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西
北
地
区
和
青
藏
地
区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民族等区域情况。
知道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记住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农作物。
知道西北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通过读图,分析理解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唐诗中的西北地区
—王维《使至塞上》
大
漠
孤
烟
直
长
河
落
日
圆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古代民歌《敕勒歌
》
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
干旱
一、区域概况
1.位置
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
一线以北。位于东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跨暖温带、中温带。
长城
(宏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微观)高山阻挡,水汽难入
一、区域概况
2.范围(包含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主要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乌鲁木齐)和宁夏(银川)三个自治区以及甘肃北部(兰州)
一、区域概况
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
一、区域概况
3.面积
4.人口
5.民族
约占全国的30%
约占全国的4%
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蒙古族
回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新疆—“三山夹两盆”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地形区:
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高原:内蒙古高原
平原:河套平原
山脉:天山、阿尔泰山
地形类型:以盆地和高原为主,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东部
以高原为主,西部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二、自然环境
2.气候
西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特点:冬冷夏热,全年干旱
少雨,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
干湿地区:干旱半干旱
二、自然环境
2.气候
贺
兰
山
大部分地区降水量___________以下,大致_______________逐渐减少
400mm
自东向西
二、自然环境
3.植被
植被特征
植被稀疏,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分布特征
自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二、自然环境
4.河流
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沿河树木以胡杨为主
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
一条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黄河(注入太平洋的外流河)
二、自然环境
4.河流
河流特征
河流数量________、流量________、多______________河流、以________________(内、外流河)为主。
少
少
季节性
内流河
西北地区
位置
地形
降水少
气候干旱
河流
植被
导致
影响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四周被高山环绕,阻挡了来往气流
河湖稀少,多为内流河
稀疏
在如此干旱的西北地区,人类的农牧业生产状况如何?
三、农牧业生产状况
1.畜牧业
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内蒙古高原
河西走廊
天山牧场
三、农牧业生产状况
1.畜牧业
内蒙古高原因降水量的多少不同,东部多为定居放牧,西部以游牧为主。天山牧场因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为季节轮牧
三、农牧业生产状况
2.灌溉农业
思考:西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灌溉农业区?水源来自哪里?灌溉农业的分布特点是?
绿洲农业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引黄河水灌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
高山冰雪融水
河西走廊(祁连山)
地下水
山麓地带的绿洲
分布特点:靠近山路地带或者沿河分布
三、农牧业生产状况
2.灌溉农业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在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上,人们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它们被称为“塞上平原”
三、农牧业生产状况
2.灌溉农业
西北地区的农业特点:
1.主要农业区及农作物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盆地中的多个绿洲。主要生产小麦、棉花、甜菜、瓜果等。
2.发展农业的条件
优势:光照强;日温差大;热量条件较好。
劣势:降水少,水源不足;受寒潮影响大。
四、矿产资源
阅读P15《中国的稀土资源》,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全球最大的稀土资源产地是?
世界稀土出口量第一的国家是?其稀土出口量占到国家贸易的多少?
请你思考以下,为什么我国要出台稀土资源保护政策?
内蒙古白云鄂博
中国
2/3
四、矿产资源
白云鄂博的稀土
伊敏河的褐煤
金昌的镍
石嘴山的无烟煤
霍林河的褐煤
南疆的石油
克拉玛依的石油
鄂尔多斯的能源矿产
1.概况
位置、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
仑山以北
面积、人口—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全国4%
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和新疆北部的哈萨克族
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成因—深居内陆、山岭阻隔
地表
景观
①高原、盆地为主,多沙漠、戈壁
②由东向西植被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④重要的畜牧基地
矿产资源
小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在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
活动
活动1
(1)你吃过哪些产自西北的瓜果?请介绍给同学。
哈密瓜、阿克苏的苹果、吐鲁番的葡萄。
(2)想一想,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沙漠绿洲降水稀少,日照充足,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白天借助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积累,使得瓜果糖分含量高,因而很甜。
(3)议一议,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西北地区海拔较高,云量较少;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自东向西,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自东向西,西北地区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
活动2
西北地区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试从气候角度,对下列现象加以解释。
(1)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
内蒙古高原东部距海近,降水多,草原肥美,多为定居放牧。西部距离海远,降水少,多为荒漠草原,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
(2)天山牧场相对高差较大,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牧场。
气温随地势升高而降低,为了适应山地气温变化,夏季到海拔高的地带放牧,冬季返回山麓地带放牧,形成季节轮牧现象。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3)西北地区的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议一议,这些地区绿洲较多的原因是什么?
利用高山冰雪融水灌溉
1、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由于降水比较少,地表根本没有植被
B.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和“旱”
C.影响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D.本区矿产比较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②纬度较高,气温低
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④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晓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至乌鲁木齐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森林、草原
D
D
B(共41张PPT)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西
北
地
区
和
青
藏
地
区
世界上的“第三极”
传说中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
——青藏高原
学习指引
青藏地区的区域概况(范围、面积、人口)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河流)
农牧业生产状况
一、区域概况
地理范围
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最西到达帕米尔高原。
找出昆仑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看一看,哪些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二、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内陆;位于东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南边与多个国家接壤,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1%。主要是藏族的聚居地。
100°E
25°E
40°N
30°N
90°E
经纬度
23
°E—104
°E
26
°N—38°N
2、自然环境
2.地形地貌
地形:海拔高,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世界屋脊);整体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大;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
地貌:类型多种多样,多冰川地貌、流水地貌、风沙地貌。
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地形区,说出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横断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唐古拉山脉
巴颜喀拉山
脉
冈底斯山脉
阿尔金山脉
祁连山脉
说出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的西部。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横断山区
珠穆朗玛峰
雅鲁藏布江谷地
活动
(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造成那曲和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纬度
海拔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那曲
(西藏)
31°12′N
4808米
-12.6℃
9.0℃
南京
(江苏)
32°00′N
8米
2.4℃
27.8℃
那曲的海拔高度远高于南京,因此1月和7月平均气温均低于南京。那曲纬度比南京低,而且相似,因此两地的气温差异与纬度关系不大。
活动
(2)对照中国降水分布图,说出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青藏高原的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大多数地区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二、自然环境
3.气候
以高山高原气候类型为主
气温:
冬冷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全年)
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一天)
原因:辐射比较强,光照和东北地区相比比较充足,而且因为地势高,寒冷的西北季风以及寒潮不会对它有太大的影响
降水:
降水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10-次年3月为旱季)
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空间分布)
二、自然环境
4.植被
云雾缭绕的森林
高山草甸是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山地低洼地的一种草地类型
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
荒漠、半荒漠
活动
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
想一想,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青海省南部称为“三江源地区“,因为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省南部,而且这三条大河的源头相距很近,因此被称为“三江源地区”。
青藏高原海拔很高,且多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因此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二、区域概况
5.河流、湖泊
固体水库:
冰雪山川广布
长江、黄海注入太平洋,澜沧江注入印度洋(多外流河)
青藏高原湖区:
青海湖、纳木错(内流河、咸水湖)
青藏高原海拔很高,且多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因此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洋都发源于这里。
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和生态特征
藏羚羊
雪豹
野驴
三、农牧业
1.畜牧业
藏绵羊
藏山羊
牦牛
能适应高原、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
高寒牧区: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
三、农牧业
2.种植业
种植业空间分布特点
总体东南多西北少
主要集中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
有利条件: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集中;灌溉便利;
限制因素:海拔高,热量不足,降水少(影响:无霜期短,农作物一年只能一熟)
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稞的主要产地,近几年来还大面积种植冬小麦,西藏主要城镇也多分布在此。
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议一议,本区青稞和小麦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活动
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
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
光合作用
养分的积累
四、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畜牧业
青藏地区草场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阅读
“高原之舟”
牦牛是青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
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
之舟”。牦牛肉质好,是
青藏地区居民的重要肉
食来源。牦牛奶可制酥
油,毛皮能做皮衣、帐
篷和绳索,绒可制毛衣、
毡,骨可入药,牛粪可
做燃料。
青藏地区的民族与宗教
1.民族
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
2.宗教
青藏地区的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位于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的塔尔寺,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阅读
好客的藏族人民
藏族人民非常好客,对远方来客先要献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敬意。然后,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即青稞、豌豆炒熟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水和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
阅读
布达拉宫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高117米,长400余米,宫殿依山垒筑,楼群鳞次栉比,殿堂内供奉着众多佛像和灵塔。相传为,该宫殿是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后屡有修筑。布达拉宫是藏族人民崇佛礼佛的圣地,也是拉萨市的象征。。
四、交通
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
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中尼公路
铁路:青藏铁路
航空:以拉萨为中心
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1.加快青藏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3.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阅读
青藏铁路
2005年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该铁路东起西宁,经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当雄,西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青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显著改善了青海、西藏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
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青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如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区域的农业,西宁、柴达木盆地、拉萨、林芝等地(区)的工矿业,都已具有相当规模。青藏高原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宝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
“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盐湖、盐沼遍布。由于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玉石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目前,已在盆地内的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中国最大的钾肥厂。此外,格尔木、锡铁山、冷湖等地也建有一批工矿企业。
阅读
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在归纳区域特征时,要善于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进而分析主导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最终把握区域的地理特征。依照下图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活动
光热资源丰富,气温变化剧烈
自东向西大致由草原向荒漠变化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风力作用强,荒漠广布
西北地区的干旱特征
地处内陆
山脉阻隔
风沙治理
生态保护
农田、村庄和城镇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绿洲农业
农产品品质优良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课堂练习
1.青藏地区雪山冰川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理纬度高,气温低
B.深居内陆,气温低
C.海拔高度高,气温低
D.太阳高度低,气温低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地区是
(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3.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新疆地形是“三山夹两盆”
B.以平原、盆地为主
C.其中的高原起伏较大
D.拥有中国最高的盆地
4.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相似点有
( )
A.地势平坦,起伏很小
B.纬度相当,海陆位置相似
C.都全属于季风区
D.湖泊众多
C
B
A
D
以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垠,草场光布,但是风蚀作用显著
柴达木是我国最高的盆地
5.列表比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高原、平原为主
气候特征
日照充足,气温低
主要河流
长江、珠江
主要矿产
煤、石油
主要农作物
水稻、油菜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交错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高原、盆地、山地
干旱
高原为主
黄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
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黄河
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
小麦
煤、石油、铁
棉花、甜菜
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
青稞、豌豆、小麦、油菜
6.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下列人类行为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哈尔滨的冰雕在露天能够保持比较长的时间。
云贵高原的人们有使用背篓的习惯。
草原牧民居住的蒙古包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
藏族同胞穿外衣时,白天习惯把右臂露在外面。
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时间长,气温低
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山路狭窄,挑担不方便。
草原牧民放牧逐水草而居,流动性很强。
青藏高原早中晚气温变化快,昼夜温差大。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