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8 蒲柳人家(节选) 同步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8 蒲柳人家(节选) 同步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2 21:1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8
 蒲柳人家(节选)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它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小说的两个重要描写对象。
文章塑造了具有侠肝义胆、仗义疏财、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的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形象,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热情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
1.鲜明的民族风格。
首先,这篇小说的人物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疏财、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
2.独具特色的语言运用。
语言既有口语的生动活泼、准确传神,又继承了说唱文学语言的押韵和爽脆,读来朗朗上口,充满乡土气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腌臜(ā)    
 捯气(dáo)     到了儿(liǎo)
B.熏陶(xūn)
荣膺(yīng)
如坐针毡(zhān)
C.勒令(lè)
剜肉(wān)
捎马子(shāo)
D.隐匿(nì)
害臊(sào)
不知好歹(dǎi)
C
【解析】C.捎—sh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架驭 
 烟囱 
 望眼欲穿
B.纤夫  
 礼聘 
  两肋插刀
C.温驯  
 筵席  
 腰缠万惯
D.憋闷 
  掂量 
  言谈举指
【解析】A.架—驾;C.惯—贯;D.指—止。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年之后,这些同学们又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B.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C.张三和李四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在一起学习和锻炼。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C
【解析】A.“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B.“妙手回春”指医生医术高明;D.“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C
【解析】A项,搭配不当,把“创造”改为“加快”;B项,缺少主语,“导致”和“受”删去一个;D项,句式杂糅,在“发布”后面加“的”。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孔乙己》选自其小说集《呐喊》。
B.《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采用对比手法突出表现奥楚蔑洛夫这条沙皇忠犬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丑态,讽刺意味浓厚。
C.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文化样式。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李白被称为“诗圣”,他的诗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誉为“诗史”。
【解析】不是李白,是杜甫。
D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