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数据
二年级数学
丰富的班级活动
创意云种植开启深度学习序幕
创意手工让阅读“嗨起来”
三2班学子化身“小老师
≌兰
开启线上“百家讲堂”
皆母兽
3月2日生源
却级火—刺石公月
燕园芳菲云合唱
《春天在哪里》《春晓》
《放风筝》
我喜欢
《春天在哪
我会
放风筝
■■■■■■
里》更好听
《春晓》
调查
调查
举手
调查
《放风筝》
举手
站队
调查
《放风筝》
投票
举手
站队
投票箱
调查
《放风筝》
投票
举手
站队
《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
喜欢哪首歌,就
在这首歌下面的括号
里画“√”。
生+
《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
(√)
《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F》
艇在天晓峣?风天天所?天风
风天斑斑晓风风?疡晚?天风
有点快,没有记
(录完
■■■■
《看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少
看每张选票选了哪首
歌,就在这首歌的名字下
面画“√
5
lO
《看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少
k看天在里>0000
k春
0000o0000000000
风事
5
lO
我用了画“o”的方法,
和这个差不多
■■■■■■
看天在部里》1234567890
春
少1234567891∥915
被风字》234567
我是用数记录的
不用数就能
知道了
写的时候有点着急……
k在里》《春晓》放风字少
正
F
T
0
5
只要有二我就写笔个
画“正”字正(5笔)
《春天在哪里》
《春晓》
画“正”字
《放风筝》
正
(5笔)
《泰无在肌玄修故网笑
③
《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
《春天在哪里》
《春晓》
《放风筝》
画“正”字正(5笔)
《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
③
海
《春天在哪里》
《春晓》
《放风筝》
画“正”字正(5笔)
③
《有《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
《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
《春天在哪里》
《春晓》
《放风筝》
画“正”字正(5笔)
《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
③
《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
《春天在哪里》
《春晓》
《放风筝》
画“正”字正(5笔)
春天在眠里、去脑故风统
③
《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
(V
《春天在哪里》
《春晓》
《放风筝》
画“正”字正(5笔)
《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
③
(√)()
《春天在哪里》
《春晓》
《放风筝》
画“正”字正(5笔)
③
《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
(V
《春晓
放风筝》第一单元第2课时:整理数据
年级:
二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单元教材安排《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练习一》三个内容。其中,第二课时《整理数据》,是在进一步熟悉调查方法的基础上,侧重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画“√”、“o”、“正”字的方法整理记录选票,同时感受画“正”字方法记录的简洁方便。在活动安排中,关注学生经历两个完整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统计活动的过程。
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选票中的数据进行计数与记录。这表明学生有运用符号的意识和一一对应的思想,这是整理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尤其是在进行较复杂的数据分析时,这一过程更为重要。
学生有表达数据的需要,有不同的记录方式。从前测的情况来看,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原始的统计表、统计图)表达整理数据,有的学生会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类别,尽管这些表达方式还仅仅是雏形,但为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知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前测中学生在整理好数据后,会主动地在记录单上标出哪种选择的人最多,也有标出选择人数最少的,甚至有学生还比较了不同数量之间的差异。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意识,这种意识正是统计课程所要发展的。
二、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悉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在尝试记录、交流比较中,了解记录投票调查数据的不同方法。
2.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完整的统计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三、教学过程
(一)发现提出问题,产生数据需要
呈现情境:居家学习期间,每个班都组织了丰富的线上活动。我们学校五月份计划举行燕园芳菲云合唱活动,每个班从《春天在哪里》、《春晓》、《放风筝》三首歌中选一首参加活动。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班该选哪首歌呢?
学生活动: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发想法。例如:
(1)我喜欢放风筝,就选《放风筝》吧。
(2)我选《春晓》,因为我会背这首诗。
(3)我选《春天在哪里》,我觉得这首歌更好听。
追问: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到底该听谁的呀?
学生活动:结合上节课的经验迁移至此提出想法。例如:我们上节课选校服的颜色,用了统计调查的方法,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看看喜欢哪首歌的同学最多,就选哪首。
小结:我们接受这位同学的建议,一起调查一下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统计经验,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喜欢哪首歌的人最多?并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选择合唱曲目这一问题,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再一次体会调查的必要性以及选择合唱曲目的标准。】
(二)了解不同的调查方式,感受投票的过程
1.了解不同的调查方式
师: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调查?
学生结合上节课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提出不同的调查方法。
如:
(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调查。(2)可以站队。(3)可以投票。
小结: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它们各有各的价值,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调查方式。
2.感受投票的过程
师:怎么通过“投票”的方法调查啊?
学生思考自己对投票的理解与认识。
呈现投票箱,想象投票过程。我们班的同学就采用了投票的方法进行调查。这是班里的投票箱,你能想象一下,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了什么吗?
学生思考交流,如:
(1)在纸上写了他们喜欢的歌。
(2)然后再把纸折起来放到投票箱里面。
师:放进投票箱之后干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投票活动之后,对数据的整理活动。
小结:投票调查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很重要的调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把原始数据保留下来,如果没弄清楚还可以再根据选票情况进行统计。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不同的调查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互动交流,体会不同的调查方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着重体会投票的过程及这种方法的特点。】
(三)整理数据,解决问题
1.尝试记录投票数据
师:这是其中一位同学投的选票,你能看懂吗?
学生读懂单张选票:喜欢哪首歌,就在那首歌下面的括号里打√。
师:确实是这样的,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全班的选票,你们能利用这些选票帮老师解决我们班的同学喜欢哪首歌的人数最多这个问题吗?我们一起来记录选票的情况。请同学们准备好笔和纸,我们开始记录了。
学生记录选票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整理、记录选票的数据,经历整理并记录数据的过程。】
2.交流、读懂不同的记录方法
(1)没有记录完数据的情况
用汉字的方法记录,没有记录完。
(2)用符号逐一记录的情况(画正字、√等)
同学们能看懂他是怎么记录的吗?
学生读懂记录方法,想象整理数据的过程:他是看一张选票选的是哪首歌,就在这首歌下面画“√”(或“o”)。
小结:画“√”、“o”的方法比刚才简洁一些,能记录完所有的选票。
师:这个同学又是怎么记录的,你能看懂吗?
读懂用数记录的方法,感受用数记录不用数就能知道每首歌得到的选票张数。
读懂画“正”字的记录方法:只要有一票我就写一笔。一个正字有五笔,就代表有五票。
体会画“正”字记录的特点:一个正字正好是五笔,这样数起来更方便。
经历用画“正”方法记录的过程。
小结:刚才大家能用这些不同的方法将选票中的数据记录下来,不但能让其他同学看懂你们的想法,而且还能读懂别人的记录,真了不起!
3.解决问题,分析数据
师:我们把整理好的数据用统计表呈现出来。你能读懂这个表的意思吗?
曲目
《春天在哪里》
《春晓》
《放风筝》
票数
10
15
7
学生读懂统计表:第一行表示歌曲的名字,第二行是每首歌投票的数量。
师:通过我们记录的这些数据,能选出合唱曲目吗?为什么?
结合统计结果,解决问题:选《春晓》,因为《春晓》的票数最多。
这些数据帮我们解决了问题。再来看这些数据,我们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多角度读取信息。如:
(1)《放风筝》的票数最少
(2)《春天在哪里》的票数第二多
(3)一共有32票
(4)《春晓》的票数比《春天在哪里》多5票
小结:不仅能找到票数最多的曲目,帮我们解决参加云合唱活动选哪首歌的问题,还从票数最少的、票数第二多的、比较数量之间的关系、求和等不同的角度有所发现。
【设计意图:初步体会数据分析的价值和作用。】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选择合唱曲目”这个问题,经历了从确定选择“标准”到进行“调查”,再对调查来的数据进行“记录”的全过程,最终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整节课的过程,让学生整体感知统计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价值。】《整理数据》学习任务单
【课上活动】
1.把全班投票的情况记录下来。
2.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课后实践活动】
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事情需要调查统计,尝试调查并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共94张PPT)
整理数据
二年级
数学
丰富的班级活动
燕园芳菲——云合唱
晓》
《放风筝》
我喜欢
放风筝……
我会背
《春晓》……
《春天在哪
里》更好听……
调查
调查
举手
调查
《放风筝》
举手
站队
调查
《放风筝》
投票
举手
站队
投票箱
调查
《放风筝》
投票
举手
站队
喜欢哪首歌,就
在这首歌下面的括号
里画“√”。
有点快,没有记
录完……
看每张选票选了哪首
歌,就在这首歌的名字下
面画“√”……
我用了画“o”的方法,
和这个差不多……
不用数就能
知道了……
我是用数记录的……
写的时候有点着急……
只要有一票我就写一笔。一个
正字有五笔,就代表有五票。
画“正”字
(5笔)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7票
10
票
15票
画“正”字
(5笔)
①
②
③
7票
10
票
15票
画“正”字
画“√”
写数
画“o”
曲
目
第一行表
示歌名,第二
行是票数。
票
数
10
15
7
曲
目
《放风筝》
的票数最少,得
了7票。选《春
天在哪里》的第
二多。
票
数
10
15
7
15>10>7
《春晓》票
数最多……
曲
目
《春天在哪里》
比《春晓》少5张票,
《放风筝》的票数
比《春晓》少8张。
票
数
10
15
7
一共投票:
10+15+7=32(张)
曲
目
票
数
10
15
7
最多
15>10>7
《春晓》票数最多
第二多
最少
《春天在哪里》的票数第二多,《放风筝》得7票最少。
《春天在哪里》比《春晓》少5张票,
《放风筝》的票数比《春晓》少8张。
比较
一共投票:10+15+7=32(张)
和
燕园芳菲——云合唱
《春天在哪里》
《春晓》
《放风筝》
燕园芳菲——云合唱
《春晓》
用调查的方法
能帮助我们选参加
活动的歌曲。
我了解了大家
记录数据的方法,
还学习了用正字记
录的方法。
要看清
选票,记录
准确……
课后实践活动
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事情需
要调查统计,尝试调查并用画“正”字
的方法记录。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