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1-29 21:5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方遒(qiú) 漫溯(shù) 舐犊情深(shì)
B、桀骜(jié) 河畔(pàn) 峥嵘(zhēn róng) 长歌当哭(dàng)
C、干涸(hé) 祈祷(q ) 参乘(shèng) 被八创(chuāng)
D、榫头(shǔn) 孱头(càn) 彘肩(zhì) 按剑而跽(j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瓦菲 凌辱 荆棘 蓊蓊郁郁 B、渲泄 悄然 桌帏 历历在目
C、斑斓 凄惋 踟蹰 娇生惯养 D、目炫 虔诚 慰籍 自惭形秽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强国富民,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成就伟业。
B、在风景如画的张家界景区,来自各地的游客冒着炎炎烈日进行参观,但游兴丝毫不减,他们指点江山,对美丽的景色啧啧称赞。
C、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因其诗歌、诗文成就而名噪一时。
D、我向来好奇,对于素昧平生的东西,喜欢问问底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真令人刮目相看。
B、要想真正学点东西,一定要非下苦功夫不可。
C、电影制作要追求票房收入的观点,在最近遭到了严肃的批评。我认为这是正确的。
D、命题是一项负责的脑力劳动,要编出一套好的试题或一份好的试卷,命题者除了要掌握学科全部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命题技巧。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 , ,1 , , ,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解读中国历史的大课题。
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 ②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 ③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 ④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 ⑤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④⑤①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①④⑤
6、下列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诗经》《楚辞》里大量运用“比兴”手法,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而极具艺术感染力。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它与《春秋》《公羊传》被称为“春秋三传”。
C、《左传》之“传”,读zhuàn,也就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列传”。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共130篇,52万余字,其体例为司马迁首创,开历史传记之先河。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1题。(22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葺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 ( )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 ( )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岁:年 B、列坐其次 次:旁边
C、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D、终期于尽 期:期望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虽一毫而莫取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不能喻之于怀
C、当其欣于所遇 D、仰观宇宙 (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段从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气候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叙事写景,突出一个“乐”字。
B、第三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静者”“躁者”不同的生活方式,两者虽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但人生感慨是相同的。
C、作者痛惜年华易逝、乐之不长,感叹生命长短听凭造化,借古人“死生亦大”的观点来表明自己的生死观。
D、文段中的语言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11、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10分)
①仰观宇宙 (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4分)
②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 )(3分)
③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3分)
诗歌阅读与名句默写(共1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相应问题。(8分,每小题4分)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注解:鉴:镜子。 修:长,高。
①这首诗多出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 “影”的诗句,并标明写的是什么“影”。(4分)
②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提示:从第二联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景入手,结合所写的景,在与第一联的什么字呼应上进行分析。)(4分)
默写下里空白处名句(8分,每空一分)
①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②少焉,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③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④漫江碧透, 。 ⑤寄蜉蝣于天地, 。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阅读,共28分)
I(论述类)共10分。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4—16题
为别人鼓掌
骏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一个人只要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别人,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长处。因此,我们要乐意把掌声送给别人。
为别人鼓掌,不是刻意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更不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恰到好处地对别人进行肯定。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常的心态,否则就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回国后,就受到一伙人的公然挑衅: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人去航海、去寻找,最终都能找到新大陆。这些挑衅者自己不能成功,还不能容忍别人成功。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这种小肚鸡肠很可能会发展到害人害己的地步。周瑜虽年轻挂帅,意气风发,却因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而自惭,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自夭;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下阴谋诡计以膑刑加害于他。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正确指引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14、文章开头画线的句子在文中形象地说明了什么 (2分)
15、第2段中“为别人鼓掌’’的含义是什么 “为别人鼓掌”的关键在哪里 (4分)
16、文末说“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4分)
II(文学类)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应试题。
与书为友
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恰如观其所交之友。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都应与其最佳最善者常相伴依。
好书可引为诤友,一如既往,永不改变,耐心相伴,陶陶其乐。当我们身陷困境或处于危难,好书终不会幡然变脸。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吸取乐趣与教诲,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
同好一书之人,往往可以发现彼此间习性也有相近,恰如二人同好一友,彼此间也可引以为友。古时有句名谚:“爱我及犬”,若谓为“爱我及书”,则更不失为一智语。人们交往若以书为纽带,则情谊更为真挚高尚。对同一作家之钟爱,使人们的所思所感、欣赏与同情,都能交相融会。作家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也能相知相通。
英国文艺评论家赫兹利特说:“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少小所读,至老犹记。书中所言他人之事,却使我们如同身历其境。无论何地,好书无须倾尽其囊,便可得之。而我们的呼吸也会充满了书香之气。”
一本好书常可视做生命的最佳归宿,一生所思所想之精华尽在其中。对大多数学人而言,他的一生便是思想的一生,因此好书即为金玉良言与思想光华之总成,令人感铭于心,爱不忍释,成为我们相随之伴侣与慰藉。菲利浦.西德尼爵士言:“与高尚思想相伴者永不孤独。”当诱惑袭来,高尚纯美的思想便会像仁慈的天使,翩然降临,一扫杂念,守护心灵。高尚行为的愿望随之产生。良言善语常会激发出畅举嘉行。
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惟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翻动书页,当时所言便历历在目。犹如耳闻。时间的作用淘汰了粗劣制品。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名言才能经久传世。
书籍将我们引入到一个高尚的社会,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心心相印,欢悦与共,悲哀同历。我们仿佛也嗅到他们的气息,成为与他们同时登台的演员,在他们描绘的场景中生活、呼吸。
凡真知灼见决不会消逝于当世,书籍记载其精华而远播天下,永成佳音,至今为有识之士倾耳聆听。古时先贤之影响,仍融入我们生活的氛围,我们仍能时时感受逝去已久的人杰们一如当年,活力永存。
17、文中引用的“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的含义是什么?(4分)
18、为什么说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读好书的具体感受是什么?(5分)
19、统览全文,经典之籍与世长存的原因是什么?(5分)
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名言才能经久传世。
B、作者认为好书可以守护心灵的原因是能产生高尚纯美的思想,让人拒绝诱惑。
C、人们以书为纽带交友,则情谊更为真挚高尚。说的是因为喜欢同一个作家,所以人们的友谊更纯洁,不带有功利性。
D、同好一本书的人,肯定生活习惯和志趣爱好一样,因为他们都喜欢作者本人,见解感觉相通。
E、书籍不朽的本质在于它能长久的保存下来,被人们阅读。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6分)
21、⑴仿照下面句子再造两句使整句话构成一个排比句。(4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月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爱心是
⑵马上就是春节了,请同学们按对联的要求补出下列春联对句(2分)
出句:满园春色好
对句:
六、阅读下面材料 ( " \t "_blank ),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晨曦初露,那是一天的开始。
婴儿第一声啼哭,那是生命的开始。
踏进高中校园,那是为理想拼搏的开始。
笑迎每一个人,那是生活的开始……
无论是新的生命的开始,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开始,都会有太多的内容,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请以“开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记叙文或者议论文)。③标题自拟。④不得抄袭。
高一期末考试答案
11、①抬头观望辽廓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事物,所用来放眼四望、舒展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快乐啊!(4分)
②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暂时得意,快乐自足,竟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3分)
③待到他对于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就会随之而来。(3分)12、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找出一处,并说明正确一处得两分)4分 ②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着墨于听觉,细微的草声衬托出山里环境的宁静,呼应第一联的“静”字。(答对一处得两分)4分
13、(8分,每空一分。)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③风萧萧兮易水寒 士皆嗔目 ④百舸争流 怅寥廓 ⑤渺沧海之一粟
14、(2分)周围的人(别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长处 (答“乐意把掌声送给别人”算半对)
15、(4分)恰到好处地对别人进行肯定(或“能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 有正常的心态(或“及时调整心态”) (意思对即可)
16、(4分)①别人的成功经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②别人的成功经历能正确指引我们,帮助我们。③在走向成功时获得别人的喝彩。 新的认识示例:要在为别人喝彩的同时,获得自己的成功。(意思对即可)
17.好的书籍可以使人的心灵受到震撼,感人的诗句会令人热血沸腾。(只要证明好书能给人予鼓舞就可给分)
18.⑴①好书常可视做生命的最佳归宿,一生所思所想之精华尽在其中。一个人读好书,他的一生便是思想的一生。②好书即为金玉良言与思想光华之总成,令人感铭于心,爱不忍释。 ③当诱惑袭来,好书可以产生高尚纯美的思想,一扫杂念,守护心灵。④好书中的良言善语常会激发出畅举嘉行。所以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
⑵书籍将我们引入到一个高尚的社会,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心心相印,欢悦与共,悲哀同历。(要点为加点字,答案在五六节)
19.①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惟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②经典之籍中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
③书籍记载其精华而远播天下,永成佳音。(要点为加点字,答案在六、八节)
20.AB(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D项语气太肯定,E项理解太表面化)
21、(灵活给分)(1)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是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2)全国面貌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