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
《陋室铭》
1.文学常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2.文体知识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座右铭: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3.主题思想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4.重点字音
德馨(xīn)
鸿儒(hóng
rú)
苔痕(tái)
案牍(dú)
5.重点词义
笑有鸿儒(古义:大今义:鸿雁)
惟吾德馨(古义: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做动词,出名,著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做动词,显出灵异)
惟吾德馨(名词做形容词,品德高尚)
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不蔓不枝(名词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香远益清(形容词做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显得清芬)
6.特殊句式
倒装句: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
7.句子翻译:
(1)原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原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4)原文: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6.重要问题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主旨句的?
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和“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3).在文章最后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4).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
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5)“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前两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妙在何处?
“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7).“往来无白丁”包含什么感情?
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8)全文首尾句有何关系?
首句用了比兴手法,尾句与首句互相呼应。
练习题
一、字词书写
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陋室,位于马鞍山市和县。《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81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平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现修缮后的陋室共3幢9间,呈品状,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主室斗拱飞檐,古雅别致,内有刘禹锡sù像。偏屋白墙黑瓦,简朴小巧,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整体布局典雅庄重,古朴生辉。这也是一处著名的景点。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陋室(_______)
修缮(_______)
sù(_______)像
(2)画线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古雅”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二、选择题
3.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鲁迅,时代——现代,出处——《朝花夕拾》
B.《孙权劝学》:作者——司马光,朝代——北宋,出处——《资治通鉴》
C.《木兰诗》:作者——郭茂倩,朝代——北宋,出处——《乐府诗集》
D.《陋室铭》:作者——刘禹锡,朝代——唐朝,出处——《刘禹锡集》
4.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B.成语“吴下阿蒙”“扑朔迷离”分别出《史记》中的《孙权劝学》和北朝民歌《木兰诗》。
C.《陋室铭》《爱莲说》中的“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
D.短语的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等。
三、课外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处士好画
宋代
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③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④入两股间,今乃掉⑤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解)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
⑤掉:摆动。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所宝以百数:_________________
(2)尤所爱:_________________
(3)一日曝书画:_________________
(4)锦囊玉轴: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有牧童见之
A.何陋之有
(《陋室铭》)
B.其反击之力
(《河中石兽》)
C.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
D.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7.翻译句子。
处士笑而然之。
8.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本文后得到的启示。
阅读《文宗之言定帝位》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付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①遂密定,受田②辅导之力也。
(选自《清史稿,杜受田传》)
(注)①立储:确立储君。②受田:即杜受田,时任上书房总师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欲付大业
(___________)
②犹未决
(___________)
③诸皇子皆从(___________)
④宣宗大悦(___________)
10.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文宗长且贤
A.以钱覆其口
B.公亦以此自矜
C.可以调素琴
D.以我酌油知之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
文
宗
未
发
一
矢
12.翻译下列句子。
(1)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13.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宗被立为太子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扬雄,宇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静亡为,少耆①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②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雄尝好辞赋。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雄年四十余,自蜀来至游京师,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岁余,奏《羽猎赋》,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徒官。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以耆老久次转为大夫。恬于势利乃如是。
於时,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桓谭曰:“今杨子之书文意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明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选自《汉书·扬雄传》,有删改)
(注)①耆:通“嗜”,嗜好。②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③湛:通“沉”,使沉没。④符命:古代指天赐吉祥给人君的凭证,即祥瑞之物。⑤耆老:年寿高。
1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清静亡为
(2)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
(3)而雄三世不徙官
(4)而论不诡于人
15.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2)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
16.扬雄作为大儒,备受推崇。《陋室铭》和本文都推崇他的什么品德?本文中扬雄还有什么突出之处受人推崇?请简要分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
天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毅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先君③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④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⑦。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筋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
A.得异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且为铭曰
不足为外人道也
C.明年至黄州
越明年,政通人和
D.求砚不复得求石兽于水中
18.下列句子与“是文字之祥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9.先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再翻译。
是
天
砚
也
有
砚
之
德
而
不
足
于
形
耳。
20.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材料二)
昼居池上亭独吟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①,闲想鹤仪形。
法酒②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③已息,几杖复何铭④。
(注)①我国古代有圣人师蜂的说法(学习蜂的勤奋勇敢)。②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③机:心意,心愿④几杖……铭:给几、杖作铭文,用于自警或劝诫。
2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_____(人名)。
2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谈笑有鸿儒(______)
(2)可以调素琴(______)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
23.阅读(材料一),请简要回答《陋室铭》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的。
24.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回答“陋室”与“池上亭”共同的环境特征。
25.请简要回答作者在他的诗、文中借“琴”所表达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陋室铭①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③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④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⑤孔子之言。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作者曾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②上国:国都。③郁:阻滞④莳(shì):栽种。⑤信,通“伸”,伸张。
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出名,有名)
B.予尝圃于丛棘之右(园子)
C.惟吾德馨(德行美好)
D.因名之曰“何陋”(命名)
2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9.甲、乙两文作者人生态度有什么相似之处?两位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相似的人生态度?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及相关背景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3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惟吾德馨
子欲居九夷
3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33.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4.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3)谈笑有鸿儒
鸿: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
3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山/楚水/凄凉地
B.二十三年/弃置身
C.苔痕/上阶绿
D.何/陋之有
36.(小题3)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是应和之作,刘禹锡与李白在扬州相遇时,李白有赠诗在先,刘禹锡用此诗相酬答。
B.甲诗虽有沉郁感伤,但也并不消极颓唐,结尾明显表露了豁达的襟怀和昂扬的意趣。
C.乙文以“惟吾德馨”统领全篇,通过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人的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
D.乙文手法多样,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
38.(小题5)作者以“山”“水”为对象,写下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请你采用这样的句式,以“居室”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字数可以不受限制,但句意必须符合《陋室铭》的文意。)
39.唐宋时期,不少文人遭遇政治纷争,沦为“贬官”,贬官特有的身份和经历使他们的作品带上了特殊的文学印记,这在柳宗元、苏轼等名家的诗文中都有迹可寻。刘禹锡写此诗此文时也是贬官,试从甲诗乙文和其他贬官诗文中探寻“贬官文学”的特点,得出一二结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子猷性爱竹,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子猷(you):即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②或:有的人
4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
鸿儒:(_________)
(3)无案牍之劳形
劳:(________)
(4)尝暂寄人空宅住
尝:(__________)
4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何可一日无此君?
42.(甲)文中作者提到“诸葛庐”“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
43.仿照(甲)(乙)文段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助某物来表达你的抱负或情操。
五、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字梦得,______代文学家
。
4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____)
(2)谈笑有鸿儒(____)
(3)往来无白丁(____)
(4)无案牍之劳形(____)
4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居室环境怎样的特点?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一景物描写的句子加以简要赏析。
47.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陋室不陋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8.《陋室铭》
通篇八十一个字,情与景会,事与心谐。细读此铭,不觉此室之陋,更觉此室之雅。请你谈谈“陋室”雅在何处。
六、基础知识综合
《时尚大师》是央视全球时尚文化竞技节目。2019年《时尚大师》第二季每期以中国色彩命题,解读时尚话题,创作时尚作品。
49.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来的和这档节目有关的文字。阅读文字,完成小题。
《时尚大师》第二季是高口碑高影响力的节目。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22亿,全网节目正片视频播放量超1亿。
《学习强国》6月7日发布《用中国色彩点亮文化自信》的文章,称《时尚大师》让中式美学成为世界时尚的风向标。
《人民日报》9月21日报道《传统文化也时尚》,点评《时尚大师》用时尚表达传统文化,引领中国时尚新风潮。
《光明日报》10月7日文艺评论版报道《中国色彩引领风尚》,点赞《时尚大师》输出中国人对于时尚、色彩、审美的东方定义,让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文化表达和文化自信。
(1)阅读上面文字,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书名号的用法。
(2)请你选择一个能够概括上面四个语段内容的标题
A.画面细节
体现文化传承匠心
B.穿越古今 引领中国审美
C.口碑精品 引领中国时尚风潮
D.文学叙事
突显文化内涵
50.下图内容是《知乎》网站用户对《时尚大师》第二季的评价。在标点符号使用和语句表达方面都有不恰当的地方。请你把修改后的结果写在横线处,至少两处。
51.《时尚大师》第二季收官盛典在故宫举办,揭晓全网票选2019年度最受欢迎中国色。观察下面三张图片,你得出的结论是
52.有同学记录了第一期节目“青色”的开场词。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中青色无处不在。它(
)是天空的颜色、山川的颜色,(
)是湖水的颜色。它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含蓄与淡泊。一笔画丹青,一抹东方色。每当万物苏醒的时候,天地间最初的颜色就从青开始。
(1)请你为段落括号处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________)
A.不仅
还
B.既
也
C.要么
要么
D.不但
而且
(2)三国时期_________(人名)所写《诫子书》中含有“淡泊”一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你的积累,说一说“中国人骨子里的含蓄与淡泊”中“淡泊”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53.“青”作为一个色彩词汇,在古代诗词当中频繁出现。在不同的语境里,“青”所指代的颜色完全不同。结合语境,对下列句中的“青”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A.植物绿
蓝色
黑色
深绿
B.植物绿
黑色
黑色
蓝色
C.植物绿
黑色
墨绿
蓝色
D.墨绿
黑色
植物绿
蓝色
54.青色是东方之色,是用来抒情写意的。给青字加上什么偏旁部首,它就能把那个领域极致的美表现出来。请你仿句补写一句小诗。
清是水里边最美的状态
睛是眼当中最美的部位
靓是见到的最美的容颜
青有一种魔力
它能让和它接触的部分都美起来
绽放最美的样子
55.通过对色彩“青”的专题学习,老师让同学们设计一期以“青”为主题的班刊,你会选择哪幅图片插入班刊,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甲)赵孟頫
(乙)苏轼
(丙)祝枝山
七、句子默写
56.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5)汝亦知射乎?_______________?(欧阳修《卖油翁》)
(6)
以钱覆其口,
_______________。(欧阳修《卖油翁》)
(7)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8)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9)牡丹之爱,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10)《陋室铭》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陋室铭》中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爱莲说》中表明自己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名著阅读
回忆《陋室铭》,回答问题。
57.《陋室铭》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被后世称为“诗豪”。铭是刻在器物上的一种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的文字,后来称为一种____________。
58.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写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陋室铭》主旨句是:___________。文眼是:______。文章先用______(填修辞)引出,之后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说明“陋室不陋”,后来又用名贤______、_______(人名)自况,暗含自己的远大志向,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来画龙点睛,把“陋”彻底反了过来。
九、综合性学习
60.下列《论语》中的哪一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陋室铭》的思想内涵?请将其序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
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③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____________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决定开展“经典诵读”的综合性学习。
61.你们班准备举行“诵读经典”比赛,如果你是班长,请你为这次比赛活动实施过程设计合乎逻辑的步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后做什么,表述清楚每一步该做的具体事项。(至少包括三个步骤)
62.你们小组准备诵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主持人需要你们小组写一段话来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请你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100-120
字)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陋室依旧
①一个细雨濛濛的秋日,千里之外的我,独自一人来看自己在心中默念了无数遍、也向往了无数次的陋室。
②和南方很多小城镇一样,和县,这个因刘禹锡的陋室而闻名的小县城,依然保留着一份古朴和典雅。整洁的街道,不多的行人,给人的感觉是清净和悠闲。千年前的陋室已扩建成陋室公园,用于纪念这位曾在和州做过两年刺史、“政擢贤良,学通经史”的地方长官。
③从公园大门往里走,迎面是一座林木葱茏的土山,山下是一汪清澈的湖水。沿着湖边的小路,走不多远,就看见了位于半山腰的陋室。和很多知名景点不同的是,这里只有三三两两的游人。我猜想,来这里的游客多半是吟咏着中学语文课本里那篇《陋室铭》来的。不多的游人,更显得陋室环境的清幽。小小的院落,中间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小路右边有块石碑,刻有《陋室铭》全文;左边是一间厢房,里面陈列着和县当地一些名人的字画。沿着小路往里走,踏过四级台阶,就来到陋室门口。白的墙壁,青的瓦片,朱红的大门,门旁摇曳的翠竹,这一切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叫唐朝的时代。
④一千二百多年前,刘禹锡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败被贬为和州通判。按唐时规定,刘禹锡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厢之房。但和州的策知县见刘禹锡被贬而来,又知他改革雄心不灭,便多次刁难,不让他住在衙门内。先是安排他到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不久后让他移居德胜河边一处面积被减掉一半的屋子;之后又命他搬到城中最小的一间屋子,这间屋子就是“陋室”。半年光景,刘禹锡被迫连续搬家3次。激愤之中,他一气呵成,写下了《陋室铭》这篇千古铭文,并请人刻碑立于门外。
⑤走进陋室,只见四面墙壁挂着十几幅刘禹锡画像,诠释着刘禹锡一生的宦海沉浮。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幸贵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政治斗争的漩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是的,千百年后的人们,记住了那个站在历史的潮头,高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的刘禹锡;记住了重游玄都观,高歌“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不屈的刘禹锡;也记住了激荡过“淮水东边旧时月”的旷达的刘禹锡。今天,他的这种乐观、旷达、不屈的精神,经过岁月风霜的洗礼,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报国雄心、一种奋发昂扬、永不言败的精神。
⑥如今,刘郎已远,陋室仍在。而这陋室也一如它的主人,在浮沉毁建之间一站就是千年,我相信,它将永远站立在千百万读书人心中,永远站立在千千万万仁人志士的心中。
(选自“一九文学网”,有删改)
63.理清游踪能帮我们更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请根据下面提示,补全作者的游踪。
“从公园大门往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沿着小路往里走,踏过四级台阶,就来到陋室门口”――“(__________________)”
64.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陋室依旧”的含义。
65.请分析第③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66.判断第⑤段划线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并分析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67.下面对文章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段写和县的古朴典雅、清净悠闲,能对陋室起到反面衬托的作用。
B.文章第④段用插叙既交代了刘禹锡居于陋室缘由,又交代了《陋室铭》的创作背景,让文章结构富有变化,丰富了文章内容。
C.这篇游记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叙事清楚,描写简洁生动,议论画龙点睛,感情朴实真挚。
D.刘禹锡乐观、旷达、不屈的精神吗,经过风霜洗礼后,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68.了解了陋室和刘禹锡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悟?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陋
室
吟
①刘郎已远,陋室仍在。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拉二胡的是这里的看门人,坐在空寂的院内,对着“
,草色入帘青。”的陋室。
②于是在二胡声中,我们想起了永贞革新,想起了“二王八司马”,也想起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和一种豁达伟岸的人生境界。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
“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个完美的注解。而这陋室也一如它的主人,在浮沉毁建之间一站就是千年。
③千年后的陋室已扩建成公园,用于纪念这位曾在和州做过两年刺史、“政擢贤良,学通经史”的地方长官。瘦山细水、玲珑楼阁之间,那著名的《陋室铭》已被刻成了石碑。在斗角勾檐、雕梁画柱的映衬下,这里惟一可以称“陋”的大概只有看门人那并不圆熟的二胡演奏了。
④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诗豪”二十三年不屈的贬谪生涯。“二十三年弃置身”啊,少年白发,壮志成梦。刘禹锡已从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时节。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唱出了一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振奋。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顽强!二胡声声,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但它却依旧坚定地流淌着,就像刘禹锡坚定地站在陋室的台阶上,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不公正的待遇。当刘禹锡终于又回到了长安,当玄都观里“桃花净尽菜花开”,我想他一定在会心地笑吧。“千淘(淘:除去杂质。)万漉(漉: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风云诡谲的历史在这二胡的演绎下变得简单又平静了。但不管历史怎样简化,也简化不了那在挫折和压迫之中养成的不屈和坚强;简化不了那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陋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幅人物画,标示着刘禹锡的一生。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新贵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政治斗争的漩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但这已不仅仅是刘禹锡个人的胜利了,这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胜利,一种曾激荡过“巴山楚水凄凉地”、激荡过“淮水东边旧时月”的精神的胜利。如今这种精神经过岁月的风霜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雄心、一腔报国的热血和一种奋发向上、永不低头的形象,如长明灯一般闪耀在后人的心中。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⑤抚摸着陋室前那满是沧桑的石羊,漫步在青砖地面上,听二胡悠悠地响,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
69.《陋室铭》中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名句,文章中哪些语句诠释了刘禹锡“德馨”的内涵?说出三点即可。
70.在第②段中,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的“完美的注解”具体指什么内容?
71.并不圆熟的二胡声自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地响,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72.面对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刘禹锡高唱“病树前头万木春”、“为霞尚满天”,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豪杰之士,请再列举一个这样的人物,结合他们的有关事迹或名句作简要分析。
73.积累链接:请在①段横线上填上描写陋室环境的语句。
参考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详解】
汉字书写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规规矩矩地写字。对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书写,要做到妥善布局,结构匀称,笔画到位。要结合写字训练,提高自己的硬笔行楷书写水平和书法欣赏水平。本题作答时要注意“惟”“馨”“痕”“牍”等字的字形的书写,要注意标点占格。
2.(1)lóu
shàn
塑
(2)安平乐道
安贫乐道
(3)古朴雅致(多指器物或诗文)(4)这不也是一处著名的景点吗?
【解析】
【详解】
(1)(2)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与书写。“缮”可通过形声字来辨析。“塑”不要写成“朔”,“安贫乐道”指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
(3)古雅,指雅致而有古典风味(多指器物或诗文)。语出唐高彦休《阙史·裴晋公大度》:“皇甫郎中湜,气貌刚质,为文古雅,恃才傲物。”
(4)陈述句改反问句方法:
①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即有“不”去“不”;无“不”加“不”。②在句中加上反问语气词(怎、怎能、怎么、难道)。③在句末加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据此改写即可。
3.C
【解析】
【详解】
C项错误,《木兰诗》选自宋代的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郭茂倩不是作者。
4.B
【详解】
B.有误。把《史记》改为《资治通鉴》。故选B。
5.
(1)宝:这里是动词,珍藏
(2)尤:尤其,特别
(3)曝:这里指打开书画晾晒。
(4)锦囊:用锦囊盛
6.C
7.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8.示例:(1)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戴嵩画画,没有仔细观察斗牛,而是想当然认为斗牛时牛的尾巴是翘起(摆动)的,所以画错了。(2)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牧童天天放牛,注意观察,一下子就看出画的错误。(3)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杜处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解析】
5.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宝”,词类活用,这里是动词,珍藏;“锦囊”词类活用,这里是动词,“用锦囊盛”。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6.例句:之:代词,代指书画。
A.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B.
之:的。
C.
之:代词,代指射箭这件事。
D.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C。
7.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然后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两句中重点的词有:然,认为……对。
8.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谈启示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内容,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谈。“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谬矣”,告诉我们要注意观察生活,像牧童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士笑而然之”告诉我们要谦虚,乐于接受正确意见。
【点睛】
参考译文:
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牛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囊盛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9.
想要
还
随从,跟从
高兴
10.B
11.文
宗
/未
发
/一
矢
12.(1)确立储君的事就秘密地(暗中)定下来,这是杜受田辅导的效果(作用)。(2)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13.一是文宗打猎时不忍心杀生而破坏自然的和谐,宅心仁厚,二是他的师傅杜受田的辅导引导。
【分析】
9.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含义。
①宣宗想要把天下交付与他。欲:想要。
②但还没作出决定。犹:还。
③众皇子都随驾。从:随从,跟从。
④宣宗非常高兴。悦:高兴。
10.
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例句:因为文宗是长子又贤明;以:因为。
A.用钱盖在瓶口;以:用。
B.他也因为这种本领而自夸;以:因为。
C.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以:用来。
D.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以:凭借。
故选B。
11.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
句意为:文宗却一箭也未发。故停顿为:文
宗
/未
发
/一
矢。
12.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1)遂:于是,就;密:秘密地。
(2)上:长到;入:映入。
13.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概括。
根据文段中的“以文宗长且贤,欲付大业”和“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可知,宣宗认为文宗宅心仁厚,不忍心射杀生灵而破坏自然的和谐;根据“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可知,另一方面是因为杜受田的辅助引导。
【点睛】
译文:到了宣宗晚年的时候,因为文宗是长子又贤明,宣宗打算把天下交付与他,但还没作出决定。适逢宣宗到南苑打猎,众皇子都随驾。恭亲王奕?猎获的禽鸟最多,文宗却一箭也未发。问他,他回答说:“这时正是春天,鸟兽生育繁殖。我不忍心杀生而破坏自然的和谐。”宣宗非常高兴,说:“这真是帝王所说的话!”立太子的事就此暗定下来,这都归功于杜受田的辅助引导。
14.同“无”,没有;对……感到惊奇;调动官职;观点
15.(1)(扬雄)的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一石两石的储粮,他安之若素。(2)等到王莽篡位的时候,谈论的人用符命赞美(他的)功德而获得封爵的人很多,扬雄还是未被封侯。
16.(1)都推崇扬雄淡泊名利:如家境贫寒却安之若素:未遇明君、贤知,才华未显于天下,但扬雄不戚戚汲汲。(2)本文中扬雄还有年少好学、博学深思;才华横溢、文赋绝伦;王音赞叹他的文章,推荐其任职;其位与王莽等人并列;受到刘歆、范逡的敬重;桓谭认为他生逢其时必将超越诸子。
【分析】
14.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其中:“亡”是通假字,同“无”,没有;“奇”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对……感到惊奇”;“论”是名词,观点。
15.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意思:(1)过,超过;乏,贫困;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2)及,等到;称,称颂;获,获得;甚,很。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第一问:先回忆《陋室铭》一文,可知作者赞颂的是扬雄安贫乐道的精神;而本文中“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也表现了这一点,这就是两文所表现出的共同点。第二问,根据选文第二段内容,可以看出扬雄喜好辞赋,并对司马相如等前辈无比的尊崇敬佩;“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则侧面表现扬雄才华横溢;“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也是表现了大家对扬雄的推崇,桓谭的赞美之语,可看出他认为扬雄生逢其时必将超越诸子,赞美度极高。根据这些理解来归纳概括即可。
选自《汉书》
作者:班固
年代:东汉
参考译文: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性格沉稳,喜欢深思。为人悠闲自在,很少有特别的喜好,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一石两石的储粮,他安之若素。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扬雄喜好辞赋。此前,蜀有司马相如,作赋很壮丽典雅,扬雄心中佩服他,每次作赋,常把他作为榜样模仿。扬雄四十多岁时,从蜀来到京师游学,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为他的文才感到惊奇,就把他召来任命为门下史,推荐扬雄待诏。一年多后,上奏《羽猎赋》,拜为郎官,任黄门给事,和王莽、刘歆并列。哀帝初年,又和董贤同官。成、哀、平年间,王莽、董贤都作了三公,权力超过人君,推荐的人没有不提拔的,但扬雄三代不升官。等到王莽篡位,论谈者用符命赞美其功德而被封爵的人很多,扬雄仍不被封侯,因年纪大而渐升为大夫,他就是如此淡泊势利。
那时,刘歆和范逡敬重他,桓谭则认为他的文章无与伦比。桓谭说:“现在扬子的书文义最深,论述不违背圣人,如果后来遇到逢时的明君,再经历几个贤明的人的阅读,被他们称道,那么必定超过诸子了。”
17.B
18.C
19.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20.示例一:相同。天石砚无贮水处,从“形”来说,不免有些遗憾,但它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发墨甚多,是天生的好砚,这才是砚“德”之所在。苏轼以砚之德喻人之德,极称“德”之可贵,这和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达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示例二:不同。天石砚“形”的缺陷也令苏轼遗憾,但他并不以“德”废“形”,他认
为事物的“德”与“形”皆有可取之处,就看如何取舍;而刘禹锡惟“德”为重,“形”之陋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
【分析】
17.考查对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的理解。除了平时要归纳整理这些词语外,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分析作答。
A.
得异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异:都是“奇异”的意思)
B.
且为铭曰/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写,刻/向)
C.明年至黄州/越明年,政通人和(明年:都是指“第二年”)
D.求砚不复得/求石兽于水中(求:都是“寻找”)
故选B。
18.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语句“是文字之祥也”句式是判断句。
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
C.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倒装句)
故选C。
19.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的意思是:这是一方天砚啊!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20.开放性试题。在理解两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答。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惟吾德馨”的“德馨”是指“人的美好品德”。苏轼在《天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的意思是:天石砚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天石砚无贮水处,从“形”来说,有些遗憾;但色泽温润、质地细腻,是好砚。作者采用比喻的说法,以德喻人,言其可贵。从这个角度看,两文“德”义相同。同时苏轼认为天石砚“德”与“形”皆有可取之处;而刘禹锡强调“德”的重要,而对“形”则不在意。由此可见,两人所说又有所不同。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参考译文:
苏轼十二岁的时候,在所住的纱縠寓所空地上,和一群少年玩掘地的游戏。得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鱼,外表色温润晶莹,呈现浅绿色,里外都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就发出铿锵的声音。试着拿它当砚使,很容易发墨,只是没有储水的地方。先父说:“这是一方天砚啊!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于是把它送给我,说:“这是你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我十分珍爱地使用它,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一旦接受了上天的造就,就永远不再改变初衷。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法什么?仰人鼻息跪人脚下吗?这样的人世间有很多。”
元丰二年秋七月,我获罪入狱,全家人流离失所,书籍也丢失散乱。第二年来到黄州,寻找我那方砚台,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以为把它丢失了。元丰七年七月,乘船到到当涂,翻开书箱,忽然又看见了它,非常高兴。于是把它交给儿子苏迨和苏过。装砚的匣子虽然不十分精致,却是先父亲手雕刻的啊,并命匠人按砚的形状做的,不能更换。
21.
唐
刘禹锡
22.
(1)大
(2)调弄
(3)扰乱
(4)愿意指写字用的狭长的木板,现指公文
23.居室环境优美:刘禹锡居所苔痕碧草相映;交往人物不俗:刘禹锡只与鸿儒交往;生活情趣高雅: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
24.恬静幽雅的环境特征。
25.表达了作者怡情悦性、娱情悦志、不甘沉沦、在寂寞中力求振拔的精神。
【解析】
21.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刘禹锡》有关的文学常识。《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唐朝文学家。
22.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如“谈笑有鸿儒”: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大。“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牍:公文。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3.此题分提取相关语句分析。如“惟吾德馨”作为引子--总陋室不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景象美丽--陋室之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品德高尚--陋室之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爱好--陋室之事。
24.比较阅读。考查“陋室”与“池上亭”共同的环境特征。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可分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等句,即可分析出文章和诗歌都刻画了一个恬静幽雅的环境,借以衬托诗人闲适的情韵。
25.考查作者要抒发的思想情感,特别是要分析好诗歌的颈联和颔联,“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诗句抓住蜂的勤劳勇敢和鹤的志趣高尚的属性,曲折表达的高尚人格。“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进一步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饮酒、抚琴,既表现了诗人不甘沉沦、在寂寞中力求振拔的精神,又是诗人娱情悦志、排遣愁绪的一种方式。渴望用世与琴酒自娱,从写形的角度来看,是相反的,矛盾的;而从写神的角度来看,又是相成的,统一的。颔联和颈联正是运用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诗人的美好情操。
【点睛】
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6.B
27.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28.①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②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29.刘禹锡、王守仁虽身居偏远的陋室,但是却过着远离世俗的高雅生活,体现了他们志趣高洁、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两篇文章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从注释①可知《陋室铭》写于刘禹锡被贬和州期间,从乙文可知《何陋轩》写于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期间。两篇文章作者虽在被贬的处境下,但仍以君子的品性要求自己,仍然保持高尚的节操,保持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从甲文“何陋之有"可看出刘禹锡以“君子”自居的意思,从乙文“以信孔子之言”看出王守仁命名何陋轩是要伸张孔子的话。
【分析】
26.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B.予尝圃于丛棘之右(开辟园圃),故选B。
27.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停顿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句话的大意是: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故停顿是: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28.
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重难点词语有:丝竹,指世俗的乐曲。乱,使……扰乱。案牍,指官府文书。劳,使……劳累。形,形体、躯体。
(2)重难点词语有: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正确语序是“有何陋”。
29.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从甲文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和乙文的“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可以看出,刘禹锡、王守仁相似的人生态度是:虽身居偏远的陋室,但是却过着远离世俗的高雅生活,体现了他们志趣高洁、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根据注释①的“《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作者曾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和乙文的“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可知,两篇文章都写于作者被贬期间。从甲文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和乙文的“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可以看出,两篇文章作者虽在被贬的处境下,但仍以君子的品性要求自己,仍然保持高尚的节操,保持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点睛】
甲文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文译文:
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话。
30.(1)德行美好(2)想,想要
31.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32.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33.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分析】
30.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1)句意为: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2)句意为:孔子想到边远地区去居住。欲,想,想要。
31.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乱,扰乱;案牍,官府文书;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古今异义,形体,躯体。
3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根据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知居室的环境清幽;根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知主人交往的人物不俗;根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知主人生活情趣高雅;根据“惟吾德馨”可知室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不陋。
33.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甲文中刘禹锡虽身居陋室,却保持着陋室的环境清雅,生活情趣高雅,交往的也都是文人雅士。通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点明虽身处陋室,却安贫乐道,悠然自得。乙文通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因此,“君子”应该具有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
甲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它好比)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文:孔子想到边远地区去居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鄙陋,怎么能居住呢?”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那儿,有什么简陋的呢?”
34.(1)增长,振作。
(2)出名,闻名。
(3)大。
(4)弹奏。
35.D
36.(I)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2)没有管弦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翻译宜宽松记分)
37.A
38.例句一:居室不在宽敞华美,有君子居之则高雅别致。
例句二:居室不在高大宏伟,有高尚之士居住则不会简陋。
39.要点:内容上,喜欢抒发政治牢骚,叙写清冷生活,表达苦闷情绪;形式上,喜欢用曲笔(含蓄委婉的写作方式方法)叙事写景抒情。(能从写作内容或写作方法上总结出一个方面的特点即可记3分)
【解析】
34.考查文言词义。
35.D项中的句子是倒装句,
“何陋”是“有”的宾语,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故应读作:何陋/之有
36.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37.A项中的“李白”说法错误,应为
“白居易”。该小题考查的内容较多,提醒学生要全方面掌握文言文和诗词。
38.仿写标准较宽,主要是理解“《陋室铭》的文意”即可。
39.要从内容、情感、语言、形式等方面考虑。
40.
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博学的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曾经
41.(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42.作者运用类比的写作手法,借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雄的屋舍来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同古代名贤一样,有着高洁傲岸的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志趣,从而说明“陋室不陋”(意思相近,句子通顺即可得分)。
43.示例:在百花凋谢之时,梅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我要向梅花学习,学习它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分析】
40.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2)大意: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鸿儒:博学的人。
(3)大意: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大意: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尝:曾经。
41.
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1)重难点词语有:上,长到。入,映入。
(2)重难点词语有:何,怎么。君,指竹子。
42.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三国时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以及两人为自己的楷模,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表明自己同古代名贤一样,有着高洁傲岸的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志趣,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43.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和仿写的能力。要求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助某物来表达你的抱负或情操。先写事物的特点,再写自己的抱负或情操。比如“梅花”,在百花凋谢之时,在凛冽的寒风中,梅花傲立枝头,愈是风欺雪压,梅花开得愈精神,愈灿烂。铁骨冰清、高风亮节的梅花,激励着人们自强不息、不畏艰险、奋勇开拓。
【点睛】
甲文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文译文:
王子猷生性爱竹,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儿,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它!”
44.
刘禹锡
唐
45.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大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指官府文书
46.写出了居室环境的清幽淡雅的特点。“上”、“入”,运用拟人修辞,化静为动,描绘了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特点,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受。
47.居室环境:清幽淡雅交往人物:博学儒雅
室内生活:脱俗高雅
48.作者以君子的高尚品德自居,“陋室”雅在德行高尚,也因为作者交往的人物而雅,更因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而雅。
【分析】
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
年代:唐
参考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4.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45.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46.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上”“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描绘了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特点,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受。
47.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文章从陋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具体描写陋室及其特点,其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与主人交往的人物的博学高雅;“调素琴,阅金经”写陋室主人日常生活的高雅。
48.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陋室”雅在德行高尚,也因为作者交往的人物而雅,更因作者高雅的生活情趣而雅。
49.(1)书名号用于标明文艺(电视)节目、文章篇名、学习平台和报刊名。
(2)C
50.《时尚大师》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让时尚触手可及,让世界爱上中国”
的主题。节目内容从新锐设计师的赛场回归到了设计大师对时尚文化的深度开掘,保持了央视在文化质感上的一贯高水准。节目形式舍弃了竞技,进行了全新升级。可谓看得懂的国潮大秀。
51.2019年度最受欢迎的中国色是青色。
52.
(1)B
(2)诸葛亮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53.C
54.情是心里边最美的感觉;
请是语言里最美的谈吐;
晴是天空中最美的样子;
精是谷物里最美的成分;
菁是草木里最美的状态;
靖是站立中最美的样子;
婧是女子中最美的才华;
倩是人群里最美的影子……
55.选择【甲】,楷书方正端庄,比喻青年学子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具有正能量。
选择【乙】,行书笔画牵连,如行云流水,和青年人潇洒奔放的精神品格一致。
选择【丙】,草书飘逸奔放,寓意青年人不拘一格,具有创新精神。
【解析】
49.(1)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探究和对书名号的用法的理解。通过材料中所用的书名号的部分可以发现“用中国色彩点亮文化自信”是文章名,“时尚大师”是节目名,“学习强国”是学习平台名,“光明日报”是报刊名。据此总结即可。
(2)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括。通过材料中“《时尚大师》第二季是高口碑高影响力的节目”“点评《时尚大师》用时尚表达传统文化,引领中国时尚新风潮”等句子可以将材料概括为:口碑精品 引领中国时尚风潮。故选C。
50.此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用法和病句的辨析。“时尚大师2的主题延续了第一季的‘让时尚触手可及,让世界爱上中国’”一句中“时尚大师”是节目名,要用书名号;该句语序不当,应将“的主题”放到句末,“2”应改为“第二季”。“节目内容从新锐设计师的赛场回归到了设计大师对时尚文化的深度挖掘”一句用词不当,将“挖掘”改为“开掘”。
51.此题考查的是对图表的解读。图片反映的是最受欢迎的中国色的数据统计,根据图片中的数据不难看出2019最受欢迎的中国色是青色。据此作答。
52.(1)此题考查的是关联词的用法。解答此题时注意区分关联词所表示的关系。选段中要表达的是一种并列关系。
A.表递进关系;
B.表并列关系;
C.表选择关系;
D.表递进关系。
故选B。
(2)此题考查的是作家作品和对词语的理解。《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其中含有“淡泊”的名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指对于名利冷淡,不看重;恬淡寡欲。
53.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中的“青”意思是“青葱”,用来形容草的颜色;“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中“青丝”指的是黑色的头发;“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句中的“青”指的是山的颜色,应该是墨绿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句中“青”指的是天的颜色,应该是蓝色。故选C。
54.此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在仿写时要注意把握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内容和合适的修辞手法。根据要求“给青字加上什么偏旁部首”然后表现它的极致美,按照句式“……是……最美的……”书写即可。示例:情是心里边最美的感觉;静是心态中最美的状态。
5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的是对书法作品的赏析。图甲是楷书,楷书的特点:四平八稳、形体完整、疏密有致、形态均美。图乙是行书,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笔画牵连,如行云流水,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图丙是草书,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飘逸奔放。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然后结合其特点加以分析。例如楷书能表现一种正直,行书表现的是潇洒飘逸,草书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据此理解作答。
56.深林人不知
百般红紫斗芳菲
谁家玉笛暗飞声
马上相逢无纸笔
吾射不亦精乎
徐以杓酌油沥之
谈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宜乎众矣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详解】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
“酌”“牍”“淤”“濯”等字词的书写。
57.刘禹锡
梦得
唐
警诫自己
称述功德
一种文体
5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9.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
比兴
居住环境
交往之人
日常生活
诸葛亮
扬子云
【分析】
57.“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一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增加得分把握。本题考查的是对《陋室铭》的阅读理解。
58.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语。同时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能力。《陋室铭》中写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9.本题是对诗词主旨的考查,要想正确把握主旨,必须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诗歌。《陋室铭》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眼是:馨。文章先用比兴引出,之后从居住环境
、交往之人、
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说明“陋室不陋”,后来又用名贤诸葛亮
扬子云自况,暗含自己的远大志向,最后引用孔子的话来画龙点睛,把“陋”彻底反了过来。
60.③
【详解】
《陋室铭》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③句子大意是子贡问:孔子贫穷却不谄媚,富贵却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比不上贫穷却乐道,富贵却有礼节。提到的“安贫乐道”与《陋室铭》的思想内涵是一致的。①句大意是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②句大意是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既强调“和为贵”的愿望,又不能是无原则的“和”。①②都与《陋室铭》的思想内涵不一致。
61.(1)主持人致开场白。说明诵读经典对中学生的意义等。(2)介绍这次“诵读经典”比赛的评委老师和评分标准。(3)比赛正式开始。按照抽签顺序,选手们依次诵读经典。(4)宣布比赛结果并颁奖。(5)班主任老师总结。鼓励同学们继续爱经典,读经典,让经典常诵常新。
62.《陋室铭》以山水起兴,引出陋室因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陋,“德馨”统领全篇。作者又从自然环境、交往朋友、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描写了陋室的恬静、雅致,再把陋室与诸葛庐和子云亭进行类比,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
【解析】
61.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有紧凑的步骤。活动的主题和形式是“诵读经典”比赛,可以围绕活动类型设计。首先是主持人的开场白,阐明活动的意义,引出活动内容;然后结合参加活动的人员,公布活动规则;接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比赛;最后班主任或班长总结发言,对同学们的活动进行鼓励。据此分析设计步骤即可。
62.这是一道语言表达题。根据题干要求,介绍刘禹锡《陋室铭》一文的主要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熟悉文章可知,本文主要写的是“陋室”的环境、生活和交往之雅,突出“陋室不陋”的特点;写作手法上采用“托物言志”;表达的是作者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据此三点组织语言表达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63.
沿着湖边的小路,走不多远
走进陋室
64.陋室环境清幽依旧,简朴依旧,
雅致依旧,灵秀依旧;更主要的是千年来在浮沉毁建间一站就是千年,依旧站立在尘世间,依旧站立在千百万读书人和仁人志士的心中,
刘禹锡乐观、旷达、不屈的精神永存。
65.此段描写了陋室的外部环境和内部陈设,写出了陋室环境清幽、陈设朴素雅致、简陋依旧的特点,烘托了作者对陋室的称赏、赞美之情,为后文议论抒情做铺垫。
66.议论;紧承“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一句,展开议论,指出刘禹锡虽遭遇贬官的不幸,但却因他卓越的文才和乐观、旷达、不屈的精神被后世永远铭记,画龙点睛.
67.A
68.示例:
不要在乎一时的成败得失,历史自会有公正的评说;要安贫乐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逆境中要乐观豁达,对前途充满信心;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解析】
63.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游踪的内容,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游踪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游踪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游踪。如一空可直接提取第3段“沿着湖边的小路,走不多远”作为答案。二空,可直接提取第5段“走进陋室”作为答案。
64.要求回答“陋室依旧”的含义。找到关键句分析归纳即可。如可分析第2段“依然保留着一份古朴和典雅”“给人的感觉是清净和悠闲”,第3段“不多的游人,更显得陋室环境的清幽”,第5段“他的这种乐观、旷达、不屈的精神,经过岁月风霜的洗礼,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报国雄心、一种奋发昂扬、永不言败的精神”等句,即可归纳出陋室清幽依旧,简朴依旧,
雅致依旧,灵秀依旧的答案,当然还有刘禹锡乐观、旷达、不屈的精神依旧。
65.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首先要读懂环境描写的内容,根据内容再结合上下文明确作用。从内容上看,此段描写了陋室的外部环境和内部陈设。突出了陋室清幽、雅致和质朴的特点,由此表达对陋室的敬仰。从结构上看,为后文议论抒情蓄势,使下文的抒情顺理成章。
66.考查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是的,千百年后的人们,记住了那个站在历史的潮头……今天,他的这种乐观、旷达、不屈的精神,经过岁月风霜的洗礼,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报国雄心、一种奋发昂扬、永不言败的精神”明显使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内容上看,画龙点睛,点明主题,即后人对刘禹锡卓越的文才的赞美,对他乐观、旷达、不屈的精神的传承。从结构上看,承接上文“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一句,并引出下文“它将永远站立在千百万读书人心中,永远站立在千千万万仁人志士的心中”的结论。
67.A.“反面衬托”对文章的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文章第②段写和县的古朴典雅、清净悠闲,能对陋室起到正面衬托的作用。
68.写感悟。首先要理解好陋室和刘禹锡的故事,如可分析“刘禹锡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败被贬为和州通判”“知他改革雄心不灭,便多次刁难,不让他住在衙门内”“先是安排他到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不久后让他移居德胜河边一处面积被减掉一半的屋子;之后又命他搬到城中最小的一间屋子”“刘禹锡被迫连续搬家3次。激愤之中,他一气呵成,写下了《陋室铭》这篇千古铭文”等句,即可归纳出他遭受打击后没有屈服,过安贫乐道的生活,创作脍炙人口的文章。告诉我们,在逆境中要乐观豁达,对前途充满信心;在困境中磨砺、经受考验,养成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
69.豁达伟岸的人生境界;坚韧不屈,笑在最后;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乐观和自信;坚毅和顽强;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不屈的雄心;报国的热血;奋发向上、永不低头。
70.指的是: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
71.①二胡声是全文的一条线索(起贯穿全文的作用);②渲染孤寂忧伤的气氛;③悠悠的二胡声是对刘禹锡精神品格的赞美;④勾起对刘禹锡绵绵无尽的追思
72.范仲淹面对贬谪,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利害得失,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他的忠君爱民的思想。
73.苔痕上阶绿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69.“德馨”即品格高尚,在文中找到表现高尚品质的语句即可。
70.联系上文语句“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个完美的注解。”可知答案。
71.二胡声给人以凄凉之感,在文中渲染凄凉氛围。
72.要列举出困难面前不消极,仍奋发向上的人物及事例。
73.平时多背诵,注意书写正确。
考点:记叙文阅读
点评:做好记叙文阅读的关键在于理清文章情节,从这些信息中提炼相关语句作答。要想找到文中词语的指代内容,一定要联系上文内容,摘录相关词语或语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