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5 无言之美 同步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5 无言之美 同步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3 15:4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5
 无言之美
作者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也启发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要注意欣赏有形之美,还要注意观察空白,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
朱光潜名言
1.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
2.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3.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为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的作品。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谚语(yàn)   
 倘若(tǎng) 
   心旷神怡(yí)
B.余蕴(yùn)
寂寥(liào)
栩栩如生(xǔ)
C.姑且(qiě)
颦(pín)
瞬息万变(shùn)
D.笼统(lǒng)
附时(fù)
铢两悉称(zhū)
B
【解析】B项,寂寥(liáo)。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笔墨
琵琶
惟妙惟笑
B.幽美
倾刻
沉默渊穆
C.摄影
惩罚
目不忍睹
D.譬如
含蓄
雕刻朔像
【解析】A项,“惟妙惟肖”;B项,“顷刻”;D项,“雕刻塑像”。
C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漓江是一幅优美的画卷,旖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B.小刚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栩栩如生。
C.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严肃认真,不能轻描淡写走过场。
D.他信手拈来的打油诗经常为学校的节日聚会增添不少欢乐气氛。
B
【解析】“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此处应用“惟妙惟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B.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还让世界瞩目和惊艳。
C.“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
D.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解析】B.关联词搭配不当;C.“超过”“以上”重复;D.否定词滥用。
A
5.下列情境中,巴特尔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巴特尔和孟德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巴特尔去孟德家找他,孟德的奶奶开了门。
A.我要找一下孟德,我要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B.您是谁啊?孟德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巴特尔,我和孟德约好去科技馆参观,他在家吗?
D.您好!我想找孟德去科技馆,他在家吗?
【解析】A项,没有问候孟德的奶奶,没有介绍自己是谁;B项,用语直白,不柔和委婉。也没有说清楚找孟德有什么事;D项,没有介绍自己是谁。
C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何为担当?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________,司马迁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
________,林则徐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胆气挺身而出,虎门销烟;________,范仲淹虽然遭遇贬谪,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胸。
①担当是种责任  ②担当是种境界
③担当是种勇气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①②③
【解析】“责任”与“使命”、“勇气”与“胆气”、“境界”与“心胸”一一对应。
C
什么是好诗
①什么是好诗呢?
②大自然的景物是人所共见的,如果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
③先看这两句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再看另一句:“群鸡正乱叫。”哪是好诗,哪是坏诗?
④“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一条鱼跃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如同一根玉尺抛在白绸子上;黄莺穿过像丝一样的柳条,像一枚金梭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你看,多么漂亮,而且对仗工整,但只是描述风景外在的形象,没有内心的感动。这样,即使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
⑤“群鸡正乱叫”是杜甫的诗句,只看这一句,好像不是好诗。但读诗不能只看一句,要看整体的传达。《羌村》整组诗,表现的是诗人历经战争离乱,与妻子儿女长期分别后回家重逢的情形,“群鸡正乱叫”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⑥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个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的感动。
⑦我曾经告诫学生“修辞立其诚”,真诚是作文与做人的基本要求。学生感动于女朋友寄给他一片红叶,创作了诗句“红叶枕边香”。诗句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但我却无法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他的感动。
⑧陆游的《菊枕》诗,是思念他被迫离异的第一任妻子的:“记采菊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当年他的妻子采了菊花,把菊花的花瓣缝入枕囊,如今在曲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还留有菊花的幽香。每一闻到这香气就让他忆起四十三年前的往事,可是现在在昏暗的灯光下,向谁去诉说这使人断肠的感情呢?这样,《菊枕》的“香”就使无数的后人感动了。
⑨所以,诗歌除了要有真诚的感动,还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
⑩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的生活乃至整个的生命来写诗的,这样诗歌才有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内心有了感动,是这个生命孕育的开始。把这份感动写出来,使之成形,能让读者感动,甚至能让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到感动,诗歌的生命,从此生生不已。
?学习诗歌,要能体会诗歌中这种美好的生命,养成品味诗歌兴发感动之生命的能力,这是读诗最为宝贵、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
(基于命题需要根据叶嘉莹讲稿改写)
7.作者认为“群鸡正乱叫”是好诗的理由有哪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句描写了人所共见的景物,使群鸡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B.诗句注重的是诗歌应有的生命,而不是漂亮的文字和技巧。
C.诗句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经过战争离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动。
D.诗句是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A
8.作者将“红叶枕边香”与《菊枕》作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
A.好的诗歌应该“修辞立其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真诚的感动。
B.好的诗歌往往源于真实的故事,表现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C.好的诗歌能将自己真诚的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感动。
D.好的诗歌具有生生不已的生命,内心有了感动就是一首诗歌生命孕育的开始。
【解析】从第⑨段“所以,诗歌除了要有真诚的感动,还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可知,答案为C。
C
9.本文在品读诗歌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
A.读诗要体会诗中触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B.读诗要把诗句放在整首诗中来品味欣赏。
C.读诗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状态。
D.读诗要理解诗歌美好生命的生生不已。
D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LISTE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