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2012年1月11日上午9:00—11:30 满分:150分)
说明: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古诗文阅读(35分)
(一)默写常见名句名篇(8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3)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5)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6)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7)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8)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2-6题(15分)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以撰《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 “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廪,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旧唐书 · 房玄龄传》)
柳芳曰: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①不言功王②、魏③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④、卫⑤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 (《资治通鉴 · 唐纪十五》)
注:①杜如晦。②王圭。③魏征。④李世勣 ⑤李靖。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工草隶,善属文 属:写作
B. 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 礼:礼遇
C. 及渐笃,追赴宫所 笃:切实
D. 太宗对之流涕 涕:眼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 为诸君溃围
B.明达吏事,饰以文学 但以刘日薄西山
C.公当萧何之任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D.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4.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表明房玄龄有才干和生前受到君王倚重的一组是( )(3分)
A.①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 ②朕无西顾之忧矣
B.①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②擢拜太子右庶子
C.①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 ②敕遣名医救疗
D.①闻人有善,若己有之 ②废朝三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房玄龄与太宗一见如故。他尽心尽力为太宗出谋划策,延揽人才。每次平定贼寇,他都先接受杰出人物,把他们安置到幕府中。
B. 玄龄、如晦曾受到隐太子的中伤,被太宗驱斥,后来隐太子将要发动兵变,太宗暗中叫他们入内阁商量大事。
C. 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
D. 房玄龄辅佐唐太宗平定天下,在宰相的官位上去世。他任职共三十二年,天下人称他为贤相,可是找不到这样说他的依据。
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3分)
柳芳曰: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卫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
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6分)
[注]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
(1)颔联除了运用对仗手法,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请简要分析(3分)
(2)结合全诗,说说诗中的“愁思”有哪些?(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9.选出下列关于《三国演义》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 )( )(5分)
A.陈宫做中牟县令时,捉住了行刺董卓失败的曹操,因感佩曹操的抱负而弃官和他一起逃走。在曹操残暴杀害吕伯奢一家后,陈宫离开了曹操,后来辅助吕布,多次设计打败曹操。后被曹操活捉,经曹操婉言相劝,陈宫最终投降他。
B.张飞设疑兵,叫随从在马尾上拴树枝,来回奔跑,冲起尘土,使曹军莫知虚实不敢轻进。他一人一骑立于桥头,曹军众将蜂拥而至。他大吼三声,吓得夏侯杰肝胆碎裂而死。曹操及诸将士仓皇而逃。张飞见曹军已退,便下令拆桥,曹操方知中了张飞的疑兵之计。
C.鲁肃邀请关羽前来东吴赴宴,在庭后埋伏刀斧手,席间欲害关羽,夺得荆州。关羽只带数人前来赴宴。酒至半酣,关羽婉言对抗鲁肃诘难,后关羽右手提刀,“劫持”鲁肃到岸边,关平驾船过来接应,吕蒙、甘宁等欲出,又恐伤及鲁肃,只能作罢。
D.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兵追击,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名“八阵图”)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领,才从生门而出,得以逃脱。陆逊惧怕魏袭吴国才停止追击,下令撤兵回东吴。
E.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为了收买人心,多次俘获孟获而又将其释放。第六次孔明设计诱藤甲兵至盘蛇谷中,用油车火药烧之,孟获被马岱生擒。第七次诸葛亮驱木制巨兽破蛮兵,孟获诈降,孔明识破,七擒孟获。至此,孟获终于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10.请用100字左右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故事。(5分)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离娄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 离娄上》
(1) 你从“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中得到什么生活启示?(2分)
(2) 上面选段都提到了治理“天下”的问题,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4题。(9分)
咏花诗词的鉴赏
①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②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③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用传为王昌龄所作《诗格》中语)。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花飘飞,同样妙到毫颠,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些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
④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的鉴赏活动要有意义,就一定得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
B、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因为在中国历代的诗词作品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
C、章质夫的《水龙吟》以“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的诗句状杨花飘飞,可谓传神之笔。
D.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的作品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
13.请简要分析“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的原因。(3分)
14.何理解第四段中画线句子里的“再创造”的含义?(3分)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5-17题。(15分)
杨志卖刀
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王伦劝俺,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点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心中烦恼了一回,在客店里又住几日,盘缠都使尽了。杨志寻思道:“却是怎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走到马行街内,立了两个时辰,并无一个人问。将立到晌午时分,转来到天汉州桥热闹处去卖。杨志立未久。只见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杨志看时,只见都乱蹿,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杨志道:“好作怪!这等一片锦城池,却那得大虫来 ”当下立住脚看时,只见远远地黑凛凛一大汉,吃得半醉,一步一撞将来。杨志看那人时,形貌生得粗丑。
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却说牛二抢到杨志面前。就手里把那口宝刀扯将出来,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几钱 ”杨志道:“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喝道:“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百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鸟刀有甚好处,叫做宝刀 ”杨志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道:“怎地唤做宝刀 ”杨志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你敢剁铜钱么 ”杨志道:“你便将来,剁与你看。”牛二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一垛儿将来,放在州桥阑干上,叫杨志道:“汉子,你若剁得开时,我还你三千贯。”那时看的人虽然不敢近前,向远远地围住了望。杨志道:“这个直得甚么。”把衣袖卷起,拿刀在手,看的较准,只一刀,把铜钱剁做两半。众人都喝采。牛二道:“喝甚么鸟采!你且说第二件是甚么 ”杨志道:“吹毛过得。就把几根头发望刀口上只一吹,齐齐都断。”牛二道:“我不信。”自把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递与杨志:“你且吹我看。”杨志左手接过头发,照着刀口上尽气力一吹,那头发都做两段,纷纷飘下地来。众人喝采,看的人越多了。牛二又问:“第三件是甚么 ”杨志道:“杀人刀上没血。”牛二道:“怎地杀人刀上没血 ”杨志道:“把人一刀砍了,并无血痕,只是个快。”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 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牛二道:“你说杀人,不曾说杀狗。”杨志道:“你不买便罢,只管缠人做甚么!”牛二道:“你将来我看。”杨志道:“你只顾没了当!洒家又不是你撩拨的。”牛二道:“你敢杀我 ”杨志道:“和你往日无冤,昔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 ”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杨志道:“你要买,将钱来。”牛二道:“我没钱。”杨志道:“你没钱,揪住洒家怎地 ”牛二道:“我要你这口刀。”杨志道:“俺不与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杨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将起来,钻入杨志怀里。街坊人都怕这牛二,谁敢向前来劝。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直甚么!”口里说,一面挥起右手,一拳打来。杨志霍地躲过,拿着刀抢入来,一时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个着,扑地倒了。杨志赶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连搠了两刀,血流满地,死在地上。
杨志叫道:“洒家杀死这个泼皮,怎肯连累你们!泼皮既已死了,你们都来同洒家去官府里出首。”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投开封府出首,正值府尹坐衙,杨志拿着刀和地方邻舍众人都上厅来,一齐跪下,把刀放在面前。杨志告道:“小人原是殿司制使,为因失陷花石纲,削去本身职役,无有盘缠,将这口刀在街货卖。不期被个泼皮破落户牛二强夺小人的刀,又用拳打小人;因此一时性起,将那人杀死,众邻舍都是证见。”众人亦替杨志告说,分诉了一回。府尹道:“既是自行前来出首,免了这厮入门的款打。”且叫取一面长枷枷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十二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 )(5分)
A.首段的“思量”可以窥见杨志醉心仕途,想“博个封妻荫子”的思想。他坚决不肯上梁山入伙,为的是“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
B.通过“两边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内去躲”、“都乱蹿,口里说道:‘快躲了,大虫来也。’”等旁人的动作、语言的描写,侧面烘托牛二的霸道、凶恶。
C.面对牛二的无理滥缠、得寸进尺,杨志是步步退让,到最后被逼无奈,把牛二杀死,表现出杨志落魄卖刀,一再忍让的心态状况。
D.“街坊人都怕这牛二,谁敢向前来劝”和后来“坊隅众人慌忙拢来,随同杨志径投开封府出首”的表现,构成对比,可见众人的前倨后恭、是非不清。
E.《水浒传》在话本语言的基础上,摒弃民间口语,注重文学加工,从而形成了明快、简练的语言风格。寥寥数语,就能使人物形象逼真、活灵活现。
16.请简要分析杨志的形象。(4分)
17.杨志和林冲人生际遇有何异同点,试就文本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简要分析。(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5分)
18.下面语段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妥当,请指出三处并改正。(3分)
①在审美想象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和诗人取得共鸣;就可以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②比如,我们原来就有某种审美经验,但却是模糊的、潜在的,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去表达它。③忽然读到一首诗,它把难状之景置于目前,说出了我们以前想说却说不出的审美感受,我们这时自然会回忆起相似的经历和画面,沉浸于所熟悉的环境和气氛中,与诗人取得心灵的呼唤、审美的认同。④读陶渊明那些表现劳动生活、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歌,只要在农村生活过、劳动过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亲切的。⑤王维的那些山水诗,喜欢游山玩水、热爱大自然的人,读后也无不栩栩如生,宛如身临其境。
(节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序号 不当之处 修改
19.阅读新闻,拟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2011年11月11日,广州4名90后大学生自行设计自制火箭见报之后,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同时,他们的“惊人之举”也引起空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关注。空管部门上午联系到他们,对他们科学探索的精神非常鼓励,但也告诉他们,发射火箭毕竟与游戏放烟花不一样,因为大学城地区还是处于航线比较密集的区域,虽然他们设计的高度,火箭击中飞机的几率非常小,但也不能冒险。另外一点就是地面的安全,虽然试验数据是安全的,但大学城确实是人口密集区,万一出现情况也不好。考虑到安全及天气等因素,这4位大学生首次探求太空之旅暂缓,实箭发射改为地面科学模拟。
(节选自2011年11月12日《广州日报》)
医学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最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三明市普通高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联合命题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3分)C笃:病重
3.(3分)A(A均为介词,解释为“替”;B都为介词,第一个解释为“用”,第二个解释为“因为”;C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动词“到”;D均为代词,第一个解释为指示代词“那”,第二个解释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
6.(3分)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①不言功/王②、魏③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④、卫⑤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
7.(1)大鹏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往南飞。(宾语前置句1分、“南”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我小时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依,直到长大成人。(不行、成立各1分,句意通顺1分)
或运用景中寓情(借景抒情)手法,(1分)借暴风雨侵袭芙蓉与薜荔之景(1分)来抒发作者(革新派)遭打击的悲愤心情。(1分)
(其他分析若言之有理也可,只要答对其中一种即可)
(2)(3分)为暴风雨中遭摧残的芙蓉与薜荔而心灵颤悸,(1分)为自己与好友被贬大荒之地而心情悲愤,(1分)为思念好友却望而不见甚至连音信都难相通而哀痛不已。(1分)
9.(5分)AE(A.陈宫坚决不从曹操,被杀害;E.选项“第六次”“第七次”互调。)
(1分)曹军全面溃败。(1分)
11.(1)(2分)凡事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1分)。人人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1分)。
12.(3分)D(A“一定”过于绝对。B因果关系不成立,且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的是指咏花诗词中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的作品。C章质夫的《水龙吟》是处于“形似”的境界)
13.(3分)因为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的作品仅是自然世界的反映,(1分)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的作品,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是感情物化的活动,(1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1分)
15.(5分)DE(D.应是牛二为害之烈,之前是众人的无奈。E.吸收民间口语,经过文学加工)
16.(4分)通过杨志的语言描写,“祖上留下宝刀,要卖三千贯” “你要买,将钱来。”“俺不与你”可见落魄的杨志性格耿直;(1分)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来剁一个人我看。”杨志道:“禁城之中,如何敢杀人 你不信时,取一只狗来,杀与你看。”通过对话描写,表现出杨17.(6分)相同点:①在被“逼”上有共同点,都有由被步步紧逼、一忍再忍、到杀死逼迫者的过程(1分)。②在人生追求上有共同点:靠忠于职守, 老实本分,争取出头之日。(1分)
不同点:①逼迫者不一样,文本中杨志是被牛二这个市井无赖逼,(1分)林冲是被高俅等高层统治者施设种种阴谋毒计、圈套逼。(1分)
②结果不一样。林冲杀死陆谦等三人,不仅是他对高俅的坚决反抗,而且也是他同原来为之尽忠效力的封建朝廷的彻底决裂,从此,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梁山。(1分)杨志此时还对官府心存幻想主动到开封府自首,结果被下狱充军。(后来失去生辰纲而在自杀还是上梁山的选择中,无奈上了梁山)(1分)
18.(3分)
序号 不当之处 修改
① 既……就 既……也(既……又)
③ 心灵的呼唤 心灵的共鸣
④ 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亲切的。 无论什么时候读来都是亲切的。
⑤ 栩栩如生 历历在目
19.(2分)广州大学生发射自制火箭被空管部门叫停
附:文化经典译文
【译文】孟子说:“道路就在眼前,却向远处去寻找;事情本来容易,却找难的去做:只要人人爱父母、敬长辈,天下就会太平。”
文言文参考译文:
每次平定贼寇,众人争着去寻找珍宝古玩,只有玄龄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当有谋臣猛将,都跟他们暗中互相申重结合,各人都表示愿为太宗竭尽死力。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停马立即可成。文字简约义理丰厚。一开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曾经对侍臣说:“这个人深深地了解机宜,足能委以重任。每当替我儿陈说事务,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对面说话一样。”隐太子李建成因为玄龄、如晦为太宗亲近礼遇,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说他们的坏话,因此玄龄跟如晦一起被驱斥。隐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谥号)将要发动兵变时,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和如晦,叫他们穿道士的服装,暗中带进内阁商量大事。等到太宗成为太子之后,提升玄龄担任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玄龄代萧瑀为中书令。太宗论功行赏,把玄龄跟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作为第一等,进爵为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贞观三年,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第二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卜射,改封魏国公,监编国史。已担任总领百司的官职以后,日夜虔诚恭敬,用尽全部的心力,不想让每一个人才失去应当处的位置。听到他人的长处,好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他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他不以求全来选人,不用自己的长处来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贱而排斥,他又重回本官职位。太宗亲征辽东时,命玄龄在京城留守,亲手写诏书说:“你担负萧何一样的重任,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军队的兵器、战士的粮食,都交给他下令处置调发。玄龄多次上书说不可轻敌,尤应当警惕小心。不久跟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编《晋书》。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渐渐病重,玄龄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