答案:B
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
A.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B.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C.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D.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向后小跑几步
答案:B
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受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
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答案:B
一个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推力,该物体将(
)
A.立即静止
B.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逐渐停下来
D.无法判断
答案:C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拉力F的作用下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将(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知识点三
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
或
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如果
、
、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
或
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
或
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
。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
或受到
。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
的作用。
③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
和
。
5.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
物体运动的原因。
6.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答案:A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它们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乙物体受到甲、乙两物体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C.乙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物体受到重力、甲物体的压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答案:D
如图所示,关于吊扇的重力与其对天花板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吊扇不转动时,拉力大于重力
B.吊扇不转动时,拉力小于重力
C.吊扇转动时,拉力大于重力
D.吊扇转动时,拉力小于重力
答案:D
端午节赛龙舟时,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桨对水的力小于水对桨的力
B.龙舟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它具有惯性
C.龙舟冲过终点后减速滑行时所受力的合力为零
D.使龙舟快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桨
答案:B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也可能不是平衡力
D.不能确定
答案:B
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
。上面的棋子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
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答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具有惯性
重力
利用图甲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应选用
(选填“较轻”或“较重”)的卡片,该实验的另一种方案如乙图所示,你认为此方案的缺点是
。
答案:(1)相反
大小相等
(2)旋转一个角度
(3)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4)较轻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过关检测
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友情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
A.
B.
C.
D.
答案:D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两端分别用4N的水平拉力向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它受合力是4N
B.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N,它受合力是0N
C.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N,它受合力是0N
D.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它受合力是0N
答案:D
飞机水平匀速向西飞行,从飞机上间隔相等的时间先后落下a、b、c三个小球,若不计空气作用,地面上的人看到三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位置应是图中的(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答案:C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定律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
B.该定律不能用实验证明,只是一种猜想
C.该定律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一个基本定律
D.该定律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况出来的,虽然不能用实验来证明,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
答案:D
一木块受到大小均为12N的一对平衡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减小到10N,则木块(
)
A.速度将会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B.按减小后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停止运动,处于静止
答案:C
如图,带轮的木块B随小车A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C制动时,木块B将(
)
A.立即停止
B.向右倒下
C.向左倒下
D.继续向右运动
答案:D
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船上,分别观察到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小球原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船向左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B.甲船向右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C.甲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如图所示(俯视看)以速度v匀速运动的列车车厢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小球A,突然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运动到B,这时列车正在(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答案:A
匀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头,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石头的运动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
)
A.将立即加速下降
B.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C.由于惯性,将继续匀速上升
D.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答案:B
关于力和运动、平衡力、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一定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B.一个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一个静止的物体一定只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
D.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该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答案:D2021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第二讲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
知识点一
力的合成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比如: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一根木头一个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人扛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
【注意】:
①“几个力”必须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
②合力并不是物体受到的又一个力;
③合力的实质是“等效力”,它可以代替那几个力。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当它们方向相同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相同;当它们方向相反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
沿同一直线且同方向的二力的合力
沿同一直线且反方向的二力的合力
如图,人的质量为60kg,当人用400N的力拉绳子时,求人对地面的压力是
N。(g取10N/kg)
如图甲所示,物体A始终只受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同
B.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同
C.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反
D.在t1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合力方向始终与F2相反
知识点二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
的作用时,
。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2.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
的特性叫惯性。
(2)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3)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4)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5)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
3.运动和力的关系
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物体就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那么物体就会做变速运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运动状态到底如何变化?
可以分几种情况来讨论:
(1)如果合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那么,物体运动将越来越快,就是说,做加速运动。
(2)如果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做减速运动。
小丽同学通过对“力与运动”的探究学习后,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
A.
B.
C.
D.
如图所示,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摩擦阻力不同的水平表面上继续运动,图中给出了小车停止的位置。通过分析可知:
(1)每次实验让小车从同一高度开始运动,这是为了让小车在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
。
(2)小车在水平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
(3)假设小车在水平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的速度大小将
,运动方向将
。
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
A.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B.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C.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D.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向后小跑几步
在停车场,甲、乙两辆轿车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而发生了碰撞,甲车司机感受背部受到挤压,乙车司机身体向前倾斜,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尾撞击甲车尾
B.甲车静止,乙车运动,乙车头撞击甲车尾
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头撞击乙车尾
D.甲车运动,乙车静止,甲车尾撞击乙车尾
一个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推力,该物体将(
)
A.立即静止
B.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逐渐停下来
D.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拉力F的作用下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将(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知识点三
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
或
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如果
、
、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1)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
或
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
或
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
。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
或受到
。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
的作用。
③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
和
。
5.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
物体运动的原因。
6.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它们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乙物体受到甲、乙两物体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C.乙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物体受到重力、甲物体的压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如图所示,关于吊扇的重力与其对天花板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吊扇不转动时,拉力大于重力
B.吊扇不转动时,拉力小于重力
C.吊扇转动时,拉力大于重力
D.吊扇转动时,拉力小于重力
端午节赛龙舟时,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桨对水的力小于水对桨的力
B.龙舟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它具有惯性
C.龙舟冲过终点后减速滑行时所受力的合力为零
D.使龙舟快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桨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也可能不是平衡力
D.不能确定
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
。上面的棋子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
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利用图甲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应选用
(选填“较轻”或“较重”)的卡片,该实验的另一种方案如乙图所示,你认为此方案的缺点是
。
过关检测
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友情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两端分别用4N的水平拉力向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的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它受合力是4N
B.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N,它受合力是0N
C.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N,它受合力是0N
D.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它受合力是0N
飞机水平匀速向西飞行,从飞机上间隔相等的时间先后落下a、b、c三个小球,若不计空气作用,地面上的人看到三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位置应是图中的(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定律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
B.该定律不能用实验证明,只是一种猜想
C.该定律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一个基本定律
D.该定律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况出来的,虽然不能用实验来证明,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
一木块受到大小均为12N的一对平衡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对平衡力突然同时减小到10N,则木块(
)
A.速度将会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B.按减小后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停止运动,处于静止
如图,带轮的木块B随小车A一起向右运动,当小车被挡板C制动时,木块B将(
)
A.立即停止
B.向右倒下
C.向左倒下
D.继续向右运动
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船上,分别观察到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小球原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船向左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B.甲船向右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C.甲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俯视看)以速度v匀速运动的列车车厢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小球A,突然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运动到B,这时列车正在(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匀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头,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石头的运动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
)
A.将立即加速下降
B.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C.由于惯性,将继续匀速上升
D.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关于力和运动、平衡力、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对车的拉力一定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B.一个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一个静止的物体一定只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
D.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该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